院士老友记:同一学府深造 不约而同选择深圳
2022-11-23 07:50
来源: 深圳特区报

院士老友记:同一学府深造 不约而同选择深圳

人工智能朗读:

读特客户端·深圳新闻网2022年11月23日讯(深圳特区报首席记者 闻坤)创新之城,创业之都,深圳的科技创新发展离不开创新人才,更需要一批非凡杰出的顶级科学家和大咖的引领和开拓。沈向洋、徐扬生、高文、李泽湘四位著名院士专家,几位老朋友不约而同相聚在深圳创新创业,在各自领域开创一片新天地,“深圳老友记”一时传为佳话。创都四杰集聚一堂,又将碰撞出怎样的思想火花?在11月22日举行的2022IDEA大会圆桌论坛上,几位重磅嘉宾共话创新以及人才的培养之道。

徐扬生:那一段科技佳话

中国工程院院士、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长徐扬生首先在圆桌论坛上回顾了四人多年来的“交集”。

徐扬生说:“几十年前,我们都在卡内基梅隆大学(CMU)深造。李泽湘在那里读本科,后来去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读博士,但经常返回卡内基梅隆。我是上世纪80年代后期到卡内基梅隆大学任教,把沈向洋招进来,后来又邀请高文来卡内基梅隆做访问学者。”

“深圳为什么源源不断地吸引人才来?主要是深圳能打造世界一流的平台。”徐扬生说,人才建设有两条路,一是引进人才,二是培养人才。CTO是人才,CEO也是人才,这两条路都要走。中国自己要有能力培养一流的人才,真正领导整个国家、整个民族往前走。未来要吸引人才,深圳要借用好自己的“势”,包括政策、决策和社会意识。

“深圳是一个年轻人的世界,这里的握手比较有力,这里的微笑比较持久,这里尊重人的价值和尊严,这里是梦想起飞的地方。”徐扬生说,我们四个人的家乡都不是深圳,后来非常喜欢深圳,原因就在于,深圳确实有很多吸引人的地方,有吸引年轻人的力量。

高文:一点点爱上深圳

说到创都深圳,中国工程院院士、鹏城实验室主任高文感慨道,早在上世纪80年代,他在日本留学时,回大连老家探亲经常路过深圳,那时的深圳非常落后。1992年后,他每年来深圳开会,发现深圳高速发展、日新月异,开始喜欢上这个城市。

“建设实验室最重要的就是人才。”高文说。“从高端做起,实验室实施‘院士工作室计划’,吸引了30多位院士来深圳工作,通过这些院士带来的学生或者吸引青年才俊,把实验室框架搭建起来”。

“我觉得深圳是一个神奇的地方,做好你自己就会成功。”高文表示,深圳的优势,在于为人才提供了特别好的环境,充分信任和授权人才,也是依赖着人才的努力,才造就了今天的深圳。

李泽湘:深圳包容我们的“疯狂”

深圳科创学院发起人、香港科技大学教授李泽湘说,他与徐扬生、沈向洋和高文都有一个共同的记忆,就是匹兹堡CMU。

1992年,李泽湘加入香港科技大学出任电子及计算机工程学教授。1999年,他来深圳创业,面对的是一个全新的课题——深港产学研基地,探索新型研发机构该怎么走,后来带着汪滔创办大疆。

“深圳的产品能不能做一个国际品牌,尤其在一个全新的行业,这是一个大难题。”李泽湘说,当时他找来老朋友沈向洋,托沈向洋送几款大疆的无人机给比尔·盖茨,“硅谷的一些创始人大咖一玩,就能带动美国的科技界,沈向洋那时就是大疆的‘代言人’了”。

从福田莲花北居民楼的临时办公室,到今天西丽的“天空之城”全球总部,大疆成为深圳创新创业最生动的案例。

“我们四个人的交集,深圳是一个很重要的节点。”李泽湘说,深圳是一个非常神奇的地方,很多“疯狂”的想法最后都变成现实,确实非常感激这些年深圳对创新的包容和支持,让他们的想法一点一点变成现实。

沈向洋:要干大事选深圳

“我们4个人不约而同相聚深圳,说明深圳吸引人才确有高招。吸引人才有句话叫筑巢引凤,而深圳是引凤筑巢。”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IDEA研究院创院理事长沈向洋表示,“徐扬生来了有了港中文(深圳),高文来了有了鹏城实验室,李泽湘来了有了科创学院,从这个角度看,深圳非常了不起”。

沈向洋认为,他在微软工作多年,一直在追求高端人才的培养。任何机构的成功,都有人才的因素。“所以我非常相信一句话,叫做‘一流人才找一流人才,二流人才找三流人才’,一个机构起步时一定要找一流的人才,这个机构才有希望”。

在人才培养上,“气势”很重要。沈向洋说,人一生时间不算长,总得要干件事情,如果能干点大事情,特别是在深圳这样一片创新创业的热土上,一定要Aim high(目标远大)。 

[编辑:朱语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