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农业的”和“搞文化的”双向奔赴!广东探索“非遗+”赋能乡村振兴
2022-11-17 14:38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搞农业的”和“搞文化的”双向奔赴!广东探索“非遗+”赋能乡村振兴

人工智能朗读:

新会陈皮、化橘红、双皮奶、广式马蹄糕、盆菜、乳猪……它们既是让无数饕客大呼“真香”的广东美食,也是农业非物质文化遗产!8月12日,广东农业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推介活动开幕式在广东省乡村振兴文化服务产业园·广州翼空港文旅小镇园区举行,首批来自广东各地的15项农业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出亮相。据了解,接下来将有多轮展示,以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有益探索。

中华文明根植于农耕文化,乡村是中华文明的基本载体。作为先民们留下来的智慧结晶,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有生命力的“活化石”,也是可见、可亲、可参与的现实生活。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征途上,推动非遗与农业产业融合发展,既是深入挖掘、传承、发扬优秀文化遗产的有效手段,也是繁荣农村文化市场、丰富农村文化业态、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注入强大动力的有效途径。随着中国非遗保护工作的不断推进和传承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一系列生动的非遗传承发展实践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提供了新动力。

“‘非遗’是文化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活动的口号‘非遗魅力、文化觉醒’也跟文化服务产业园‘文化赋能、品牌强农’的宗旨如出一辙。”广东省乡村振兴文化服务产业园牵头实施单位——广东南方农村报经营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璐表示,这次展览推介活动,是“搞农业的”和各位“搞文化的”一次特别好的跨界合作,“农业非遗”呈现了农业和文化两个领域的交集。

文化服务产业园是省委、省政府为落实文化赋能乡村振兴而批准建设的首个功能性产业园,区别于生产性产业园,它服务于全省现代农业产业园品牌建设,同时致力于“粤字号”文化挖掘与推广。“我们需要像非遗中心,以及来自社会民间更多的从事文化挖掘、文化传承与推广的力量,一起共同奋斗。文化服务产业园,就是要聚集所有能够团结的力量和社会要素,把服务干得更大、更好、更优质。”张璐指出。

“今年我区推荐了14个项目列入第八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其中有近半数项目与农业产业相关,其中包括今天参展的广式马蹄糕制作技艺、广式乳猪烧制技艺、广式盆菜制作技艺和太和烧鸡制作技艺。”广州市白云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姚月华介绍,近年来,白云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了不俗的成绩,自从非遗展示空间在去年年底落户文旅小镇以来,便积极邀请全市、全省乃至国家级的非遗项目进驻,为群众提供更丰富多元的体验,“今天的推介活动只是一个开始,希望通过接下来多轮展示,更好推动‘非遗+’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希望通过这次活动,能让大家感受到农业非遗文化的丰富的内涵和魅力,进一步增强对农业文化遗产的情感共鸣和价值认同,助推广东农业非物质文化遗产及相关特色农产品走向全球。”广东恒广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许晓燕表示,空港文旅小镇毗邻广州白云机场,既是“抵穗首站”又是“离穗末站”,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使之成为“离世界最近的产业园”。希望产业园在践行文化赋能、品牌强农的同时,能激活出广东农业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的潜力,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有益探索。

作为非遗项目传承人代表,广式马蹄糕制作技艺传承人、广州市洲星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周晓君分享了自己线上线下推广马蹄糕制作技艺的经验。“马蹄糕源于唐代,我们致力于传承发展马蹄糕食品文化,将马蹄糕制作技艺推向更广大的人民群众。”周晓君介绍,她先后在抖音、快手等社交平台发布400余条马蹄糕制作短视频,建立直播团队作常态化的销售及推广,目前仅抖音粉丝已达20多万。与此同时,公司和多方合作在线下开展一系列马蹄糕制作推广体验活动,并投入资金升级现有的马蹄文化展览馆、马蹄种植体验区、马蹄糕教学培训室等。

农业非遗文化拥有浓郁的人文艺术气息和历史传承魅力,许多传统美食也都在不断地经历创新与发展,成为“粤字号”的招牌和经典。记者了解到,本次展示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深入挖掘并展示非遗助力乡村振兴、非遗与农业产业融合发展等方面的典型实践。它们既是岭南劳动人民在实践中创造出来的文化瑰宝,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当代生活、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乡村振兴中持续发光发热的体现。

[编辑:朱语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