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患于未“燃”!深圳商报举行电动自行车充电安全座谈会
2022-11-10 15:28
来源: 读创APP
人工智能朗读:

防患于未“燃”!深圳商报举行电动自行车充电安全座谈会

电动自行车充电安全事故频发,如何防患于未“燃”?正值11月9日全国消防日,由深圳商报社发起主办的“聚力安全智造赋能”电动自行车充电安全主题座谈会在新媒体大厦举行。

本次座谈会聚焦电单车社区充电的现状和困境。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社区管理人员、物业管理代表、业内专家和媒体代表悉数到场,为民生问题提出更优解决方案,确保“防患于未‘燃’”。

电单车充电事故频发

电动自行车,因轻量便捷备受民众喜爱。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双轮电动车保有量将近3.5亿辆,深圳双轮电动车数量达到400万辆,庞大的市场也对安全保障提出了巨大的考验。

据统计数据,2021年,全国发生电动自行车火灾1.8万余起,广东省发生电动自行车火灾1500余起。今年以来,广东已发生电动自行车火灾1455起,平均每天5至6起。

电动自行车充电安全问题已成为备受关注的民生问题。据深圳市消防救援支队提供的资料,从消防管理角度,老旧居民住宅区、“三小”场所、城中村出租屋等是电动自行车违规进楼入户、违规充电、违规改装的重点场所。

记者此前走访发现,深圳大部分小区都有专门的电动自行车存放区域,并配备有统一的充电桩或充电柜。但有部分老旧小区和城中村受空间和设备限制,存在飞线充电、乱停乱放等现象,有较大安全隐患。

多方监管深度协同

“电动自行车充电安全是十分重要的民生问题,同时也是社区治理问题。”深圳市政协委员、深圳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社会学系教授易松国表示,希望不同的主体,包括政府部门、社会组织、企业、媒体还有居民共同参与,推动电动自行车的有序规范管理。“在这一过程中,更为重要的是要将监督落实到位。”

作为物业管理代表,星河智善生活深圳区域副总经理舒武建议:建立健全各层面对应责任约束机制,多方联动,共推消防安全综合治理。对于生产商及质监局来说,保障充电安全的源头——电池,从其生产、销售、使用等制定针对性监管举措;作为物业服务企业,依法加强管理区域内电动自行车驾驶、通行、停放、充电等安全管理,排查电动自行车违规进楼入户,电梯安装电动自行车进电梯报警器。

在舒武看来,整体上需要政府扶持监督、科技革新、物业协同管理、多方联合治理,才能根本解决电动自行车的充电安全问题。

深圳市电动自行车行业协会执行会长杨华表示,早在2020年,协会就推出三项团体标准,涉及电池技术要求及检测、乘员头盔技术要求及检测规范等。其中,《电动自行车用智能充电柜技术要求及检测规范》是全国第一个涉及充电柜的相关规范制度。

“我们推出这一团体标准规范,是因为深圳的充换电行业市场已经相对活跃,而且衍生了安全治理的问题。因此,需要及时管理,引导行业从无序走向规范。”杨华说。

中国质量认证中心高级主管、高级工程师陈昱表示,中国质量认证中心联合深圳市电动自行车行业协会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电动自行车安全标准以及性能方面的技术培,促推行业管理规范化。

科技赋能“社区新基建”

为进一步强化电动自行车火灾防范工作,《广东省深化电动自行车领域消防安全综合治理工作方案》近日正式发布。《方案》指出,2023年8月底前,每个社区要建设一个电动自行车监督管理中心;每个社区居委会至少建设1处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停放站。

当下,公共充电设备成为小区最缺的“社区新基建”,解决充电的“最后一公里”已成为刚需。深圳市龙岗区坂田街道办应急管理中心主任李信德表示,在电动自行车管理方面可试行四个“一”,即一个社区要成立一个中心,以社区为单位,建立电动自行车监督管理中心;一居一站,每个社区居委会都要配套建设一处电动自行车示范充电站;一村一点,每个城中村都要建立一个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的场所;一栋一柜,居民楼栋要求配套电动自行车充电柜,方便居民使用。

深圳同园智联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支俊杰表示,安全充电,必须作为企业的第一发展目标。公司通过物联网大数据平台,将车、电池、充电等终端做全生命周期统一管理,以智能安全柜、安全充电柜作为基础设施载体,强大的技术支撑,才能为用户提供安全、安心和便捷的充电服务。

“科技赋能”已成为充换电行业的共识。杨华表示,充换电业态的出现,是电动自行车的城市规模化和城市管理结合的产物。对于充换电行业来说,其背后的科技化、互联网化、大数据化、AI化等等能力的竞争方式,远比网点投入更为核心。“因此,充换电服务,不是简单的买卖商业,而是基于科技智能整合的服务能力。”

(原标题《防患于未“燃”!深圳商报举行电动自行车充电安全座谈会》)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