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片黑土地养育了我们,不能光种地不养地。”站在地头的顺利村党支部书记徐广德说,“现在强调种养结合,我们都注意把秸秆粉碎还田,对黑土地深松、深翻,让土地好好透透气。”
黑土地之所以“黑”,是因为覆盖着一层黑色或暗黑色的腐殖质,土质疏松,富含有机质,适宜耕作。
在黑龙江省北安市革命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农田里,大型玉米收获机正在作业,玉米棒子被收入舱内,地上留下一层被粉碎的玉米秸秆,远远望去如同给黑土地盖上一层被子。
“过去收获后都是将秸秆烧掉,现在用保护性耕作方式,秸秆全量还田。”合作社理事长李富强说,今年玉米亩产比去年高出一二百斤。这说明土壤肥力不减,养地有了效果。
在吉林省四平市梨树县,人们采用“梨树模式”耕作,即以秸秆覆盖还田免耕栽培技术为核心保护黑土地,既减少了土壤的风蚀和水蚀,还能增加土壤有机质。今年,吉林省推广保护性耕作面积达到3050万亩。
在北大荒集团赵光农场有限公司农业科技服务中心土壤化验实验室,从田地里采集的一份份黑土摆了满满一地。这是前几天秋收结束后,农技人员从地里采集的土样,待晾干、磨成小颗粒后,土壤成分化验工作即将展开。
北大荒集团赵光农场有限公司农业科技服务中心土壤化验实验室里摆在地上的测土配方施肥化验土样。新华社记者 黄腾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