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光灯 092期 | 城市需要书店,更需要读书人
2022-09-16 15:22
来源: 晶报APP

聚光灯 092期 | 城市需要书店,更需要读书人

人工智能朗读:

叶克飞:作家、旅行者

我对深圳书店的记忆,曾经很长时间都停留在深圳书城的层面上。早在1991年,由新华书店脱胎而来的深圳书城就已挂牌,开启了国内的“书城”时代。三年后,广州购书中心开业,1998年,北京西单图书大厦与上海书城开业,“书城”模式在国内四处开花。

不只要好看和情怀

但或许是因为对城市并不熟悉的缘故,那时的深圳在我眼中是一个没有老书店的城市。它不像广州,在街巷里走着走着就会见到一家小书店,其中还不乏旧书店,可供人“寻宝”。

后来,书城的一站式模式成为众多城市的标配,小书店则难以为继,一间又一间消失。再后来,各大城市商业体里的书店成为网红,可惜的是,它们多半是“样板房书店”。

之所以说是样板房,是因为许多商业体里的书店往往装饰漂亮,光线上佳,极具情调。即使在高大上的时尚商业体中,也是特立独行的存在。

但也正因为是样板房,它或许更适合拍照。你总可以见到把脸扭到45度角的女孩在玩自拍,花花绿绿的书架是她们的背景。她们还会叫上一杯咖啡,或者手持一本书扮出沉思状。这些照片当然要发朋友圈,她们往往还会吐槽咖啡好难喝。

可是,书呢?如果书仅仅是书店的背景,书店还是书店吗?国内商业体里的书店,普遍颜值不低,但要想货真价实,首先要做的或许就是跟样板房绝缘。

正面教材当然有,诚品、方所和西西弗都是成功例子,但可惜的是,这样的例子并不算多。除了好看,除了情怀,书店还需要什么?

商业体和书店结缘,在人们印象中往往是高大上加时尚的强强联合,但这实际上是一种弱弱联姻。当下的商业体,大多面临着“人们越来越不喜欢逛街”的难题,如果不能提高品位和足够的增值服务和体验式消费,很难吸引人流量。书店当然也需要商业体的高大上氛围,这本身就是最好的附加值。

只是,即使商业体开出低廉租金,书店仍然很难靠卖书赚钱,更不可能提供电商那样的折扣。因此,“图书+文创+咖啡”的搭配成为了最常见的模式,后两者甚至成为许多书店主要的收入来源。

形同样板房,“文创加咖啡”,吸引众多来这里不看书只自拍的人,其实说到底就是一条商业路线——年轻化。

记不记得小时候的书店?有孩子,有年轻人,也有中年人和老人,大家各取所需。可是现在,商业体内的漂亮书店里,恰恰少了当下对纸质化阅读仍然捧场的中老年群体。

对于许多年轻人而言,书店作为时尚地标存在的意义,甚至大于书籍本身。这显然是本末倒置,有违书店初衷,是一种伪文艺。当然,很多商业体书店都已认识到了这一点,逐渐让书店具备“网红”气质的同时回归书店本原。

等待时有阅读的空间

在书店兼顾颜值与阅读的问题上,欧洲是个很好的借鉴。欧洲人生活节奏缓慢,相比玩手机,他们更喜欢在咖啡馆里聊上一下午,相比上网,他们似乎更喜欢读书。无论是公园还是咖啡馆,总可以见到阅读者。大型书店和商业体里的书店都很常见,更常见的则是街巷里的老书店,后者甚至是社区里最好的休闲去处。

2019年12月,我曾探访捷克拉贝河畔一座名为罗乌德尼采的小城。冬日欧洲日落极早,下午四点就已天黑。小城太小,又是周末,天一黑便满街无人,街上商店与餐厅都大门紧闭。我百无聊赖地在街上游荡,等待一小时后的火车。拐到一条商业街,唯一的灯光居然来自一间书店,年迈的店主坐在暖气十足的店里看着报纸,书店里竟有十几个顾客,都在静悄悄读书选书。更让我有所触动的是,当我走进那个小得不能再小、灯光昏暗的火车站时,它提供的唯一休闲设施也是书架上的一排书,而在我到达之前的唯一候车人,正坐在长椅上低头读书。

其实,中国商业体里的书店,需要的就是这样的读书人,不管年轻人还是老人。如果有人读书,那么商业体和书店的结缘会走得更远,不仅仅是MALL的形式,商业街的形式,甚至还可以延伸到加油站等小商业体。

德国就是例子,加油站里也卖书。有一次旅行,我在前往斯图加特的路上,停在高速公路服务区休息,就见到有几个人站在加油站里的书柜前挑书,还有人坐在一旁,一边喝着咖啡一边读书。非高速公路的加油站同样也会卖书,有一次我从德国什未林前往波兰,行程数百公里,我嫌走高速过于单调,半路下高速,在乡间道路上徜徉一番。途经一个不知名小镇,在路旁加油站加油。旁边一辆车子属于一个德国家庭,两个孩子趁机跑进加油站,在书柜前挑书。父母也不阻拦和催促,加好油买了单,便把车子移到空地上,站在一边等孩子,直到他们选购了两本书为止。

记得之前看新闻,深圳某妇幼保健院的候诊室配置了书吧,也是深圳第一家进入公立医院的书吧。候诊阅读两不误的“设置”,当然比让孩子刷手机要好。虽然是书吧而非书店,但仍可作为书店的借鉴。

闲逛就能遇见

真正的读书人,不会因情怀走进书店,更不会因为想自拍发朋友圈而走进书店,他们会为读书而走进书店。

这种阅读需求,决定了书店应该走入社区。它应该在大街小巷里,在各种公共设施里,让人们下楼就能进入,闲逛就能遇见。同时,这种书店也会具有特别的生命力。它们比老式书店更能迎合当下的需求,同时又远离商业体书店的高成本。

在大型书城、商业体书店都遍布全城的状态下,深圳近年来也多了不少小而美的社区书店,对于读书人来说,这当然是好事。

[编辑:许明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