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故事 093 期 | 深圳螳螂拳传人
2022-09-16 15:24
来源: 晶报APP

元故事 093 期 | 深圳螳螂拳传人

人工智能朗读:

侠之大者,大隐于市。

身着黑色对襟武术服的冼润长,在练功房里打了一套螳螂蹦步拳,一招一式仍步法矫健、虎虎生威。不过,由于年事已高,整套拳打下来,63岁的他已经开始微微喘气。

曾经的冼润长,一直在深圳和佛山两地奔波,经营着香港堂叔冼国林位于佛山的一项工程。谁也想不到,这位身材矮小精干的中年男人,竟然是一位不显山不露水的武术大师。

今年5月,螳螂拳和深圳沙井蚝生产习俗一并入选广东省第八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作为该遗产项目的第三代传承人,冼润长就像一位功夫大师那样——拳脚好而话少。话少,是因为不太会讲普通话,他的粤语口音很重,需要一旁的曹师母翻译。在介绍自己时,他笑称,“冼润长”的发音和“仙人掌”相似,“叫我‘仙人掌’好了”。

仙人掌,生命力极其顽强,像极了冼润长的人生故事。

家学渊源

冼润长是土生土长的沙井人,从小在父亲冼应登的精心指导下习武,练就了一身绝技。除了以螳螂蹦步拳为代表性的拳术套路之外,刀、枪、剑、棍无所不能。

中国传统武术螳螂拳发源于明末清初,相传由鼻祖王郎所创。在沙井广为流传的“华林派螳螂拳”,是螳螂拳的一个分支,属于北拳南传。

曾经,宝安沙井尚武成风,民间习武风气日盛。冼应登自幼学习莫家拳,有一定武术功底。当年,一直做蚝生意的他经常去香港,经结拜兄弟陈贺球介绍,有幸结识了李崑山。

李崑山来自山东,自幼在崂山华严寺习武,深得螳螂拳真传,在医药和拳脚功夫上自成一派。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李崑山辗转落脚香港,开馆授徒,成为“华林派螳螂拳”南传祖师。1936年,冼应登在香港拜李崑山为师,成为第二代传承人。此后,每次再到香港卖蚝,冼应登都会去找李崑山习武。

1941年底,日寇攻陷香港,李崑山生活陷入困顿。冼应登不忍师傅流落街头,便带李崑山一起回到沙井。李崑山有一副铮铮傲骨,不愿长期受冼应登接济。他懂医术,便自制跌打损伤膏和药酒在街头售卖。

在冼应登的建议下,很多沙井青年前来拜李崑山为师,但因为李崑山授课严格,青年们嫌习武太过辛苦,纷纷退学。半年下来,除了冼应登、冼应宝、冼应根、冼应创、冼应添五兄弟外,没有一人能坚持下来。

1947年,主修习武兼舞狮的沙井馀庆社开班授徒,大家邀请李崑山开馆授徒,冼应登担任助教,开馆后收的弟子有陈云青、陈云山以及年仅11岁的陈培等。

除了得到李崑山的武术真传外,冼应登还学到了跌打医术真传。李崑山曾对弟子说:“如果只懂武术不会医术,就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武术宗师。因为习武随时会意外受伤,如受伤不能自医就无法继续习武。”这也是一种武医兼备的武德表现,即武以保家御敌,医以救死扶伤。沙井成立沙井人民医院后,创始人之一的冼应登便是第一任副院长。

▲除了以螳螂蹦步拳为代表性的拳术套路之外,冼润长刀、枪、剑、棍无所不能。

“误”入邵氏

每天在父亲习武的氛围下耳濡目染,生性调皮好动的冼润长6岁时就喜欢舞枪弄棒,展露出良好的武术天赋。随后,在父亲的苦心调教下,冼润长和哥哥冼智标熟练掌握了华林派螳螂拳的全部套路。

1974年,15岁的冼润长拿到了惠阳地区青少年武术冠军,并代表惠阳地区青少年武术队参加广东省第四届运动会,获得了传统拳术和规定套路两个单项优异成绩,惠阳地区青少年武术队荣获体育道德风尚奖。他本可以继续运动员生涯,或者选择加入当时的宝安县队当教练,但命运很快跟他开了一个玩笑。

当时,父亲冼应登心中仿佛看不到武术传承的希望。儿子还要不要继续习武,让他倍感困惑。加之当时,沙井一带出现了“逃港潮”,据记载,截至1980年底,沙井蚝业大队共外逃出港3400多人,其中劳动力达2000多人。冼润长回忆说,“我当时在读初中,一个班36人一共逃走了32个。”

于是,就在1977年重阳节后第二天晚上,冼润长和另外两个小伙伴熟练钻过边防铁丝网,跳进了深圳河。进入秋天,深圳河的河水有些凉意,3个小伙伴顾不得这么多,奋力往对岸的落马洲游去。

到香港后,冼润长凭借着自己的华林派螳螂拳功夫,考入了邵氏电影公司第三期武打演员培训班,培训班的学员还有钱小豪、洪新南、王国祥、张炳全等人。初出茅庐的武打演员,除了当替身就是跑龙套,工作十分辛苦,收入也很微薄。不过,冼润长一直得到叔父冼国林的关照。冼国林出生在香港,习武30年,曾学过太极、洪拳,后来师从叶问之子叶准学习咏春拳,如今成为咏春拳联会副会长。他投资拍摄的电影《叶问》风靡全球,不仅让人们知道了叶问师父,也让咏春拳大放异彩。

在香港谋生期间,冼润长一直坚持练功,利用假期和休息时间组织教授华林派螳螂拳,也协助叔父冼国林教授其他门派的武术,大家一起交流和研究各门各派的特点。

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冼润长也回到深圳,在福田买房定居。闲暇时间,常去皇岗公园免费教授华林派螳螂拳。

也就是在这段时间内,冼润长才真正感受到教授华林派螳螂拳的快乐。慕名而来的学生多达数十人,更有从东莞赶过来跟着学习的。虽然冼润长授课要求严格,但由于是免费教学,所以跟随他的学生一直不离不弃。如今,十多年过去了,当年曾跟着冼润长的徒弟中,还有好几位继续跟着他来到华林派螳螂拳传承基地学习。

多年来,冼润长一直在研制各种器械,一方面,得益于冼润长的心灵手巧,以及学过木匠功夫,另一方面,得益于他多年对华林派螳螂拳功夫的深厚研究。2013年10月他研制出《冼润长活动拳桩》,获得了国家专利证书。这种活动拳桩有点像电影《叶问》里甄子丹击打的木人,但比木人更为灵活。同时,他还研制出了大关刀、长杖,并自创了冼氏大关刀的套路、创编棍术套路“杖”。

而当年一起在邵氏参与武术表演的演员们成立了“香港特技演员工会”,著名演员成龙也是会员之一,该工会定期举行交流,60岁以上者还可以定期领到一笔“饮茶费”。

▲1974年代表惠阳地区武术队参加广东省运会后合影,前排左二为冼润长。

▲邵氏电影第三期武术培训班,前排中为冼润长。

时不我待

虽然拥有一身螳螂拳功夫,但让冼润长真正意识到螳螂拳传承迫在眉睫的是在2015年,他和师叔冼国林应邀赴美传授螳螂拳。

这次交流活动始于2014年,远在美国的陈培表叔组团回乡,参加深圳市第十届文博会老宝安非遗秀,并现场进行武术交流和学习。

陈培也曾师从螳螂拳师祖李崑山,但他上世纪70年代从香港远赴美国发展,在波士顿开了第一家螳螂派武馆,还在奥兰多买地建了一座华林总馆,取名华林寺。如今,陈培在美国开了20多家武馆,经营范围还辐射到南美洲,持续将螳螂拳发扬光大。

在陈培的努力下,美加地区最具代表性的中华武术团体“北美洲中国国术联合会”“北美洲国术总会”相继在纽约成立,中国武术团体要去美国交流,都需要陈培发放邀请函才能办理签证。

虽然螳螂拳功夫在国外非常受欢迎,但陈培仍然觉得螳螂拳正宗功夫只在沙井,因此,他和弟子每两年都要回到家乡进行螳螂拳的交流和学习。

正是在交流活动上,冼润长和师叔冼国林应陈培之邀,答应于2015年赴美进行螳螂拳功夫的高级教学活动。

华林派螳螂拳的传统套路十分丰富,有九点马、螳螂拳、翻车拳、蹦步拳、六角势、十字拳、十二路谭腿;还有燕青刀、双单刀、剑、三节鞭、十字棍等。冼润长武功扎实,从小练就了各种套路。

2015年美国之行,目的地在波士顿,这让冼润长大开眼界。在波士顿大学体育馆传授华林派螳螂拳高级套路,也让冼润长成为在波士顿大学体育馆教授中华武术的华人第一人。这次参加华林派螳螂拳高级套路班的,都是陈培师叔在美国各大分馆的掌馆人物,他们对中华武术的痴迷令冼润长震惊不已。

“华林派螳螂拳在国外如此受欢迎,让我大受震撼。连外国人都这么喜欢中华武术,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去好好传承它呢?”冼润长表示,正是看到华林派螳螂拳在国外有如此大的魅力,更加坚定了他在沙井的传承之路。

▲冼润长组织的“螳螂拳进校园”工作已经走进了十多所学校。

开枝散叶

同样是在2015年,“华林派螳螂拳”遗产项目被列入宝安区区级代表性项目名录,随后又被列入深圳市市级代表性项目名录,冼润长被认定为该遗产项目的第三代代表性传承人。这让他下定决心回到出生地宝安沙井,专心传承螳螂拳。古老的沙井又恢复了习武、尚武的武术氛围。

为打造华林派螳螂拳传承基地,冼润长几乎花光了所有积蓄。传承基地建筑面积500平方米,有螳螂拳博物馆、练功专用场馆等。螳螂拳博物馆建有两尊塑像,一位是螳螂拳的祖师爷李崑山,一位是螳螂拳的第二代传承人、冼润长的父亲兼师傅冼应登,墙上还贴有师祖和师傅的画像。一旁的武器架上,有李崑山传承下来的两件重要兵器,一件是青龙偃月刀,一件是红缨长枪,都有着一百多年的历史。

摄影师在一旁跟拍,冼润长又表演了一套枪法和一套棍法,随后便让大弟子陈建标和小儿子冼俊熹表演双人对练。

冼润长表示,如果现在不传承螳螂拳,以后就面临着失传的危险。华林派螳螂拳传自山东,但目前在山东已经几乎失传,全国只有深圳沙井还有冼氏家族掌握全套螳螂拳。

他讲了一个故事,一位山东大学的武术教授来沙井调研华林派螳螂拳,他起初以为冼润长是山东人,当他了解到华林派螳螂拳的传承历史后惊讶不已。同时,当他观看了冼润长表演的螳螂拳动作后,越发舍不得离开沙井了,他表示,全国只有冼润长表演的螳螂拳一招一式都有古代螳螂拳的遗风,收集和整理螳螂拳的工作已刻不容缓。

因此,只要有需要,冼润长都会赶场参加各种表演展示螳螂拳,“很多人都要看我表演,因为国内现在只有我全面掌握螳螂拳的各种套路。我会倾尽全力去展演,找机会推广螳螂拳。”

2019年,华林派螳螂拳基地武术队赴香港马鞍山体育馆参加第17届香港国际武术节套路大赛,勇夺15金7银2铜2个第四名的好成绩。其中,60岁的冼润长也参加比赛,他的冼氏大刀、螳螂追捕拳勇夺器械和拳术金奖。

目前,冼润长的弟子有30多名,除了家族传承的8位弟子外,一直跟随冼润长训练的外姓弟子多达20余名。同时,冼润长组织的“螳螂拳进校园”工作已经走进了十多所学校。

根据青少年的成长特点,冼润长在传统华林派螳螂拳的基础上创编而成了一套螳螂操(也称华林派武术操),共有八式,每式四个八拍,其中包含三个手法:立掌、握拳、螳螂手;八个步势:弓步、马步、半马步、叉步、歇步、并步、虚步。

这套武术操率先在冼润长的母校蚝业小学全校推广,受到家长学校一致好评后已推广到宝安、南山十多所学校。与此同时,华林派螳螂拳作为深圳本土非遗项目,已被纳入中小学课间操系列,并在2020年“中华武术网络大讲堂”全球武术健身功夫秀网络视频征集活动中荣获二等奖。

年过六旬的冼润长和他的追随者们如今仍活跃在国内外多个舞台上,为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民间传统文化默默奉献着一己之力。

作为资深演艺工作者,自己的叔父又是电影《叶问》的投资人,冼润长却没有在大银幕上走红过。但在他心里,自己宁愿做那个大隐于市的“仙人掌”:带刺、倔强,有着孤注一掷的精神内核。

习武习的其实是内心,传承武德永远比传授技艺更重要。

统筹:李岷

记者:高志明

摄影:黄智立

制图:勾特

编辑:叶辉


[编辑:许明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