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大学生返乡创业 养猪养鸭唱响“青春之歌”
2022-09-01 10:25
来源: 大洋网

青年大学生返乡创业 养猪养鸭唱响“青春之歌”

人工智能朗读:

乡村振兴大有可为,乡村振兴也离不开青年。如今,随着广东省一系列促进乡村振兴措施的实施,一大批青年大学生纷纷返乡创业,成为新时代的“新农人”,以家乡为“舞台”大展拳脚,唱响一首首壮丽的“青春之歌”。

近日,记者就走近了这样两位回乡创业的青年大学生。作为“85后”“90后”的他们,原本都被家人寄予厚望:毕业后找一份体面的工作,在大城市扎根,摆脱家族世代务农的命运;但他们却毅然选择了回到老家成为“职业农民”,运用所学知识在家乡创业搞养殖,不仅带领乡亲致富,也带动更多青年人回到家乡,让家乡更有烟火气。他们用自己过去十年来的汗水与辛酸,换来家乡父老愈来愈红火的新生活。

“猪倌”广外毕业:

年供港10万头生猪营收过亿

“85后”冯旭2011年大学毕业后回到农村老家,正式成为一名“猪倌”。如今,他的猪场每年供港生猪都在10万头以上,营业收入可达到1.2亿元,是广东最大的供港生猪基地之一。

当到达冯旭的养猪场所在的江门鹤山市宅梧镇的某农庄时,眼前的一切跟记者想的很不一样:农庄里遍布着大小十多个池塘,池塘周围果树、园林遍布,其中还有一块100多亩的象草园,而养猪场就坐落在这片“世外桃源”中。

父母养猪供他上学他毕业回老家“报恩”

冯旭1988年出生,毕业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英语专业,看起来斯斯文文,很难把他和“猪倌”联系在一起。为何选择回到农村养猪?冯旭说,自己从小就生活在农村,当时为了供自己读书,他母亲养了几头猪,只要有空,他也要帮忙割猪草喂猪。但由于地理位置偏僻,猪养好后要卖出去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有时,他父亲要用一块木板系在自行车上,将猪放在上面,然后骑几个小时才能将猪运出村子,到镇上的集市销售,而卖猪的钱正是冯旭的学费来源。“如果没有当年父母养猪供我读书,说不定我就辍学了。”在冯旭眼中,养猪有着特殊的意义。

而等到冯旭上大学之后,他也很怀念儿时母亲做红烧肉的味道。“直到现在,我都还能回想起来母亲做的红烧肉的味道,那香味隔着几间房都能闻到。但我后来吃到的猪肉,口感跟童年时的猪肉差别挺大的。”不久后他就萌生了一个想法:大学毕业回到老家养猪,让自己养出来的猪做成的红烧肉,口感也能和小时候妈妈做的一样好。

冯旭介绍,过去在鹤山市宅梧镇,很多村的传统优势产业都是生猪养殖,但仔猪一直依赖外购,防疫、运输等方面风险较大。一场猪瘟就能让很多村民家养的生猪被“一锅端”。他当时就心想,能不能通过现代化的养猪方式,让村民们彻底摆脱对猪瘟的恐惧。

吃住都在猪场为每头猪“写日记”

不过,刚投身养猪行业时,缺乏养殖经验的冯旭很快就遇到了难题:冬天母猪产仔时,母猪怕热,小猪则怕冷,将母猪和仔猪放在一起,若没有给仔猪保暖,很多仔猪“着凉”后就夭折了;而猪场新引进的母猪生完小猪后奶水不足,为了增加出栏量,冯旭曾拿着奶瓶一只一只地喂。“一开始猪场的臭气我们自己闻起来不舒服,猪肯定也会不舒服,在这种环境下养殖出来的猪,肉质也会受影响。所以,要让猪也在愉悦的环境中成长,猪肉才会好吃。”为了让猪舍不臭,冯旭后来花大价钱建了通风排废气系统。

投身养猪行业的前两年,冯旭经常吃、住都在猪场。养猪不仅是体力活,也是“脏活”,喂猪、打扫猪舍,他那时经常弄得全身臭味,但时间久了,他也慢慢适应了这种味道。“后来等到所有生猪都住进了‘别墅’,每天不再闻到猪粪味时,我反而有些不习惯了。”

经过两年的摸索,冯旭逐渐从养猪行业的外行变成了内行。他也养成了为每一头猪“写日记”的习惯:哪一个批次的母猪什么时候需要配种,什么时候母猪临近生产,哪一头猪今天胃口不好,哪一头猪哪条腿走路有点瘸……他都详细记在日记本上。

尽管不是“科班”出身,但通过这么多年养猪,冯旭逐渐总结出了心得。每年冬天在母猪繁育的高峰期,冯旭必须24小时在猪舍蹲守。“猪对温度非常敏感,在小猪生活的区域,要给它们挂上保温灯,确保温度在25℃以上。”

历时5年为猪群建起“花园别墅”

随着养殖规模越来越大,冯旭意识到,养猪必须走现代化道路。从2017年开始,他开始对猪场进行现代化改造。

在农庄里两栋9层高的“宿舍楼”前,冯旭告诉记者:“这是具有多项自主专利的新型猪舍,不仅有中央风井排废气系统,还配有分层通风换气系统、地暖系统、整体多功能养殖系统以及全自动喂料系统。”

据介绍,这两栋“花园别墅”目前一共有6万头存栏量。此前为了防止非洲猪瘟传入,工人们从进入生猪养殖车间开始一直到生猪出栏,有长达半年的时间都不能外出。由于配备了智能化系统,9层楼高的猪舍,一层2000多头猪的饲养工作只需两人负责管理。

在这座现代化猪舍里,喂猪不再是一日三餐,而是根据养猪营养师调配的饲料按需投放。而除了让猪住进“别墅”外,冯旭还会给生猪放音乐听。“在良好的生产和生长环境下‘身心健康’的肉猪,其肉质口感都会更好。”冯旭说,让猪住进“别墅”对于防控非洲猪瘟十分有利。“由于楼层间具有独立性与封闭性,可避免人员、饲料、猪只在高楼内各层间的交叉流动。”

带动乡亲“高楼养猪”他想让家乡更有烟火气

在冯旭带动下,当地的生猪养殖也进入了“快车道”,周围不少村民的养猪场也采取了这种“高楼养猪”模式。为帮助养殖户节约成本,提高抗风险能力,冯旭提出建立养殖专业合作社,养殖户在家搞生产,合作社给养殖户提供产前“供仔”、产中“供粮”、产后“包销”的一条龙服务。几年下来,冯旭的养猪场已经带动了当地超过1000名村民就地就业,目前该猪场的固定员工就有200多名。

作为新时代的“新农人”,冯旭将很多高科技都应用在了养猪上。如今,通过手机软件,冯旭就能直接查看养猪场每个区域内生猪的实时画面。“智能化养殖不仅省时省力,还减少了人与猪的直接接触,降低了防疫风险。”

冯旭坦言,回农村养猪,他其实还有一个想法,就是带动更多年轻人回到家乡。“老家的人口老龄化较为严重,年轻人还不太愿意回来发展。”在冯旭记忆中,儿时的家乡是热闹非凡的,而现在这种烟火气变少了,太缺年轻人了。所以他一直有个梦想:靠自己的努力带动家乡农业发展,把年轻人都吸引回来。“我想让家乡更有烟火气。乡村振兴离不开年轻人,农村也是大学生干事创业、实现人生理想的高光舞台。”冯旭说。

冯旭也希望,自己养猪场的生猪将来能够卖到国外去,这样他的英语专业优势就能发挥出来。

“养殖大王”中大毕业:

“神仙眷侣”回乡创业传为佳话

今年是张柏铭返乡创业的第十年。在云浮罗定市水井塘村内的荒山上,张柏铭租了3000亩地。2015年他成立公司进行禽类养殖,7年下来,原本被杂草覆盖的山坡已经变得郁郁葱葱,瓜果飘香。

如今,张柏铭的养鸭场每个月可以出栏7万只鸭子,年销售额可达6000万元;而在此前,这里还曾每年出栏10万只山鸡。对于自己“职业农民”的身份,张柏铭并不忌讳,更让他感动的是,他的妻子为了支持丈夫当“新农人”,放弃了在广州工作的机会,选择回到小山村当小学语文教师。如今在罗定,这对“神仙眷侣”的创业故事也被传为佳话。

返乡创业十年研发50多项专利技术

张柏铭身材瘦削,皮肤黝黑。平日里,他大部分时间都待在自己的鸭棚里。鸭棚里一片泥泞,空气中也弥漫着禽畜粪便的味道,张柏铭穿着一双拖鞋,拿着扫把在泥地中清理鸭粪,一旁6岁的女儿和4岁的儿子则拿着竹竿在鸭棚中赶鸭子,玩得十分欢快。“我每天都闻着这些鸭屎的味道,闻习惯了,有一次有人悄悄跟我说‘你身上一股鸭粪的味道,你闻不到吗’,我才意识到,自己长期跟鸭子在一起,‘见臭不臭了’。”

在张柏铭的办公室里,摆放着几只由他发明的机器鸡,这种机器不仅可以走路,还能与人对话。原来,这是张柏铭结合山鸡外形和芯片研发的产品。10年来,张柏铭利用自己大学所学的计算机专业知识发明了50多项专利技术,如太阳能鸡粪无害化处理装置、自动抓鸡器、禽类养殖生态循环系统等。曾有人开价几百万元要买他的专利,但他最后还是没答应。

张柏铭2012年开始回乡创业,2015年他成立了一家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又通过政府招商租下了2300亩的山头,加上之前租的部分山地,面积共达到3000亩。2019年7月,张柏铭入围第十一届“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这位“90后”大学生也成了当地赫赫有名的“养殖大王”。

不忍乡亲挨饿决定回乡养鸡“大干一场”

张柏铭毕业于中山大学计算机专业,毕业前他曾到一家公司实习当程序员,但张柏铭坦言,当时自己的第一想法还是回老家务农。

多年过去了,关于家乡曾经的一幕幕仍刻在张柏铭的心中。张柏铭的老家是罗定罗平镇的一个小山村。有一年暑假回到家,他看到两位村民在家中就着一瓶辣椒酱吃白米饭。张柏铭仔细一问,这家人连青菜都舍不得吃,因为种出来的青菜要拿去卖,更不要说吃肉了。张柏铭被深深触动了。“我一定要想办法改变家乡这种面貌,让乡亲们过得好一些。”

张柏铭的母亲当年在山村中面积不大的稻田里种水稻,一年下来收入还不到1万元,为了养活一家人,他父亲只能外出务工,一年下来只有在春节那几天能回家团聚。“我是大山里走出去的大学生,我想为家乡的父老乡亲们做些事,让他们不用背井离乡到外面打工。”张柏铭说。

另一个让他决定返乡创业的因素,则是家乡很多耕地和山地当时都已经抛荒,留在农村的多数是老人和妇女、小孩,年轻人都到城里打工去了。

早在2009年,张柏铭在电视中看到,有一对福建兄弟从1988年开始创业养鸡,从只有7个鸡蛋孵化鸡开始,到2009年规模达到72万只。他当时心里就萌生过创业养鸡的想法;后来他了解到,山鸡饲养成本低、肉质非常好,在市场上一只能卖到上百元,而且山鸡蛋的营养价值很高。

2012年,张柏铭买了500只山鸡苗回到老家准备“大干一场”。可没想到养了3天后,鸡苗就死了400多只。经验不足的他带着几只病恹恹的鸡去到镇上兽医站,按兽医说的给生病的鸡打青霉素,但刚开始他把握不好药量。张柏铭于是像做实验一样,每次给鸡减少药量,最终学会了给鸡“治病”。

从“第一桶金”到“贱卖”亏损转型养鸭子

2013年,一名客商听说张柏铭在养鸡,卖给他5000只山鸡苗,并答应当鸡苗长到3斤左右时会来收购。但当这些鸡长大后,对方却不认账。原来,那年受禽流感影响,鸡很难卖出去;后来饲料店老板也对他停供了饲料,这让张柏铭雪上加霜,他只好每天5时起床跑到山上割草喂鸡,但山鸡光吃草根本吃不饱,张柏铭决定外出打工赚饲料钱。大约过了半年,一位老板听说后决定以75元一只的价格收购他剩下的约4000只山鸡,就这样,张柏铭有了30万元资金。他的创业梦再度被点燃了。

2014年,张柏铭又在老家租下了120亩地养1万只山鸡。他吸取上次的教训,积极与周边的酒店、农庄建立合作关系,这一批山鸡让张柏铭赚了约100万元;2016年,他贷款200万元,在当地又租下了2300亩山地,养了十几万只山鸡,这批山鸡在2019年卖出了2800万元,这让他决定再扩大养殖规模;但到了2020年初,受新冠疫情影响,饲料车进不来养殖场,他的山鸡也运不出去。无奈之下,他只好将山鸡就地“贱卖”,亏损了300多万元。

从2020年6月起,张柏铭转型改养鸭子。“我走过的是一段辛酸的创业路。”

“我的新农人生涯才刚起步”

张柏铭是村里5个大学生之一,是全家人的骄傲。但当初他返回家乡养山鸡时,不但村里人嘲笑他,父母都为此与他关系紧张。“当时唯一支持我的只有我的准岳母。”

为了支持张柏铭的创业梦,他的妻子李蓉做出了很大牺牲。李蓉是张柏铭的老乡,当年和他一起考上了中山大学。如今李蓉在罗定一所小学当语文老师。“我也是出身农村,回到农村很亲切,不仅可以陪在丈夫身边,还可以照顾两个孩子。”

回想起创业这10年,张柏铭表示:“我要是没有强大的内心,可能早就垮了。”张柏铭称自己“既是老板,也是工人”。每天清晨6时,他便起床喂鸭子,清理鸭粪,打电话销售,农场的琐碎杂活都由他经手。“我每天做梦都会梦到这些鸭子,生怕它们生病了。”作为“90后新农人”,张柏铭还会使用无人机巡逻他的3000亩山头,每次大约需要半小时,附近的农民都看得啧啧称奇。创业10年,张柏铭把赚来的钱全部投入到养殖场中。

对当地村民而言,张柏铭的公司为他们提供了就近的工作岗位,如今,常年在张柏铭养殖场工作的就有200多人。“我的新农人生涯才刚起步,希望能帮助更多乡亲过上好日子。”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肖欢欢 实习生 陈千一

[编辑:王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