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走入教育误区 科学理性培养孩子抗挫折能力
2022-08-10 17:58
来源: 深圳新闻网
人工智能朗读:

避免走入教育误区 科学理性培养孩子抗挫折能力

读特客户端•深圳新闻网2022年8月10日讯  近年来,我国青少年的抗挫折能力令人担忧,媒体报道的青少年因学习、生活压力而导致心理异常、旷课逃学、离家出走,甚至自杀轻生的行为逐年上升。这些现象无一不警醒着教育学者、部门和全社会。《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指出,抗挫折力是学生健全人格必备的积极心理品质,是孩子适应社会化生存的需要。提高青少年的抗挫折力和心理素质,俨然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家庭作为孩子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教育过程中,家长应当避免走入误区,科学理性地培养孩子的抗挫折能力,为孩子将来成为有韧性的、可靠的社会人打下基础。

关于挫折,北宋张载所著《西铭》中就曾提到:“贫贱忧戚,庸玉汝于成。”此话之意是,贫穷低贱、忧愁苦闷往往能够磨砺人的意志,激励人取得成功。“挫折教育”也应运而生,其倡导者罗明指出:“所谓挫折教育是指让受教育者在受教育的过程中遭受挫折,从而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以达到使受教育者切实掌握知识并增强抗挫折能力的目的。”不少家长便坚信只有让孩子历经挫折与苦难方能激发孩子越挫越勇的斗志,美其名曰“挫折教育”,实则对孩子进行“打压教育”。更有甚者通过打击、挖苦来预设挫折,让孩子对挫折“脱敏”,从而使他们更好地适应未来人生路途的坎坷与挫折。

然而,如此人为制造困难和打击的“挫折教育”真的能提升孩子的抗挫折能力吗?

其实不然。

重读罗明之言,我们都忽略了他所说的后半句:“在现实生活中,不遭受挫折是不可能的,关键是对待挫折的态度。”《教育的选择》一书中亦如是说道:“真正的挫折教育,不是让孩子对挫折麻木,而是让孩子不惧怕挫折。”青少年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期,内心更加脆弱、敏感。作为家长,不应给孩子设置无端的困难,而是要抓住每次挫折的机会,与孩子共同面对,教会孩子即便遇到挫折也不能心灰意冷,引导孩子凝聚内心能量,乘劲风破万浪,敢于战胜一切挫折与挑战。

首先,在认知层面,家长应当淡化输赢,引导孩子树立成长型心态。中国家长往往对孩子的成长有过高的期待,希望孩子在人生的每个阶段都能跑赢同龄人。但是当评价孩子的标准成为单一的横向比较,“我一定要做得比别人好”成为孩子唯一的人生信条时,“输”的重量就会被无限加码,不堪其重的孩子也会变得畏首畏尾,想赢怕输。青春期的孩子甚至会在屡遭失败后,逐渐丧失自我效能感,变得极度自卑,从而一蹶不振。家长不妨转变观念,将孩子的发展看作是一场场试飞,不存在输赢,只有一次又一次的成长。作为父母,更应将教育的关注点从孩子飞翔的绝对高度,转向孩子体验飞翔的动态过程,而每一次的挫折与失败都是他们丰满羽翼的绝佳契机。有了家长的观念引导,孩子便会认识到,逆境同样是人生中不可或缺的一道风景,也能够逐渐学会以乐观的心态迎接挑战。

其次,在情绪层面,家长应当以爱赋能,帮助孩子独立冷静分析。“孩子内心爱的储备越多,孩子应对挫折的能量越充足。”尤其对于青少年来说,父母的理解、支持与爱,是他们战胜一切困难的底气与动力。当孩子受挫时,家长要第一时间响应孩子的不良情绪,认可他们的委屈与无助,与孩子同频共振,设身处地和孩子一起思考,让孩子知道,他们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然而,这种爱是一种联结,并不是“无限责任”,不意味着孩子可以无限制地将情绪转嫁给父母,以博取父母无微不至的庇护。家长与孩子终究是独立的个体,父母不可能一辈子为孩子撑伞,更不可能全权解决孩子所有的人生课题。而且,无法独立进行思考与决策的孩子,也更容易将困难妖魔化,陷入恶性循环。因此,父母可以在安抚孩子情绪后,引导理性分析,通过鼓励孩子用自己的语言复盘整个事件,启发孩子客观分析身处逆境时的可控或不可控因素,认识自我,合理归因,冷静思考并做出独立决策。

再次,在意志层面,家长应当因材施教,培育孩子抗挫的恒毅力。著名作家三毛曾在《我的青春谁做主》一书中写过这样一句话:“人的一生至少拥有一个梦想,有一个理由去坚强。”然而绝大多数的父母并不知晓孩子的兴趣点在哪里,孩子独特的天赋与潜力尚不能被赏识,更遑论让这些孩子树立一个值得奋斗终生的梦想。同样,在教育学者达图提出的“恒毅力”三环模型中,“兴趣”被放在极为重要的位置。只有兴趣的加持,孩子才能对目标有持续的投入,并积极适应不同的情境与挑战。正因如此,家长应当悉心观察,因材施教,发掘孩子的闪光点,培育他们的兴趣爱好,鼓励他们寻求自我价值和意义。拥有梦想、一腔热血的青少年,充满了坚定与力量,又怎惧途中穿林打叶声?正如英国诗人查尔斯·金斯莱所言,永远没有什么可以击退一个坚决强毅的梦想。

最后,在实践层面,家长应当以身作则,教会孩子战胜挫折的方法。“以身教者从,以言教者讼。”父母对于青少年的榜样力量是无穷的。家长在困难面前的沉着冷静、积极达观的处事态度会极大增强孩子应对挫折的信心与勇气。与此同时,父母也可以鼓励孩子参加竞技体育或者益智比赛,在磨炼孩子平常心的同时,训练孩子应对困境的方法和策略,让孩子体会到自己有逆风翻盘的能量。另外,家长更应该引导孩子在面对逆境、失望、焦虑时,主动寻求他人支持或者专业的心理援助,积极获取社会资源,提升战胜挫折的能力。

挫折是一把双刃剑。“人或被突如其来的挫折击垮,抑或在挫折中变得更加成熟、有弹性,这是成长给予每个少年的选择。”而认可接纳、鼓励引导孩子,让青春期的孩子在爱的家庭氛围中成长,赋予这把利剑以刺穿暗夜的使命与力量,方为“挫折教育”的应有之义。

[编辑:董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