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深圳评论>深网时评-春天的故事>

将“航天精神”融入到青春岁月中

条评论立即评论

将“航天精神”融入到青春岁月中

分享
人工智能朗读:

评论员 曾俊文

近期,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空间站建造青年团队回信,勉励广大航天青年弘扬“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勇于创新突破,在逐梦太空的征途上发出青春的夺目光彩,为我国航天科技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再立新功。这既是对全体航天青年和广大青年科技工作者的关怀厚爱,也是对奋战在各条战线青年的殷切期望。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青年是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生力军。广大青年干部要牢记总书记的勉励与期望,将“航天精神”融入到自己的青春岁月中,在新的赶考之路上开拓进取、奋力奔跑,挥洒青春的汗水,以能吃苦、能战斗、能攻关和能奉献的精神汇聚磅礴力量,点亮青春之光,托起事业发展新高度,书写属于青年一代的绚丽华章。

将“特别能吃苦”融入到青春岁月中。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四处无人烟,风吹石头跑,物资匮乏,冬日寒风凛冽、夏日酷热难耐、实验室马达轰鸣、工作人员汗流浃背……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我们国家在航天事业上仍然取得跨越式发展,一步一步将航天技术提升到世界前列,支撑航天人勇毅前行、越挫越勇的正是“特别能吃苦”的载人航天精神。作为有理想、有抱负、有精力的新时代青年,要以航天人为榜样,心怀“国之大者”,以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为己任,立足本职工作,主动冲锋在前,自觉把基层当做淬炼本领的“熔炉”,拿出吃苦耐劳的狠劲韧劲,多接几次“烫手山芋”,多啃几次“硬骨头”,在吃苦中强意志、壮筋骨;要吃别人不愿吃得苦、吃别人不敢吃得苦,胸怀满腔热血、一身抱负,担起时代重担,让吃苦精神在热血中永久流淌。

将“特别能战斗”融入到青春岁月中。从“东方红一号”到“神州十三号”;从“羲和逐日”到“天问探火”,这些伟大成就不是靠敲锣打鼓实现的,是一代代航天人筚路蓝缕、拼搏奋斗出来的。他们用不懈的奋斗诠释了航天人独立自主、敢于超越的进取意识。青春之美是奋斗之美,青年之责是奋斗之责。当前,我国正处在疫情防控、乡村振兴等重大斗争中,青年要想在重大斗争中成为有用之才、栋梁之材,就需始终将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摆在首要位置,坚定不等不靠不绕道的意识,埋头苦干,迎难而上,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做到事情一项一项推进、一件一件落实,绵绵用力、久久为功,用勤劳的双手、青春的汗水创造不平凡,奋力彰显新时代青年该有的模样。

将“特别能攻关”融入到青春岁月中。首次实施径向交会对接,首次执行应急救援发射待命任务,首次利用空间站机械臂操作大型在轨飞行器进行转位试验……这些“首次”,对于中国航天而言是一座座辉煌的里程碑。但辉煌的背后是一代代航天人克服各种困难,勇于创新、勤于探索、兢兢业业,几十年如一日,攻克了一系列尖端课题和关键技术。青年常为新,青年也最能为新。青年干部在日常工作生活中要保持推陈出新的意识和干劲,努力学习专业知识,用好调查研究,在斗争一线中细心观察,全方位、多角度了解情况、问题及矛盾,依托理论经验提出创新“金点子”;要充分认识到团结的力量,充分认识到成就伟大事业仅靠一人是完全不够的,要提高站位,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心态主动融入团队,积极与前辈、同事沟通分享、相互学习,齐心协力谱写国家事业新篇章。

将“特别能奉献”融入到青春岁月中。发射“零失误”、回收“十环打靶”的背后,是无数航天人的默默守护、牺牲流血。从为保护试验装备奋力扑火英勇牺牲的王来,到为搜索火箭残骸渴死大漠的李再林,再到为抢救国家财产英勇牺牲的夏水廷……他们怀着对党、对国家、对人民的无比忠诚,扎根西部、艰苦创业、隐姓埋名、义无反顾,为国防事业奉献毕生精力。对于一名年轻干部而言,想在自己平凡的岗位创造不平凡,就要始终坚定“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坚定信仰,用一辈子去践行,选择与奉献、清平与寂寞为伴,淡泊名利、甘为人梯、乐于奉献,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决心,将奉献融入青春热血中,用自己的力量为国家、民族做出奉献。

[见圳客户端、深圳新闻网编辑:柳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