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前列 勇当尖兵 先行示范——广东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在深圳引起热烈反响
2022-05-23 08:14
来源: 深圳特区报
人工智能朗读:

走在前列 勇当尖兵 先行示范——广东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在深圳引起热烈反响

|编者按|

5月22日,中国共产党广东省第十三次代表大会在广州开幕。李希同志代表中国共产党广东省第十二届委员会向大会作了报告。报告为广东未来5年发展绘制了施工图,深圳作为广东核心城市、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之一,在广东改革开放发展中承担着重要使命任务。开幕大会直播在深圳引起热烈反响,相关部门、单位和企业、专家学者、市民群众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纷纷表示,要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代会精神,推动深圳在广东改革开放发展中走在前列、勇当尖兵,奋力建设好深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更好发挥先行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为广东在新征程中走在全国前列、创造新的辉煌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不断释放前海扩区动能

作为国家重大战略平台,前海深化改革开放备受关注。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提出,纵深推进“双区”和横琴、前海两个合作区建设,持续释放战略叠加效应和强大驱动效应。加强重大合作平台建设,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前海管理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前海将认真学习领会、全面贯彻落实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绘制的未来五年发展施工图和各项工作部署,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把贯彻落实《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方案》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坚持依托香港、服务内地、面向世界,抓住“扩区”和“改革开放”两个重点,全力打造大湾区全面深化改革创新试验平台,建设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

近期,前海出台了产业扶持用房、专业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及支持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发展等系列重大政策,随着“物理扩区”和“政策扩区”的同步推进,“大前海”正释放强大的规模效应和乘数效应,全面提升湾区发展引擎功能。

前海管理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前海将聚焦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系统优化现代服务业产业体系,健全联通港澳、接轨国际的现代服务业发展体制机制,更好发挥对香港发展的支持作用;聚焦规则衔接、机制对接,在信息服务、金融和商业等领域放宽对港澳服务提供者准入限制,更好发挥对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助推作用;聚焦建立健全联动传导机制,在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中打造支点中的支点,在推动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中争当示范中的示范,更好发挥对全省改革开放的牵引服务作用。

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报告中关于聚力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和产业创新高地的部署,在深圳科技企业中产生热烈反响。

“解决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唯有自力更生自主创新。”深圳市海谱纳米光学科技有限公司CEO黄锦标表示,省党代会报告给了他极大的信心与鼓舞。他说,报告对科技创新的高度重视,对广大青年科技工作者来说是鼓舞、是号召、更是指引。

要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和产业创新高地。深圳湾实验室副主任涂欢表示,近年来,深圳生物医药产业在产业政策、产业集聚、产业创新等方面已具备一定优势,但仍面临新药研发水平不高、尚未突破核心关键技术等问题。未来,深圳还要在源头的基础研究、核心关键技术的研发、科研机构建设上以更大的勇气走出自己的路径,探索临床、研究和产业深度融合,努力在中国生物医药创新发展的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为人类健康贡献力量。

勇于改革努力营造一流人才环境和生态

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为新形势下深圳的人才工作进一步指明了方向。市人才工作局相关负责人昨日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深圳将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的重大机遇,勇于改革、不断创新,努力营造一流人才环境和生态,为加快建设人才强省作出深圳贡献。

“时间是衡量进步的尺度。近年来,深圳坚持党管人才原则,以建设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为总牵引,深入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坚定扛起人才强省建设的深圳担当。”该负责人表示,深圳围绕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建立“一把手抓第一资源”机制,着力引进战略科学家。围绕增强系统性协同性,构建了“鹏城孔雀计划”“鹏城英才计划”引育并重的人才政策体系,对于市场指挥棒发挥作用明显的竞争领域,建立“创新成果越多、经济贡献越大、奖励补贴越多”的持久激励机制,4万多名实体企业创新人才被纳入支持;对于政府主导投入为主的非竞争领域,支持用人主体设置特聘岗位,自主评聘高精尖缺人才。围绕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打造最具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发展制度环境:抢抓深圳综合改革试点机遇,推动人才R字签证、出入境和停居留便利等措施落地实施,清单式引进高精尖缺人才,探索港澳专业人士执业便利化,让人才在粤港澳大湾区工作更便利。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全职院士77位,高层次人才超过2.2万人,海外归国人员19万人,人才总量已达663万人。

加快筹建重大涉海创新平台

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对深圳拓展蓝色发展空间、做强做大优势海洋产业、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提出了更高要求。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海洋渔业局)负责人介绍,深圳正加快筹建重大涉海创新平台,以科技创新支撑海洋经济不断提升在全市经济发展中的贡献度,为主动服务海洋强国、海洋强省和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奠定坚实基础。

近年来,深圳全力推进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海洋产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形成以海洋传统产业为主体,海洋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的产业发展格局。全市拥有涉海企业约19000家,已建及在建国家、省、市级创新载体超过60个。

深圳优化完善顶层设计,落实《关于勇当海洋强国尖兵加快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实施方案(2020-2025年)》,编制《深圳市海洋发展总体规划》(2020-2035年)《深圳市促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等一系列规章政策,作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的纲领指引。

“十四五”期间,深圳将向海图兴、向海图强,突显海洋经济、海洋科技的引擎作用:打造全球海洋科技创新新标杆,主动担当起推进高水平海洋科技自立自强的责任,强化全过程创新生态链,努力建设海洋科技成果转化策源地、海洋科技自主创新新引擎、海洋高端与复合人才聚集地。

深圳坚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续增加研发投入,加速筹建深圳海洋大学、国家深海科考中心等重大涉海创新平台。深圳还不断加强海洋经济空间载体的保障,海洋新城、蛇口国际海洋城、坝光国际生物谷、深汕海洋智慧港等重点片区正加快建设。

发力建设国际贸易中心城市

省党代会报告为深圳进一步深入推动贸易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新要求、指明了新方向。深圳当前正发力构建国际贸易中心城市,全力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报告提振企业信心。”深圳一家贸易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深圳构建国际贸易中心城市的愿景值得期待,将为更多内外贸企业带来无限机遇。他表示,该公司通过深圳国际贸易“单一窗口”量身定制的解决方案,理顺了内部业务系统,实现全流程高效协同运作,打通了原有业务操作瓶颈。“公司的业务处理效率和服务客户能力大幅提升,目前通关操作效率提升了50%以上,我们将继续立足深圳发力开拓国际市场。”

深圳系列扶持政策正助力内外贸企业稳步发展。今年初,深圳市商务局联合市发改委编制的《深圳市商务发展“十四五”规划》(下简称《规划》)提出,到2025年,深圳将加快释放商务经济发展潜能,优化商务经济结构,初步建成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国际贸易中心城市、国际会展之都和国际投资与合作交流高地。

在建设国际贸易中心城市上,《规划》提出将进一步培育外贸新动能,创新发展数字贸易,发展外贸新业态,推动贸易便利化自由化;创新发展服务贸易,扩大开放合作推动其高质量发展,加快服务外包转型升级;建设贸易平台,加快打造国际贸易集散中心,建设国际贸易结算中心,推进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转型升级。

多措并举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提出的“扩内需稳外需并举塑造强大市场优势”,深圳市零售商业行业协会有关负责人表示,这有利于提振消费行业信心。目前,深圳正系统性、全方位加快推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出台了一系列前瞻性、针对性的政策措施,深入开展十大消费行动,活跃提升商圈经济,壮大消费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定制消费、时尚消费、体验消费,促进消费扩容提质,推动商业和消费高质量发展。

前不久,深圳市商务局印发了《深圳市关于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若干措施》,聚焦于补齐商业和消费领域发展短板,锻强我市优势长板,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大湾区消费高地,推出27项“硬核”措施,包括建设国际一流商业载体、集聚全球优质商业资源、培育创新型领军商业企业、打造多元多层次消费新场景、创建享誉全球的消费环境等,并拿出真金白银给予大力支持。

“当前,深圳聚焦重点消费领域,开展特色促消费活动,持续释放消费活力,促进消费提升。”市商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围绕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市商务局将加强商业网点和商圈统筹规划布局,推进东门步行街试点改造提升,打造全国示范步行街,持续做强“首店经济”和“首发经济”,加快集聚全球顶级消费资源。实施“品牌瞪羚计划”,支持商业企业应用新技术,打造全球新零售发展高地。聚焦重点企业,实施深商卓越计划,培育引进电商平台,扩大网络零售规模。继续办好“深圳购物季”等活动,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支持接触性消费恢复,不断释放消费新潜力。

加快培育更多“专精特新”小巨人

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提出,坚定不移推进高质量发展,建设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深圳广大企业人士纷纷表示,高质量的企业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体,创新驱动不仅是经济转型升级的战略需要,也越来越成为中小企业发展壮大的最优路径。

深圳坚持制造业立市之本,不断增强现代产业体系竞争力,在做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同时,着力提升市场主体质量,健全市场主体梯度培育体系。尤为值得一提的是,深圳特别重视培育“专精特新”企业,出台产业政策,并拿出真金白银进行支持。深圳目前已拥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69家,总量居全国第四;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累计870家,总量居全省第一。不久前,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局刚刚公示了关于建议支持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第三批第一年),又有23家深圳企业入榜。

今年的深圳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22年要新增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0家。到2025年,深圳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有望超过600家。“小巨人”企业将成支撑深圳制造业转型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支生力军,成为深圳实施创新驱动、增强产业链韧性、提升产业链水平、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文艺作品推精出新

文化产业加速数字化转型

“深入推进文化强省建设,不断凝聚奋进新征程的强大精神力量”,报告中提出,加强高品质文化供给,全面提升社会文明程度,大力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深圳文化艺术界备受鼓舞。近年来,深圳文化事业发展新风扑面,综合改革试点不断深化,为文化事业的发展释放活力。

作为深圳国有文艺院团,深圳交响乐团的音乐季已在鹏城古典乐迷心中树立起金字招牌,并通过国内外巡演交流,在全国乃至世界获得了业内、市场的认可。对于报告提出的加强高品质文化供给,深圳交响乐团负责人表示,文艺精品创作始终是深交发展的重要抓手,近年来组织创作了《我的祖国》《英雄颂》《灯塔》等一批大型红色主题交响乐,并力求将中国精神和时代的进步要求深植于文化作品中。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深交推出了原创交响作品系列《新时代交响序曲》,并响应中国音乐家协会交响乐团联盟,与国内多支交响乐团联合委约创作交响音画《千里江山图》,力求从方方面面展现出党和人民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和祖国的辉煌未来,打造更多彰显中国精神时代气象岭南风韵的扛鼎之作。

海天出版社负责人表示,为加快发展数字出版业务,推进集团数字化转型,深圳出版集团致力于拓展传统出版边界,放大传统出版市场价值,策划电子、音像、网络等数字出版产品,壮大数字出版队伍,数字化转型取得实质性进展。

专家观点

深圳市委党校教授袁晓江:发扬“敢闯敢干”精神 彰显“先行示范”担当作为

“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描绘了广东未来五年发展的施工图”,深圳市委党校教授袁晓江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正在建设先行示范区的深圳,应该继续发扬“敢闯敢干、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在广东发展的新征程上彰显特区的使命责任和担当作为。

袁晓江表示,报告中多次出现深圳元素,充分体现了省委对深圳的关怀和期望。比如报告提出未来5年,要抓住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横琴和前海两个合作区、深圳综合改革试点、建设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等重大历史机遇,提出把经济特区办得更好、办得水平更高等等。“近年来,广东举全省之力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出台几十项省级措施,支持深圳综合改革试点实施,首批40项授权事项大部分落地,并在全国推广。”袁晓江说。

袁晓江进一步指出,对于未来广东要深化落实的重点工作任务,深圳都应积极发挥先行示范和引领带动作用。比如在纵深推进“双区”和横琴、前海两个合作区建设,持续释放战略叠加效应和强大驱动效应方面;在强化深圳综合改革试点等重大改革试点先行探索,强化创造型、引领型改革突破,强化经济体制改革牵引,强化营商环境综合改革示范方面;在聚力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和产业创新高地方面;在推动“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积厚成势,实现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深圳都应结合自身优势发挥重要作用。

“敢闯敢干既是深圳40多年发展的成功经验,也是未来的要求。目标已定、任务已定,关键是落实。”袁晓江表示,深圳要按照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的要求,进一步发扬敢闯敢干的精神,全面落实各项工作,扎实推进综合改革试点,充分运用好授权改革要求,在先行先试和先行示范方面作出贡献,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 市民观点

“期待家门口的医院提供更优质医疗服务”

民生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昨日,省第十三次党代会开幕,党代会报告中的“民生时刻”,透露出深厚的人民情怀。

这五年来,深圳市委市政府始终从市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拿出更多实招硬招增进人民福祉,用心用情保障和改善民生。

“深圳高水平医院建设逐渐多了起来,期待家门口的医院提供更优质医疗服务。”深圳市民就医获得感有没有提高,市民最有发言权。昨日,记者采访部分市民,他们从自身的经历谈身边的就医变化。

去年底,63岁的范先生(化名)体检发现肺部有磨玻璃结节,确诊肺癌。一下子慌了神的范先生,前往外地某三甲医院完成手术。返回深圳的范先生出现胸闷憋气,全身浮肿,极度虚弱。在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胸外科检查,发现右侧胸腔有大量积液,胸腔引流后,确诊为肺癌手术导致的乳糜胸。该医院胸外科采用目前先进的荧光胸腔镜技术,相当于在患者胸腔装上“GPS”精准地找到瘘口位置,进行缝扎,挽救了患者的生命。

“我们从深圳奔波到外地的医院做肺癌切除手术,就医的过程比较不便。这一次,我们决定在深圳治疗,在家门口就顺利解决了乳糜胸的大问题。”范先生说。作为一名老深圳人,范先生就医后体会到,近年来深圳持续推进高水平医院建设,医疗水平越来越高,市民就医获得感更强了。

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今年,深圳将新增三甲医院2家,新增床位1200张,新增社康机构35家、全科医生800名,新引进高层次医学团队20个以上。

市第二儿童医院的建设让有两个孩子的叶女士感到舒心。对她来说,最发愁的就是孩子生病时,要带孩子奔波到市儿童医院看病。叶女士说,希望新建医院也能高质量发展,加快补齐医疗卫生健康服务短板,让孩子们在家门口享有优质医疗服务。

(原标题《走在前列 勇当尖兵 先行示范——广东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在深圳引起热烈反响》)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吴德群 张智伟 闻坤 杨丽萍 秦绮蔚 张程 吴亚男 周雨萌 张锐 罗莉琼)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