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深圳评论>深网时评-春天的故事>

“网格化治理”不等于“网格员治理”

条评论立即评论

“网格化治理”不等于“网格员治理”

分享
人工智能朗读:

“无数平凡英雄拼搏奋斗,汇聚成新时代中国昂扬奋进的洪流。”习近平总书记新年贺词中这满怀深情的话语,让无数普通人受到巨大鼓舞。近来,深圳市刚经历了一场疫情的“洗礼”,已然成为全国抗击疫情的典范。而在基层抗疫的一线,默默奋斗着这样一群普通而伟大的群体——他们的岗位很普通:核酸检测扫码员、数据核查话务员、社区纠纷调解员、卡口围合守门员、投诉处理接线员……他们的精神很伟大:身处平凡,胸怀大者,对党和国家忠诚、对人民群众真诚、对“小网格大治理”笃信笃行。

正是这么一群始终奋斗在基层一线服务群众的重要群体,为了顺应时代,其队伍结构和工作内容也在逐步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网格改革普及化带来了队伍结构变化。自网格化管理概念提出以来,网格员越来越被大众所熟知,“有问题找网格员”成了基层治理成效的重要体现,网格员成为了社区工作中的“万金油”。传统印象中的网格员是家常里短的小区退休阿姨,但实际上,深圳的网格员队伍80%以上由年轻本科生组成,网格化治理对网格队伍提出更高要求,现在的网格员队伍已然是一支知识化、综合化的年轻队伍。

网格治理现代化带来了工作内容变化。网格员的职责是负责网格内的人口、房屋、法人、事件的采集,但是在网格治理现代化真正的落实当中,涉及网格化治理的种种事项最终都会成为网格员的本职工作。在社区的运转当中,一天的工作网格员几乎脚不沾地,不是在采集信息的路上,就是在配合其他部门输出信息的路上。

需要认识的是,网格化治理并不等同于网格员治理,涉及网格内的事项由熟悉此网格的网格员负责似乎是理所应当的事情,看似是把工作细分到网格,但未充分考虑到通过网格员来实现此项工作的困难程度,城市治理网格化变成了分片包干。纾解网格员的工作困境,明确网格治理标准、优化网格治理成效刻不容缓。

首先,需要明确网格员工作定位。在更多人的认识当中网格员只是一个社区传话筒、信息采集员,居民、二房东乃至商户,不配合网格日常工作的大有人在,甚至有人会对其身份产生质疑。实际上,网格员是在全市网格系统中登记在册的基层工作者,配发统一标识,做好舆论宣传和氛围营造,其在基层一线的工作开展才能更为顺利通畅。

同时,需要进一步收紧网格员工作内容来源。针对网格以外的事项落实到网格当中,要明确任务来源、责任主体,或增加额外开支。作为基层工作中最庞大的一支队伍,网格员被当成万金油不能是理所应当,没有责任主体的任务直接发布到社区再压实到网格是对网格员亦或是这份工作的一种不负责任,没有专业指导就直接下发的任务最终也无法依靠网格员来完成。

此外,需要保障网格员工作环境。网格员的工作需要频繁外出,多巡查才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因此大多数社区并没有专门针对网格员的工位,往往忙碌了一天需要回到社区整理数据的时候没有工位和休憩场所提供。作为城市管理的中坚力量,城市也应当给他们提供更多的人文关怀,只有改善网格员工作环境,依托社区,建立网格员工作位、休息室、活动室等,网格员被尊重,网格队伍才会更有凝聚力。

最后,需要全社会的共同支持参与。网格员作为网格治理中最贴近群众的群体,在群众服务、社会治理、政策执行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个群体亟需来自全社会的配合。新闻媒体、社会资讯、社交平台应更多关注网格员群体的工作,引导群众理解、支持网格员工作,共同参与社会治理,共同创建幸福深圳。


[见圳客户端、深圳新闻网编辑:柯霈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