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深圳新闻网首页>

33年前的热线,如今还在陪伴……

33年前的热线,如今还在陪伴……

分享
人工智能朗读:

在1235533年间有个一致的答案那便是倾听每一个“他”的心声付出每一份暖心的回应▲12355热线咨询师值班照片1989年深圳团市委为青少年开通了一条排解烦恼的热线心理咨询师、律师、社会工作师为每一个拨打热线的来访者提供30分钟的公益咨询30分钟的倾听和陪伴这33年来12355平台咨询师付出了数以万计的“30分钟”针对有需求的个案形成线下工单开展持续的公益咨询服务他们倾心守护这座青年之城倾听每一个你的心声愿你安心“12355”是共青团开展青少年权益服务的公益短号码,团市委通过12355服务平台为青少年提供“7天×12小时”心理咨询等服务,年均通话量超过3万通。”我的孩子不去上学了有人能帮我劝劝吗。”可否双打,把孩子制服来访者 吕女士咨询师 钟老师钟老师说前阵子接到一位吕女士电话,疫情防控期间,他们夫妻二人与青春期的孩子闹得不可开交

一次30分钟

能做什么?

在12355

33年间

有个一致的答案

那便是

倾听每一个“他”的心声

付出每一份暖心的回应

▲12355热线咨询师值班照片

1989年

深圳团市委为青少年

开通了一条排解烦恼的热线

心理咨询师、律师、社会工作师

为每一个拨打热线的来访者

提供30分钟的公益咨询

30分钟的倾听和陪伴

这33年来

12355平台咨询师付出了

数以万计的“30分钟”

针对有需求的个案形成线下工单

开展持续的公益咨询服务

他们倾心守护这座青年之城

倾听每一个你的心声

愿你安心

“12355”是共青团开展青少年权益服务的公益短号码,团市委通过12355服务平台为青少年提供“7天×12小时”心理咨询等服务,年均通话量超过3万通。同时,团市委也依托各级心理服务平台打造全市青少年心理健康“1+10+N”的资源联动模式,并开展“12355安心行动”助力疫情防控、“校园心灵驿站”建设、“家校社”联动服务体系,打造“12355家长讲堂”公益心理健康知识等品牌服务项目,护航青少年心理健康。

12355热线下设九个键,每个功能键提供不同的咨询服务,欢迎随时拨打。

● 咨询、预约热线:12355(24h)

同时,也可扫描二维码进入小程序

进行在线咨询⬇️

● 个案服务时间:

周一到周日9:00-12:00,

14:00-18:00,19:00-21:00

● 个案服务地点:

青年广场西厅一楼12355室

一通电话的作用不可小看

舒缓情绪、回答困惑

解决矛盾、安抚心灵

今天,一起走近他们的世界

故事里的12355

阿姨,我可以见见你吗?

来访者:黄同学

咨询师:李老师

疫情防控期间的一个晚上,李老师接到了小黄同学的电话。他是一名居家学习的高二学生,在网课期间感到焦虑。为了缓解压力,他上网搜索一些相关的知识,但是却被家里误会为不上进、不自觉。于是,小黄拨通了热线。

李老师在电话中细心聆听,并教小黄同学采用正念减压的方式来舒缓焦虑情绪。电话的最后,小黄同学说:“阿姨,和你聊天是我这段时间最舒服的时候。疫情结束后,我可以来见见你吗?”

李老师:“电话的最后,我听到黄同学的话,瞬间元气满满。我想,不止是我治愈了他,他也带给我力量。”

我的孩子不去上学了

有人能帮我劝劝吗?

来访者:李先生

咨询师:张老师

六月的晚上,张老师接到了李先生的电话,“现在回想起来,对李先生的印象还特别深刻,能感受到一个爸爸的无助,电话那头,你能清晰地感受到他在哽咽,努力控制着情绪。”张老师一边回忆一边说道。

电话中,李先生提到女儿13岁,读初二,暑假的时候跟妈妈回老家,认识了一个女同学,迅速与她成为朋友。自此,女儿坚决不回去读书了,而且还离家出走。好不容易通过警察找到离家出走的女儿,警察帮忙劝解也不行,家里说什么话都不听。李先生说:“想到女儿不去念书了,我有种前途渺茫的感觉,有人能帮我劝劝吗?”

张老师耐心倾听了李先生的诉求,首先为李先生提供情绪疏导,让他的压抑情绪得以宣泄,肯定他作为父亲的不容易。在张老师的安抚下,李先生的情绪慢慢平复。

30分钟的公益咨询结束后,为了更好地了解其家庭实际情况,帮助李先生建立和谐良性的亲子关系,张老师又继续为其开展了七次公益面询。期间,由李先生女儿牵扯出的问题学生多达6人,她们同时被网络陪酒的虚假信息所迷惑,出现了逃学、泡酒吧等行为。

在张老师和社工的帮助下,7名未成年人的家长均与孩子做了深度交流与沟通,亲子关系有了缓和与改善。

“一个来访者,最后搅动了七个问题家庭”,张老师谈起这个电话时,还记忆犹深:“我很高兴自己一直跟进这个来访者,避免了七个家庭遭受动荡。”

我让他怎样怎样做

他就是做不到

来访者:于先生

咨询师:赵老师

1月份,于先生拨通了12355,花了近十分钟表达自己对孩子的不满。起因是于先生夫妻俩为即将参加中考的孩子制定了一份学习计划,但是,孩子却始终不配合,不愿执行。于先生说:“我让他这样做,他就是做不到,实在是太气人了。”

耐心倾听完于先生的问题后,赵老师温和地提问:“听上去,您对初中课程内容还是比较擅长的嘛?”此语一出,于先生陷入了沉默。在交谈中,他坦诚自己的文化水平不高,对中考的内容也是一知半解。赵老师稍作接纳并进一步解释:“您可以尝试将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去做,可以和学校老师沟通帮忙关注孩子的学习情况,同时多听听孩子自己的想法。”

30分钟的沟通结束后,于先生感慨自己收获良多,之前总觉得孩子不理解父母,现在才知道是自己不够理解孩子,并承诺会多听学校老师的建议,多倾听孩子。

赵老师:“其实,在一些中学生家长的子女教育咨询中,我常常听到父母不满意孩子达不到他们的要求。但是,有的时候,父母适当认识自己能力的局限,尊重孩子的判断,相信孩子的行为是有原因的,问题有时候就迎刃而解了。”

可否双打,把孩子制服

来访者:吕女士

咨询师:钟老师

钟老师说前阵子接到一位吕女士电话,疫情防控期间,他们夫妻二人与青春期的孩子闹得不可开交。“课不好好上,明明在上网,非要狡辩说在学习,永远在顶嘴。有时候气急了,拍他一两下,他就敢摔东西。”吕女士头疼不已,大倒苦水,问了这样一个问题:“我们两人上班,很辛苦,真的没时间,想着能不能一起打孩子一顿,把他制服了?”

钟老师听完吕女士的困扰后,先为其做了心理解压和疏导,同时普及了青春期青少年的身心特点,让吕女士意识到孩子在青春期阶段容易冲动,大人需学习用恰当的方式和其相处。并且,钟老师回应了吕女士的问题:“如果父母双打,孩子会感受到家庭都是打击他的力量,万一开始反抗,打了父母,是要让他变成不孝顺父母的孩子吗?”

吕女士在这句反问中开始了反思,也意识到“打成共识”的行为是不可取的,要多去理解孩子,和孩子做良性沟通。

钟老师:“我们要相信孩子的行为是有原因的。要把孩子当作孩子去看待,而不是遇到问题,就要孩子安静、闭嘴、听话。相反,父母要静下来,听一听孩子讲的话,理解他的行为,这样才能真正做好沟通。”

孩子说:“我希望回到小时候。”

来访者:林女士

咨询师:刘老师

去年8月31日,是即将开学的前一天,林女士拨通了热线,她的孩子正要进入四年级,但因曾遭遇校园霸凌,即使学校已经处理,孩子依然不愿意回到校园。林女士带孩子去到医院,被诊断得了抑郁症。

“我不知道如何跟孩子相处,不愿意逼孩子,但是也不能让她就这样休学。”最令林女士痛心的是,她的孩子本来活泼开朗,在学校一直过得很开心,但是在三年级,遭受到了同班同学的针对、言语挑衅,现在变得胆小、安静、容易受惊。林女士担心孩子的情况持续不好转,将来无法适应初中生活。

刘老师首先安抚了林女士焦虑的情绪,引导她分析女儿抑郁的起因、经过、结果,并建议其先不要强迫孩子必须返校,而是要在家多关注女儿的心理健康,以陪伴、倾听为主,多支持、鼓励女儿的积极行为。

为了更好地帮助林女士及其孩子恢复正常良性的生活,刘老师分别开始了面向孩子和父母的公益咨询。咨询中,孩子提出诉求:“我想回到小时候,一年级的时候,大家玩得特别好。”这句话,让刘老师感受到孩子对于良好同伴关系的渴求。刘老师与孩子共情,帮助孩子梳理和同伴建立良好关系的要点,鼓励孩子对自己有信心,相信自己具备与身边人和睦相处的能力。

同时,在针对父母的咨询中,刘老师建议父母多鼓励和肯定孩子、接纳孩子、包容孩子。

在分别开展三次公益面询后,孩子的情况有了明显的好转,表示愿意回到学校,尝试交往新的朋友,家长的焦虑也得到了缓解。

刘老师:“不幸的孩子一生都在治愈童年,幸运的孩子一生都在被童年治愈。孩子的心中美好的角落越多,就越有勇气抵抗风雨的侵袭。”

我又相信爱情了

来访者:路同学

咨询师:姚老师

去年7月,姚老师接到了一个大学生的电话,她正被一个男生追求着,也在考虑是否要开始一段亲密关系。但是近期,她眼中的神仙情侣分手了,她说:“我不再相信爱情了。”

在30分钟的公益咨询中,姚老师耐心倾听了女孩的困惑,从动物性、神性和人性来和她讲爱情三要素:吸引、亲密和责任。同时告诉她,爱情是非常美好的,但也不是这个世界上唯一的事情。

电话的最后,女孩说:“我或许有点明白爱情了。但也想清楚了,先不谈恋爱,做好自己的事情。”

姚老师:“这个案例让我印象深刻,也是颇有成就感。在30分钟的对话中,我安抚了她低落的情绪,也赋予了她一个新的视角去看待亲密关系。我觉得这次的咨询对她的帮助应该是比较大的。”

END

编辑:李漫

核校:小花

▼关注"青春深圳"微信、抖音、快手、B站、视频号

[见圳客户端、深圳新闻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