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湖少年讲党史述团史】专栏第二期:成长路上的那盏灯
2022-03-17 20:10
来源: 青春罗湖
人工智能朗读:

【罗湖少年讲党史述团史】专栏第二期:成长路上的那盏灯

百年团史青春讲述

罗湖少年讲党史述团史

2022年,是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代表大会召开之年,也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为了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庆祝建团100周年,在全区青少年中掀起党史团史学习教育的热潮,厚植红色基因,罗湖团区委、区教育局、区少工委特开展“罗湖少年讲党史述团史”活动,在“青春罗湖”微信公众号、喜马拉雅频道开设“罗湖少年讲党史述团史”专栏,与全区广大团员、少先队员一起重温百年党史团史,弘扬先锋精神、奋斗文化,传承红色基因,勇担青春使命。

本期是“罗湖少年讲党史述团史”第二期

由罗湖区东晓小学四(8)中队的

少先队员樊若溪

为大家分享《成长路上的那盏灯》

快来一起学习吧~

朗读者

樊若溪,罗湖区东晓小学四(8)中队少先队员

点击播放

《成长路上的那盏灯》

延川县梁家河村 图片来源:人民日报

大家好,欢迎收听青春罗湖“罗湖少年讲党史述团史”专栏节目,我是来自罗湖区东晓小学四(8)中队的少先队员樊若溪,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成长路上的那盏灯》。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习近平爷爷曾经提到过现代人才学习中的一个理论,叫“蓄电池理论”。意思是:现代的人才当中,一辈子只充一次电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必须要做一块高效能的蓄电池,不间断地、持续地充电才能够不间断地、持续地释放能量。接下来,由我分享一个关于习近平爷爷少年时期对待学习的一个小故事。

那是在1969年初,梁家何迎来了15名来自北京的知青,村民们热情地帮着这些知青拿行李、抬东西。有个村民发现,自己挑的这个小箱子怎么比别人扛的大箱子还要沉呢?!这北京知青的箱子里装的是不是金银财宝啊!后来人们知道了,箱子里不是金银财宝,却是无价之宝,那是满满一箱子的书!而这箱子的主人正是当年不满16岁的少年习近平。

在梁家河7年插队的艰苦岁月里,这位“吃苦耐劳的好后生”几乎没歇过,掏地、种玉米、割麦子、拉煤等苦的、累的活都干过,更难能可贵的是他白天在山上劳动、晚上坚持在土窑洞里看书学习;窑洞里的跳蚤很多,他就在炕席下撒药粉;窑洞里没有电,他就点亮煤油灯;人们经常发现少年习近平早上的鼻孔里、眼眉上经常被烟熏黑。也正是凭借着他那勤奋学习、坚韧不拔的劲头,1975年少年的他考入了清华大学......十八大以后,习近平爷爷开始了更加繁忙的治国理政,虽然日理万机,但是读书学习的习惯一直没有变,他曾说:“我爱好挺多,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读书已经成为我的一种生活方式。”习爷爷用自己的成长经历不断地启发和鼓舞着我们。

如今,疫情仍在,我们不仅亲眼目睹了祖国人民众志成城、迎难而上的伟大壮举,而且和家人一起、老师一起,自觉配合疫情防控;通过《深港童心 携手抗疫》的主题活动,诠释一座城与另一座城的手足之情,展现出我们广大少年儿童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在“停课不停学”的特殊时期,怎么样找到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来最大程度地提高我们的学习效能呢?习近平爷爷引用了《礼记》当中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希望队员们在居家学习的过程中也能够做到广泛地学习、仔细地询问、谨慎地思考、清楚地分辨、认真地践行。就像习近平爷爷讲的那样:“把学习作为责任、把学习作为生活态度、把学习作为精神追求。”这样,我们壮丽的人生才能够有深厚的学养来保驾护航,在未来的强国征程,期待有你、有我、有我们。

这期广播播报到此结束,感谢您的聆听。欢迎关注“青春罗湖”为我们点赞,下期节目再见 。

指导老师:李红梅

参考资料:1、《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第一季 第八集

2、《习近平讲故事》少年版

传承红色基因,勇担青春使命

如果你觉得本期“播音员”不错的话

记得在文末处为TA点赞哦~

我们下期再见~

信息来源:青春罗湖

编辑:王舒琪 | 校对:邹祁莹 | 审核:岳洋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