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南方日报》刊文 | 打造宝安新名片,提升城区吸引力

《南方日报》刊文 | 打造宝安新名片,提升城区吸引力

分享
人工智能朗读:

1月19日《南方日报》刊发文章《打造宝安新名片提升城区吸引力》文章对宝安区提供精准高效的企业服务与持续优化的营商环境的经验做法进行了阐述全文请看国高企业总量突破了6500家,连续五年居全国区县第二、全省第一;2021年新增“专精特新”企业209家,增量、总量均居全市第一……作为深圳的产业大区,宝安区企业“雁阵”持续壮大,一批又一批创新“种子”在宝安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生力量。近年来,宝安区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深化政务服务改革,完善办事流程、规范审批行为、提高办事效率,切实为企业解忧、助企业发展,拿出真情实意和真金白银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培植沃土、保驾护航。#当好服务人才的“勤务兵”#不久前,宝安区归国留学人员展翅计划正式启动,包括政策解读、创新创业、就业对接、联谊交友、关爱公益等5大方面的23项具体服务,为海归人才送出“大礼包”

1月19日

《南方日报》刊发文章

《打造宝安新名片 提升城区吸引力》

文章对宝安区提供精准高效的企业服务

与持续优化的营商环境的经验做法

进行了阐述

全文请看

国高企业总量突破了6500家,连续五年居全国区县第二、全省第一;2021年新增“专精特新”企业209家,增量、总量均居全市第一……作为深圳的产业大区,宝安区企业“雁阵”持续壮大,一批又一批创新“种子”在宝安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生力量。

春江水暖鸭先知。宝安企业迅速成长的背后,是精准高效的企业服务与持续优化的营商环境。

近年来,宝安区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深化政务服务改革,完善办事流程、规范审批行为、提高办事效率,切实为企业解忧、助企业发展,拿出真情实意和真金白银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培植沃土、保驾护航。2021年,宝安新增商事主体10.5万家,增量、总量均居全市第一;新增上市公司14家、增量全市第一。

日前召开的宝安区委七届二次全会提出,要打造三大专项新名片。厚植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坚持把营商环境作为第一品牌、第一资源、第一竞争力来抓,全力以赴提供最便捷的交通保障、最高效的对接服务、最优质的发展空间,全方位提升宝安的吸引力。

# 做好服务企业的“店小二” #

“无论是经营过程中遇到问题,还是审批过程中遇到麻烦,只需要点开微信小程序,就能随时连线企服专员在线解答,而且诉求处理的全流程阳光透明,办事不用求人,心里都轻松很多。”谈及“宝安亲清政企服务直达平台”的使用感受,西乡街道一家互联网科技公司的负责人赞不绝口。

宝安亲清政企服务直达平台

如今,宝安企业“掌上”即可一键连线企服专员,实现谈问题、提建议、晒业绩、查进度等需求“一对一”解决,专员从分办、落实到反馈的处理流程可见可查,各级领导“零距离”批示督办,形成诉求提出、受理、处置、反馈与评价的服务闭环。

“所有企业诉求全部一网申办,第一时间办理,限时办结,不用找关系、不用求人,时限可预测,结果可预期。”宝安区政数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称,为服务好辖区企业,宝安亲清政企服务直达平台建成政策直达、诉求直达、空间撮合、融资撮合四大功能,完成产业空间、政策扶持、公共住房申请等七大类47项企业诉求事项标准化处理,在知识产权、安全生产等8个领域制定661项合规管理指引。

在线下,宝安还主动上门“送服务”,既精准聚焦企业面临的难点、痛点,也让企业服务更加贴心、更有温度。

据了解,宝安区全面推行企业服务专员制度,成立“11个职能部门+10个街道+234名服务专员”构成的专项服务小组,建立区、街道、园区三级企业服务专员队伍,为每家企业配备2名专属服务专员和1个工作平台,全力当好服务企业的“店小二”,让“有求必应、无事不扰”成为宝安服务企业的标识。

除此之外,宝安区政数局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在宝安区行政服务大厅设置党员先锋岗,开通“容缺受理、特事特办”绿色通道,为遇到紧急特殊情况的企业、群众加急办理业务,解决企业燃眉之急。

一年来,深圳市市场监管局宝安监管局多次深入调研企业发展情况,组织知识产权“专家入企问诊”,提高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增强知识产权保护能力;宝安区科技创新局开展“宝中宝”企业走访调研,借助大数据精准锁定企业融资需求和匹配的金融服务产品,实行重点企业“一对一”跟踪服务机制,真正做到“上门即服务”,目前已有29家企业初步与银行达成意向,意向授信额度达3.74亿元。

# 当好服务人才的“勤务兵” #

不久前,宝安区归国留学人员展翅计划正式启动,包括政策解读、创新创业、就业对接、联谊交友、关爱公益等5大方面的23项具体服务,为海归人才送出“大礼包”。

“人才是第一资源,一个区域的核心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宝安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卫树强表示,全区万余名海归人才为宝安的自主创新与产业升级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当前,宝安区正奋力打造深圳先行示范区标杆城区,比以往更加需要留学归国人员在内的各类人才发挥创新创造活力。

为培育海归人才生根发展、扎根成材所需的土壤空间,宝安区立足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人才需求,支持宝安区深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建设,多次组织开展宝安区深港澳青年宪法、基本法研修班活动,推动青创基地以主题产业带动相关产业集聚。目前已邀请香港珠宝设计师王子琪、区惠琼等港籍回乡青年团队进驻。

着眼于人才发展的问题和难处,一批紧贴人才所需的服务载体相继启用。坐落在宝安人才园,湾区国际人才港集国际人才创新创业服务、猎头服务、招商引资、高新技术合作于一体,是大湾区国际化人才综合服务平台。在湾区国际人才港内,还有宝安国际人才服务站、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海创中心三大平台各司其职、各具特色。

在此基础上,宝安进一步畅通交流渠道,把服务平台“搬”到线上,开通“湾区人才港”公众微信号,设置了“云聘平台”“公共就业服务”“深圳市人才补贴”“宝安区追加资助”“宝安区高层次认定”“线上讲座”等多个板块,建立了宝安人才园相关的微信群,让数百名国际人才在群里沟通信息、表达感受、反映诉求。

为打造“留才”软环境,今年,宝安还重磅推出“宝安人才服务地图”,建设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人才服务点预约功能,打造线上线下服务联动体系。同时,宝安区联合金融机构推出凤凰英才卡,为持卡人才提供园区入驻等创业服务,“人才贷”等金融服务,公共交通及机场、高铁贵宾礼遇等出行服务,倾心倾力当好人才的“勤务兵”,努力把宝安打造成人才向往、竞相成长、追梦圆梦的魅力城区。

# 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 #

对于合伙企业来说,商事登记是企业成立伊始面临的第一个难题。不同于个人、法人等商事主体,合伙企业往往会有多达数十名的合伙人,审批材料的每一次调整、每一处改动,都需要全体合伙人确认后重新签字。

在宝安区行政服务大厅,针对这类企业办事难题的专窗应运而生。据介绍,深圳市市场监管局宝安监管局牵头设立六类百强企业服务专窗,通过一次告知、一次到场、一次办好的“三步走”方式,助力企业快速完成商事登记等业务办理。

营商环境是产业发展的生命线。“以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服务先进制造业发展。”宝安区第七次党代会报告提出,要全力打造办事最简、审批最快、监管最实、服务最优的政务服务体系。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依托电子信息技术,宝安区政数局通过深化“不见面审批”“无感申办”等模式,以及政务服务“免证办”“跨域通办”等路径,切实提升便民利企服务效能,努力为企业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在企业服务和民生服务领域,宝安今年已新增46项“不见面审批”事项、20项“秒批”事项、68项“无感申办”事项,着力让企业群众少填信息、少报材料、少跑现场。截至目前,该局累计推出“不见面审批”579项、“秒批”288项、“无感申办”267项,企业、群众“一码”用证、“免证”办事“电子证照”用证量达14.3万余次,2149个事项实现异地通办。

“这两年,我们既怕没有订单,更怕订单来了却招不到人。”福永街道一家从事零配件生产的企业负责人坦言,对于从事加工制造的企业而言,“用工难”依然是影响企业经营和发展的难题之一。

今年,宝安区人力资源局对全区近300家企业开展用工情况调研,科学构建稳定的用工保障机制,精准长效解决企业招工难题。通过搭建用工平台、开展校园招聘以及加强与劳务输出大省的协作等方式,宝安区人力资源局开发各类就业岗位7.6万个,服务企业2244家次、求职者3.4万人次,引进人才约34662人。

凭借精细精准的企业服务、开放多元的人才体系、对标一流的营商环境,越来越多投资者正用真金白银为宝安的营商环境投下“赞成票”。今年前三季度,宝安区新登记商事主体8万余户,数量居全市各区首位,占全市比重约1/5。截至本月,宝安区商事主体数量超过85万户,总量全市第一。

- END -

更多精彩内容,请持续关注宝安先锋

内容来源:南方日报(胡百卉)

[见圳客户端、深圳新闻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