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中坐” 贷款“送上门” 深圳银行业“贷”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1-12-22 07:11
来源: 深圳特区报

企业“家中坐” 贷款“送上门” 深圳银行业“贷”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人工智能朗读:

读特客户端·深圳新闻网2021年12月22日讯(深圳特区报记者 邹媛)早上出门“扫楼”,晚上加班写方案,一周跑下来能“扫”到100 多户小微企业——这是近一年来两个“90后”的小伙李源和麦润发的工作日常。他们俩在中国银行深圳市分行营业部负责对公业务,是同一批进入银行的工作搭档。从业4年半,他们从自己的工作日程表上深切地感受到了行业的变化:从前“高大上”的银行变得“接地气”了,需要主动上门贴近企业,挖掘企业发展痛点,为企业量身定制金融服务产品。

目前,深圳中小微企业数量超过200万家,它们是经济的“蓄水池”和“稳定器”,也是解决就业的主力军。截至2021年12月20日,深圳“深入社区稳企业保就业”专项行动工作小组在全市11个区、74个街道、667个社区和66个产业园区,共走访企业154525家,有53708家企业获得贷款,金额达1221.42亿元。

53708家企业获得融资“及时雨”

“想都没想过银行贷款能够这么简单,不用去银行提交各种资料,全程上门服务,放款速度还特别快。”刘俊平就是麦润发在日常“扫楼”中发现的客户,他经营的深圳市鑫远航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从事货运代理业务,经营多条欧美航线货物运输业务,此前从未想过去找银行贷款,资金实在困难的时候也只是找亲戚朋友周转一下。在他看来,银行贷款不仅手续复杂,而且像他们这样的小企业不可能贷到款。

刘俊平告诉记者,去年疫情暴发后,国外疫情导致外国生产厂家停摆,国外订单转移至国内,带来航运订单需求大幅上升,叠加国外港口操作低效等因素,航运单柜运输成本急剧上升,“最高峰时期一个集装箱柜从2000美金涨到了2万美金,对我们企业来说,资金压力非常大,一度都不敢再接新的订单。”

正是在这样的关键时刻,企业遇到了银行送出的融资“及时雨”。“短短两周,公司就拿到了557万元的授信额度,一年期利率仅3.85%,还能够随借随还。”刘俊平说,金融支持极大缓解了企业在手订单履约难的困难,有了底气,他们持续在市场获取优质下游工厂订单,进一步做大了企业的营收规模,这让他们在航运高景气度的特殊年份实现了规模、利润的双丰收。

事实上,早在2020年4月,深圳就首创了“深入社区稳企业保就业”专项行动。截至2021年12月20日,深圳银行业共走访企业154525家,已有53708家企业获得贷款,其中,39%的企业获得信用贷款、15%的企业为首贷户。可以说,深入社区走访小微企业,不仅切实服务了量大面广的中小微企业,助其渡过疫情难关、恢复经营增长,到了疫情之后,这也成了深圳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效方式。

银行产品创新做到“能贷、会贷”

“在扫楼过程中,我们发现传统企业获取金融服务信息能力较弱,且银行与企业之间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不少企业认为从国有大行贷款‘难’。”李源告诉记者,实际上,很多企业即使与银行对接了,但由于对金融产品的不了解,他们也不清楚哪些业务环节能够帮助企业获得贷款。这就需要业务经理对行业有深入的认知,去主动挖掘企业的需求。“更为重要的是,在过往业务模式中,业务经理出于风险的考量, 往往会将不够了解的小微企业排除在外。如今,只要是正常经营的小微企业,都可以通过线上的产品模型去申请贷款,减少人工干预,大大提高了‘敢贷’的比例。”

“小微企业想获得银行的‘首贷’,首先需要跟银行建立业务联系。”农行深圳分行普惠金融事业部有关人士介绍,企业可将结算账户、员工工资发放等服务集中到一家银行,结算账户中的经营流水数据也是申请贷款的一个重要参数,此外就是企业的纳税数据。小微企业要想在银行成功贷款,得要让银行能清楚地看到自己的过往,银行才能许给小微企业更多未来。

从数据上看,深圳中小微企业融资状况明显好转。2020年4月,深圳人民银行面向249家企业的调查数据显示,74.3%的企业有融资需求,在有融资需求的企业中,只有30.6%的企业获得过银行贷款;一年后,有融资需求企业占比下降至56.7%,在有融资需求的企业中,获得授信的比例提高至61.2%。

据深圳人民银行分析,数据的“一降一升”,反映了深圳在疫情防控和经济恢复发展后,市场主体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经营状况、现金流有所好转,2020年疫情冲击下急迫的融资需求有所缓解;同时,深圳近30家银行“各显神通”,针对不同行业企业差异化的融资需求,细化产品和服务,包括银税贷、政府采购订单贷、结算贷、小商贷等定制化的金融服务,使得企业的信贷需求和银行信贷产品匹配度进一步提高。此外,深圳多层次资本市场以及多种融资方式,也一定程度地满足了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融资需求。

科技赋能打破“不可能”三角

风险和成本,始终是银行服务小微企业面临的两大难题。科技正在跨越小微企业与金融机构之间的风险鸿沟。

微众银行提出了一个解决方案,力图打破金融领域“低成本、高效率、可靠风控”的不可能三角。这个模式,就叫“全线上”,即依托大数据来做风控,做互联网化的产品设计,利用数字化精准营销,通过金融科技的广泛应用,创造了一种低成本、高效率的企业贷款的全新模式。

“手机点点就能申请到贷款,不仅额度大,放款到账的速度也非常迅速,更不需要跑银行。”深圳市源驰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是一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在新能源领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多项技术专利,其研发团队找到了绿色电池所需的关键材料——海水里的盐,新型纳电池技术(材料)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创始人罗兴怀表示,科创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必然会面临研发“烧钱”的问题。因此,他们选择了微众银行线上化、便捷度高、不用抵质押的微业贷科创贷款。

“在科创领域,我们并没有选择传统银行服务大型科创企业的思路,我们建立了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的数据库,发明专利企业的数据库,用这些数据来精准地识别出科创企业。”微众银行微众企业+部门的相关负责人表示,针对科创企业需求特点,微众设计了线上授信、线下扩额的产品;同时,产品与政府的贴息政策做好了衔接,企业不用再跑来跑去申请,可以直接在手机中点几下就能拿到政府补贴的利息,最低的利率能达到1.7%。

记者了解到,微业贷科创贷款目前已经在全国19个省、100多个地级市开展业务,吸引近10万户科创企业前来申请。截止到2021年二季度,微众银行科创金融已经为超过5万户客户授信710亿元,其中深圳地区授信124亿元,且微众银行科创贷款在深圳1.8万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的服务覆盖率超过35%。

[编辑:郑晓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