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屋延续文脉 古榕留住乡愁
2021-12-01 07:30
来源: 深圳商报

围屋延续文脉 古榕留住乡愁

人工智能朗读:

两株估测树龄214年的榕树已跨过河道长成了一体。

读特客户端·深圳新闻网2021年12月1日讯(深圳商报记者 张妍 刘育銮 谭彪 文/图)水,在客家文化中有着不可替代的特殊地位。千年前,客家人躲避战乱、逐水南迁。

坪山是客家人进入深圳的主要聚居地。客家人喜好聚族而居,建起了围屋。坪山客家围屋数量多、规模大,是深圳文化遗产中重要类别和代表。第三次文物普查数据显示,坪山区有114处不可移动文物,其中102处是客家围屋。

围屋依水而建,以坑梓黄氏宗族为例,他们所拥有的18座客家围屋全部集中在“阿婆叫沥”与“大沥”两条河流域。

水满足了客家族群孕育、生长、兴盛、传承之需,哺育了族人,浇灌了田地,也滋润了古树。

新乔围屋前的田坑水畔,有两株估测树龄214年的榕树已跨过河道“手拉手”长成了一体,也就是传说中的连理枝。

这两株在水一方的古榕树2021年4月刚刚经过加固复壮,是全市首例涉河道古树抢救复壮工作。经过专家“把脉问诊”,古榕树得到了加固,输上了营养液,经过半年多精心“治疗”,重新焕发了勃勃生机。

今年70岁的黄有来是坑梓黄氏宗族的第十二代后人,从小生长在新乔世居的他对这两株古榕树,对这道弯弯的拱桥,对这条田坑水都有着很深的印象。“小时候这条河河水很深,我们可以将木材抛入河中,依靠水力运送至下游。”这条河还养育了黄氏宗族男女老少,大人们在这里洗衣、洗菜,孩子们在这里游泳、抓鱼。这两株“手拉手”的大榕树,正好形成了一个河上的小平台,孩子们从这里跃入水中,别提有多快乐了。

新乔世居(资料图)。

明末,黄氏一世祖朝轩公从梅州迁居惠州府归善县坪山圩(今深圳坪山)高寨子,后又迁江边创业(今马峦街道江岭社区江边村);二世祖居中公于康熙三十年(1691年)携妻和3个孩子振清、振南、振宗由江边迁居坑梓乡,在“老坑洪围”定居;三世祖克承父业,创业数十万,广置田园,几乎富甲一郡,由坑梓迁居新乔,于乾隆十八年(1753年)建成“新乔世居”;四世祖在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建起一座“龙湾世居”;五世祖又建起了“龙田世居”。

在坑梓繁衍生息了300余年的黄氏宗族,鼎盛时人口约占整个坑梓80%。

依水而建的新乔世居见证了坑梓的发展变迁。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围屋也无法满足族人居住需求,黄氏陆续迁出。

这座260余年历史的围屋已被认定为坪山区不可移动文物,是目前深圳保存尚完好的最古老的大型民居,围屋总占地面积约12340.6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9331.21平方米。

现在,新乔围屋披上了“绿网”,2020年11月坪山区开始对其修缮,主要对围屋本体、附属文物进行修缮,以及白蚁防治。

近年来,坪山区始终坚持高质量的文化发展线路,按照“抢救一批、修缮一批、活化一批”的思路,积极探索文化遗产保护的新路径,加快推动政策机制创新,将文化遗产保护与博物馆事业、基层文化服务、文创产业、旅游产业集聚融合,实现文物保护与城区建设相统一的良性发展。

为了做好102处客家围屋文物建筑的保护工作,坪山区聘请了同济大学、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联合制定《深圳市坪山区客家围屋文物建筑修缮导则》,提升了相关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

同时出台《坪山区推进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行动方案》,创新性地提出“文物保护+文化服务/文创空间”模式,实现了文物保护与利用的完美结合,让历史建筑“活”起来,让文化传承有了“根”,让坪山成为“近悦远来”的文化高地。

经过筛选评估,坪山选取了一批产权清晰、位置适宜、条件成熟的文物建筑,按照“一屋一策、分类实施”策略,采取不同的保护利用措施,用作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大万世居、南中学堂、明新学堂、文武帝宫等活化成“坪山城市书房”,盘龙世居经过改造后成为公共文化服务中心,为社区居民提供高品质的图书阅读、美术创作、学术交流文化空间。

历史长河奔涌不息,坪山通过保护古树、活化古建,为深圳人留住乡愁、延续文脉。

[编辑:郑晓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