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寿:打造新材料产业生态 助力产业集群化发展
2021-11-23 07:46
来源: 深圳晚报

陈寿:打造新材料产业生态 助力产业集群化发展

人工智能朗读:

出品:深圳市政协 深圳晚报社

总策划:林洁

策划:乔恒利

监制:尹昌龙 王蕾 叶晓滨

顾问:黄玲

统筹:林航 赵青 陈莉

执行:王硕 成功 郑舒琪

口述时间:2021年11月3日

口述地点:通产丽星新材料工业园

采写撰稿:深圳晚报记者 成功 邱志东

陈寿

福建宁德人,中国科技大学应用化学系理学硕士、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管理学院EMBA、法国尼斯大学DBA,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深圳市第六、七届人大代表,深圳市人大计划预算委委员,深圳市人大环保代表专业小组组长。享深圳市政府特别津贴,获深圳市地方领军人才称号。现任深圳市力合科创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深圳市通产丽星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任国家863计划材料表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塑料加工协会副会长,深圳市新材料行业协会会长。

21世纪是新材料的世纪,深圳新材料产业在良好的发展基础、完善的政策及金融环境支持下,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在国内处于先进地位,所覆盖的细分领域众多且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我认为,在“双区”驱动、“双区”叠加、“双改”示范的重大历史机遇下,深圳必能创造新“深圳速度”,建成世界级新材料创新中心、技术转化中心、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集群。

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全国各地,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的热土,每天都能从报纸广播上得到有关深圳的消息。

“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我出生在福建宁德,1980年参加高考,我的高考化学成绩拿了满分。据了解当时全国仅8人达到这个成绩,从此我也与化学、材料结下了不解之缘。此外,我的数学和物理也是接近满分,刚好应了当时那一句“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响亮口号。

正是出于对数理化的兴趣,我选择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应用化学系。中科大严谨的治学理念、开放的学术氛围给我打下深刻烙印。本科毕业后,我留校继续攻读了3年研究生。在中科大求学的8年时间,我像海绵汲水一样吸收知识,不仅更深层次学习专业东西,还学了机械和计算机等相关知识,这对未来我走入社会打下了很好的理工科基础。

来深圳实践所学实现个人价值

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全国各地,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的热土,每天都能从报纸广播上得到有关深圳的消息。许多流行歌曲、流行文化也是从港澳传到深圳,再传到内地其他城市,深圳也吸引着全国各地的人,大家都想到经济特区闯一闯、看一看。同时,我有不少大学同学毕业后来了深圳,发展得不错。我自己对深圳的未来更是满怀期待,希望自己所学能为经济特区的建设和发展作出贡献的同时实现个人价值。

1988年,我研究生毕业来到深圳石化集团。该集团在1987年6月准备上马一个重大的石油化工项目(简称“876”工程),急需一大批学化工的技术人才,我当时就是奔着这个工程来深圳。

深圳的发展最开始是从罗湖区人民南路、国贸那一片和西部的蛇口开始的,发展面积还比较小。1988年来到深圳的时候,莲花二村那一片都是很偏僻的地方。在我印象中,那时从福田到南山没有水泥路,开车都要一个多小时,碰上下雨天,路面到处都是坑坑洼洼的。

在集团总部习得企业管理经验

出乎意料的是,“876”工程最后由于环保等原因下马了。我当时心里有点小郁闷,本想着奔着大项目、大工程来深圳,没想到最后“黄了”。既来之,则安之,我只好到集团下属与材料有关的公司工作。在接下来的几年中,我先后在集团下属几个单位的不同岗位上历练。

在基层干了几年后,我被调到集团企管部,从事计划调度等工业企业管理工作。当时深圳石化集团是深圳的十大百亿集团之一,不少领导都是从内地大型企业过来的,带来了很多大型国企的管理思想和方法,集团逐渐发展成为了深圳的一个明星企业。

深圳的发展一直备受国家关注,许多中央领导人都会到深圳考察调研,也有不少领导来过深圳石化集团。集团的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在社会上也有一定名气,曾经在北京的人民大会堂举办过现代企业管理成果的发布会。在企管部任职期间,除了见了不少世面,我也学到了很多类似PDCA等现代管理的理念和方法,这对我日后管理企业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当时集团邀请北京理工大学郎志正教授(曾任国务院参事)担任质量顾问,我也跟郎教授比较系统地学习了质量管理的有关理论。

创新是第一生产力,作为土生土长的深圳企业,敢闯敢试的创新精神是与生俱来的基因。

到下属企业“游泳实战”

1996年,集团领导找我谈话:“你在集团做工业管理,下面有好几家工业企业都没干起来,与其纸上谈兵,不如你自己下去实践。”领导指的是一家叫深圳石化丽星丰达塑料有限公司的下属企业,也就是现在深圳市通产丽星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的前身。

石化丽星成立于1984年,早期主要做洗洁精瓶子、油瓶等非常传统的产品,后来引进了日本、瑞士几台先进生产设备,希望能借此转型升级。但出于各种原因,一直没有转型成功,规模也做不大,与两家日企合资后,日方还派了日本技术和质量人员驻厂帮助,也没什么起色。当时,公司每年的营业额徘徊在1800万元左右,虽然没亏损,但一直处于经营规模小、产品落后、客户低端的情况,集团希望能改变现状。

我在石化丽星任职常务副总,主要协作总经理开展内部管理。在新岗位上,集团领导以及公司时任总经理辛宇都对我十分信任,总经理除了市场,其他内部的经营、管理、研发都让我放手去干。

从行业对标找差距成了首要任务。第一次去日本开董事会期间,日方股东专门安排我到日本企业参观考察。上世纪90年代的日本已经实现了工业自动化,股东的一家同行业工厂,偌大的仓库就一个人管理,从仓库到生产车间都是无人化运输。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此次考察参观对我来说触动很大。

怎么才能改变现在生产落后、产品低端、客户低端的情况?在日本学习回来后,我们就开始认真思考变革。这个行业的标杆客户是宝洁、欧莱雅、联合利华、资生堂等国际品牌企业。管理最精细的属日本企业,当时我们邀请了日本宝洁两个技术人员来我们公司考察指导。经过半年多的努力,我们认真学习日本企业先进的管理理念、严谨的工作态度以及对产品和技术精益求精的做法,生产的产品逐渐从低端传统向国际上最高标准转型。

除了向日本优秀企业学习,我们还向欧美的企业进行考察学习,这对我来说又是一次巨大的触动。当时欧洲的同行拥有现代化全自动设备,申请了很多专利,产品也非常高端,这使我们心生羡慕。回来之后,我们马上设立了技术中心,以国际一流企业的标准,在理念、产品和技术上都做了很多创新。随着研发队伍的不断壮大,公司产品创新能力得以加强,公司发生了质的变化。2010年,公司的技术中心获评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有了这个国字号金字“招牌”的加持,公司业务更加红红火火。

企业混改成功并上市

在公司发展的过程中,我们除了完成生产经营上的变革,还在公司改制方面实现了一次重大变革。

2001年前后,深圳石化集团旗下十几家公司包括我们都面临着改制的问题。石化丽星的出路在哪里?这个问题我们一直在思考。当时深圳市政府副市长张思平就国企改制问题来公司调研,认为石化丽星是深圳国有企业中最具创新精神的工业企业之一,提出了一条混改(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新模式。在市政府和国资委的关心指导下,深投控将石化丽星剥离到深圳市通产集团有限公司,通过收购日方股份,在存量基础上引入员工持股和社会资本,公司更名为深圳市通产丽星有限公司,可以说是深圳较早一家混改成功的国有企业。

企业混改之后怎么办?我当时提出上市的可能性。于是,我们从2005年开始就按照上市的标准和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思路去改造公司。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通产集团时任领导李真、陈志升的亲自操刀下,2008年5月18日,我们终于成功上市。公司从一家名不经传的小企业转变为客户优质、产品高质、业态丰富、产业链完整的上市公司,发展成为一家专业从事创意设计、新材料与新产品研发、高端制造、包装物循环利用的国有控股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以及为高端化妆品、食品、保健品提供塑料包装全产业链解决方案的龙头企业。

虽然现在通产丽星的体量和规模都还不是很大,在深圳500强企业中也只排在200多位,但从创新载体、创新能力来看,公司拥有4个国家级创新载体,排在深圳前列。创新是第一生产力,可以说通产丽星的发展变化就是最好的印证,作为土生土长的深圳企业,敢闯敢试的创新精神是我们与生俱来的基因。

打造新材料生态服务体系,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助力行业集群化发展。

牵头成立深圳市新材料行业协会

2009年,国家开始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在深圳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推动下,经过几年的迅速发展,深圳新材料产业已初具规模,拥有大批创新型中小企业,并且覆盖众多领域。深圳担当全国新材料产业发展“领头羊”的角色日渐明显。同时,新材料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对推动深圳自主创新和产业升级、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010年,深圳市政府决定把新材料打造成为深圳市第四大战略新兴产业,让我牵头在深圳召集一些行业优势相关企业和机构成立新材料协会,协助市发改委有针对性地提出推动新材料发展的规划和政策。在市政府相关部门的积极推动下,在诸多新材料企业的大力支持下,2010年高交会前夕深圳市新材料行业协会终于成立了。协会有了第一批88家会员单位,其中新材料行业企业50多家,打造了集产业链、产学研、资本推动为一体的创新型协会。我被选举为首届会长,作为创会会长,我感到这一个莫大的荣誉,也赋予我带领行业继续前进的动力。

加强顶层设计,打造产业生态

协会自成立之初,就秉承着做好政府和企业沟通的桥梁及纽带,搭建“官、产、学、研、资、介、用”创新合作平台,以推动深圳市新材料产业振兴发展为己任的宗旨,积极为企业、政府提供服务,促进整个行业开展工作。

协会成立之初,我们在按照AAAAA行业协会标准开展规范化建设的同时,制定了三步走的发展计划:第一个三年重点打基础。搭建了八大产业服务、六大专业服务,获得国家工信部中小企业服务平台新材料窗口平台的建设资格,并获深圳市技术转移等系列资质。第二个三年拓边界。为了更好地服务细分专业领域,协会先后牵头成立“深圳市电池行业协会”“深圳市石墨烯协会”“深圳市3D打印协会”等十多个协会。并协助其他省市如江苏、重庆等建立新材料协会,带动企业积极扩展发展区域。第三个三年打造服务生态。依托产业千亿龙头企业、发展起来的细分龙头企业、前沿新材料创新的资源优势,加强龙头企业和协会服务平台的联动,打通产业链、创新链、资本链的融合,打造产业集群。深圳先进电池材料集群在国家工信部先进制造业集群决赛优胜名单中获前三。“十四五”期间,协会将积极协助深圳市政府打造新材料细分行业产业集群,积极推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发展。

协会成立以后,还积极协助国家、省、市参与十二五、十三五、十四五、新材料首批次应用保险等新材料规划和政策的制定,协助国家工信部开展各项政策的研讨和宣导,承(协)办各类新材料博览会、工业博览会、纳米展等。协会还承接了深圳市建筑材料、电子信息材料和器件、电池等领域的初中高级职称的评审工作。

协会也通过开展系列服务与活动,积累了大量丰富的经验、数据和资源,培养了一支专业服务队伍,得到了各级政府、相关机构及企业的支持,连续多年获得中国中小企业创新服务奖。被国家工信部领导赞誉为全国办得最好的新材料协会。2013年,协会获得深圳市5A社会组织荣誉,是深圳首个成立3年就获得5A称号的社会组织;此后几年先后获评首批“十大创新型社会组织”“四好商会(市工商联)”等资质和荣誉。

在行业发展中贯彻

绿色和创新发展理念

在目前“3060”双碳目标背景下,作为深圳市人大代表,我积极贯彻绿色和创新发展的理念,在深圳市和龙岗区人大常委会的大力指导和支持下,积极探索人大代表专业履职横向协作新模式,成立了深圳市人大代表绿色产业联系点,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产业体系,推进市人大代表的履职创新、工作创新、制度创新和机制创新。今年,又在“深圳人大代表绿色产业联系点”举行“市人大环保代表专业小组调研基地”揭牌仪式,在全市乃至全国首创探索代表专业小组入驻代表专业联系点的工作模式。加挂“深圳人大干部培训中心教学基地”,搭建了一个有效推动各产业积极参与碳中和、垃圾分类创新推广和交流的重要平台。

据调研,要达到双碳目标,全世界还有一半的技术需要创新和发展,新材料行业首当其冲。我们希望为整个新材料行业的发展创造一些新的气象,包括从标准制定、产业生态的打造以及科技创新。同时帮助深圳企业继续发挥改革开放前沿的引领、示范、辐射、带动作用,不断创新辐射模式,带动周边地区经济、技术、人才发展。

[编辑:刘诗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