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创新,为什么不去深圳?
2021-11-22 22:00
来源: 深圳卫视深视新闻

要创新,为什么不去深圳?

人工智能朗读:

采访手记

BCG波士顿咨询公司是世界领先的商业战略咨询机构,自1963年创建以来,服务了80%以上的世界500强企业和政府组织。2019年,波士顿咨询亚太区数字化中心落地深圳,是目前波士顿咨询全球最大的数字化中心。

波士顿咨询公司董事总经理、全球合伙人郭屹目前执掌深圳办公室。他长期服务于多地政府进行城市发展战略、产业规划、人才引进策略等相关工作,对世界创新城市的发展有着深刻观察。去年,他被聘请为深圳市先行示范区国际组专家。

近日,郭屹在深圳举办的世界创新城市论坛上作主旨演讲,分享他对创新型城市发展路径的分析。活动前,他接受了《大湾区会客厅》专访。

在他眼中,深圳创新发展已经从“跟飞”进入“领飞”阶段。人讲究的是气质,而城市讲究的是氛围。深圳要打造一个真正具有穿透力的、具有前瞻性的大型创新生态系统,建立“企业金字塔”,培养强大内生型的自发创新力,才有可能真正进入全球创新“精英俱乐部”。他期待未来,世界上出现这么一句口号:要创新,为什么不去深圳?

(点击观看专访上期完整版视频)

(点击观看专访下期完整版视频)

以下为对话要点:

01

要创新,为什么不去深圳?

深圳卫视主持人 何嘉琪:在世界范围内,有各具特色的创新型城市和地区,比如美国硅谷、英国伦敦、以色列特拉维夫等,您觉得这些地方的发展路径,有哪些启示是值得深圳借鉴的?

波士顿咨询公司董事总经理、全球合伙人、深圳市先行示范区专家库专家 郭屹:我觉得人讲究的是气质,城市讲究的是氛围。

一个城市的氛围,不是靠一朝一夕、一个公司、一个政策就能做起来的,它靠的是生态体系。靠大中小型企业的配合,包括二、三产业的配合,再包括人才,当我们这些子系统都形成了一个真正具有穿透力的、具有前瞻性的大型生态系统后,深圳的氛围就会出现。

这个过程以深圳速度而言,我觉得可能也得5到10年的时间才能建成。但是当她建成之后,我觉得世界上就会出现一句口号:要创新,为什么不去深圳?

02

深圳需要建立“企业金字塔”

何嘉琪:未来,深圳创新的其他发力点还有什么?

郭屹:还有一个我觉得深圳值得发力的就是怎么样去建立我们的“企业金字塔”。深圳需要更多的华为和迈瑞,但同时也需要更多的20年前和30年前的华为和迈瑞,她需要一个梯队的建设。

何嘉琪:我们常说大企业是“顶天立地”的,您的意思是“铺天盖地”的中小企业更需要我们关注?

郭屹:这句话说得很好。圳要进入全球创新“精英俱乐部”,她就需要有强大的内生力,企业需要一波一波地上来。真正的创新力,某种角度不夸张地说,是来自中小企业。真正的某一个细分技术的突破,一般都是中小企业在孜孜不倦的探索下最后取得的。

我们一直也在讨论,如何将我们的创新型的中型企业留下来,让它们与大企业在一起生活共事,我觉得是一个企业永葆青春的秘笈。我们不能只剩下林立的楼房和林立的大招牌、大公司,需要有中小企业的支撑,这个城市才能持续地发展下去。

03

从“跟飞”到“领飞”

更需要内在自发型的创新

何嘉琪:此前您曾经提到说BCG是通过了经济发展、创新动力、国际影响力、宜居环境、营商环境这几个方面去衡量她的发展。从这五个维度看深圳的话,她有哪些长处和短板?

郭屹:深圳最大的长处就是速度,深圳速度本身带来城市发展的效率、城市整体发展的效能,她是做得又快又好。无论是在效率还是效能方面,深圳不只是中国的典范,可以说是世界的典范。我们的研究工作再往下发现,越来越难给深圳找到一个一眼就觉得这是一个标杆的标杆了,因为深圳自己本身也变成一个标杆。

从“跟飞”进入“领飞”的过程,我觉得这是深圳最大的一个使命,同时也是她最大的一个挑战。要敢于“尝天下先”,敢于去做一些没有明显的标杆,但是又是内在自发型的创新。这种原生型的,特别是由科技转化所带来的、对生产力有实质提升作用的专利和创新,深圳还是要追赶。

这点你可以看一下旧金山、东京、伦敦,比如说我们的扶持资金应该怎么分配到相关的领域,我们应该进一步去激发我们深圳人才的活力,怎么样的机制和体制能够让钱、人、事情更好地结合在一起。我觉得这个方向可以从现在深圳“十四五”规划中看到有非常清晰的落子和布局。

04

“跳出舒适圈”在融合碰撞中创新

近日,深圳举办了世界创新城市论坛,来自英国、德国、日本等国家创新名城市长、知名科技企业和高校负责人、国际组织驻华代表及专家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进行探讨,聚焦城市开放创新、可持续发展等议题,共话创新、共谋合作。郭屹在论坛进行了主旨发言。

他说,世界创新城市论坛汇聚了各国城市、不同领域的创新经验和思路,有助于在融合碰撞中带来创新的火花。

郭屹:我觉得这个平台对于未来整个中国的创新都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就是将各方宾客请进来,在深圳,我们未来的创新之都、创新平台上进行充分的沟通碰撞,甚至可以说PK,我觉得这个是对中国未来的创新方向都有很深远的影响。我一直觉得来的人越多越好,来的人越杂越好。

在复合型的、跨领域的融合冲撞中更容易出来创新点,我们目前在做很多咨询案子也发现了这条。举个例子,很多房地产的科技化更新要看汽车的科技化更新。其实,在一个比较封闭的环境中再去创新的潜力很小了,必须是跳出自己的舒适圈,跳出你的笼子,跟其他的方向进行结合,在融合和碰撞才有可能得到创新。

05

BCG深圳办公室是“创新实验室”

何嘉琪:2019年波士顿咨询公司亚太数字化中心落地深圳,公司全球主席Hans-Paul Burkner先生在接受我们专访时提到,要汇聚全球顶尖人才,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方面做新的探索。这两年,波士顿咨询公司深圳办公室有什么样的进展?

郭屹:经过2年的建设,可以说深圳办公室走出了BCG在全球其他办公室要花5年才能走出的路。我们现在基本上已经达到了100人的团队规模,形成一个中等咨询公司的规模了,而且人才的配比应该说是非常平衡。目前深圳办公室一大特色就是,我们招收了一批具备科技背景和教育专长,同时又具备商业嗅觉和商业理解力的人才。这种复合型人才应该说是我们深圳办公室现在最为看重的人才,也是我们人才队伍的主力。

明年,我们也会看到波士顿咨询公司深圳办公室会承接起BCG现在最新的两个方向,一个叫AI登月计划,就是如何通过人工智能技术与商业进行赋能;第二个就是碳中和,帮助各种企业和政府进行碳中和方面的研究。

何嘉琪:为什么把这些探索放在深圳办公室去做?

郭屹:深圳办公室在BCG内部本身就是一个创新实验室。深圳本身从某种角度来说,承担了中国创新的一个引擎,同时中国目前又是全世界的一个创新的引擎。我现在的工作中很大部分是在学习中国,将中国在创新科技等等方面的很多良好的实践、良好的做法,向其他的国家,不只是发展中国家,包括发达国家去传授,那么中国团队原来是“引进来”,现在更多是“送出去”。

[编辑:谭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