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连续派遣31批医疗队援助赤道几内亚
2021-10-26 10:09
来源: 南方日报

广东连续派遣31批医疗队援助赤道几内亚

人工智能朗读:

编者按

卫生援外工作是我国外交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1963年4月6日,应阿尔及利亚政府请求,我国第一次向发展中国家派出援外医疗队,由此开启了中国卫生援外事业。

广东派遣的援外医疗队是其中一支劲旅。1971年10月26日,一支12名队员组成的中国首批援赤道几内亚医疗队出发前往非洲,拉开了广东派遣援外医疗队的序幕,至今已整整50年。

50年来,在赤道几内亚、冈比亚、加纳等非洲国家,在加勒比地区的多米尼克,在马尔代夫等岛国,一批批由广东派遣的医疗队员牢记党和祖国的重托,全心全意为受援国人民服务,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努力。他们用行动书写了“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援外医疗队精神。

即日起,南方日报推出《卫生援外50年》系列报道,讲述半个世纪以来由广东派遣的这些“白衣外交官”的故事,敬请垂注。

10月25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50周年。鲜为人知的是,在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翌日,一支来自广东的12人医疗队,启程前往赤道几内亚,拉开了广东派遣援外医疗队的序幕。

至今,广东已连续50年向赤道几内亚派出医疗队,共派出31批589人次医疗队员。他们在这片遥远的非洲黑土地上不畏艰险、救死扶伤,铸造了传奇,传播了大爱。

中国驻赤道几内亚大使亓玫评价说,这些来自广东的白衣卫士,谱写了中国和赤道几内亚友谊及卫生健康合作的历史篇章。

抱着牺牲决心

“你去出个远差,下周出发,这几天准备一下。”1971年的秋天,一次平常的部门会议后,广东省人民医院儿科主任留下了刘梅珍。

“新疆还是西藏?”这两个地方,是36岁的儿科医生刘梅珍对“远差”的想象极限。“赤道几内亚,在非洲。”

刘梅珍愣了。赤道几内亚,从未听过的国家。她只知道,非洲是很遥远的地方。

赤道几内亚在非洲中西部,长期被列为世界最不发达国家,医疗条件落后。1971年,我国作出了向刚建交不久的赤道几内亚无偿派遣医疗队的决策。这一光荣任务,交给了广东。

刘梅珍是援助赤道几内亚的首批队员之一。“那时候是不讲条件的。”回家收拾行李,刘梅珍看着4岁和8岁的两个儿子,流下了眼泪。

4天后,刘梅珍就和11名队友出发前往北京培训。队员们分别来自省内12家不同的单位,除了医生,还有翻译和司机。在北京,他们只有两个星期来学习最简单的西班牙语并采买物资。

出国是光荣的。但工作的艰苦超出了队员们的想象。

“不是缺医少药,而是无医无药。”刘梅珍当时在赤道几内亚巴塔地区总医院的儿科工作,病床上通常都只有一张席子。患儿们主要是疟疾与营养不良。工作非常繁忙。白天,刘梅珍的诊室外总是挤满了人,她每天都要看100多个患儿。晚上,也随时有家长带着发烧的孩子来拍门求诊,无论多晚,她都会开门。

1973年12月,第一批医疗队完成使命归国。因接替的队员家中有事,刘梅珍又延期了半年。回来后,小儿子赌气两个星期没理她,丈夫为孩子缝制的裤脚一边长一边短……但刘梅珍觉得,能回来就好:“当时我们都是抱着牺牲的决心去的。”

不忙的时候,第四批援赤道几内亚医疗队员、广东省人民医院儿科医生李渝芬就坐在驻地附近的礁石上看大海,“大西洋上没有一艘船,也没有一个人”,强烈的孤独感令她窒息。回国后,她很长一段时间都没再去过海边。

全力以赴救治

新冠肺炎疫情在当地发生之时,派遣医疗队也未中断。今年1月12日,中国第31批援赤道几内亚医疗队接过“接力棒”,逆行出征。

“一些援外岗位有好几个人报名,竞争激烈。”队长陈光卫说,队伍里“80”后是援外的主力,如今的年轻人更加积极主动地投身于医疗援外事业中。

50年来,面对风险挑战,中国医生始终勇往直前。

面对疫情,赤道几内亚核酸检测能力不足、医院没有预检分诊能力,每个患者都可能是感染者,医院几乎处处都是“高风险区”。第31批援赤道几内亚医疗队员出诊时,都采取二级以上防护。

在当地,艾滋病、肺结核、梅毒等传染病很常见。第20批援赤道几内亚医疗队到赤道几内亚巴塔地区总医院的第7天,一位合并艾滋感染的卵巢肿瘤患者需马上手术,但本地医生却借着各种理由陆续离开。

中国医疗队员、中山市博爱医院妇产科医生林霞没有闪躲。晚上,医院停电了,缺乏照明。手术台上,林霞深呼吸调整心态,不断告诫自己小心再小心,最终顺利地完成手术。

50年来,为了病人利益,中国医生总是全力以赴。

2018年2月,一个96岁的男性患者找到了广东第29批援赤道几内亚医疗队队员黄荣柏,希望由他主刀手术。但手术风险太大,患者还是当地知名的寿星,一旦失败,黄荣柏的名声将大大受损。

“医生不能因为爱惜名声、害怕失败而拒绝病人的请求。”经过周密准备,黄荣柏两小时就顺利完成了手术,患者出血仅50毫升,很快康复。

50年来,开展传帮带教,中国医生一直毫无保留。

赤道几内亚人习惯用头顶着物品出行,颈椎病在当地很常见。中国第31批援赤道几内亚医疗队员、中山市中医院骨科医生张振山运用“棍点理筋正骨疗法”,用一根木棍为当地老人埃瓦娜治疗脖子疼痛,10多分钟就立竿见影。一下子就有7个“非洲徒弟”登门求教。

刻下中国印记

50年来的大爱坚守,广东医生们在这个跨越了半个地球的异国他乡,刻下了深深的中国印记。

“我小时候就知道我们国家一直有中国医生来援助,一批又一批。”57岁的赤道几内亚医生圣地亚哥说。年轻时,他在中国医生的感召下,学习了中文,并于1984年到中国学医。毕业后,他来到中国医疗队驻扎的马拉博医院工作。

50年来,中国医生成为当地人生活中的一部分。医疗队员们走在街上,总会有当地人笑着向他们挥手:“中国医生,你好!”

50年来,有的中国医生,将自己的生命永远地留在了这里。1978年3月,第6批援赤道几内亚医疗队员何贤杰,在援外工作期间因病不幸逝世,长眠在非洲热土。赤道几内亚政府为他举行了隆重的安葬仪式,时任执政总统马西埃夫妇亲自为墓地培土。

50年来,援外医疗队带来的改变,也已生根发芽。中国医生带来的消毒理念,让当地手术感染率大幅降低;当地护士从找不到血管,到顺畅地打针、发药;当地患者的感谢,也从西班牙语变成了简单而清晰的中文——“谢谢!”

中国医疗队先后有304人荣获赤道几内亚最高荣誉“国家独立勋章”,累计10批医疗队全体队员同获殊荣。

不久前,赤道几内亚总统奥比昂向广东发来贺词视频——

“1971年以来,中国医疗队在长期工作中以奉献精神,在工作中舍己为人、忠于职守,帮助赤道几内亚改善国家卫生体系,拯救民众生命,增强国民健康。我们深深铭记,并对中国医疗队表示衷心感谢。”

如今,中赤几友谊故事还在继续谱写。浩瀚的大西洋东侧,几内亚湾的礁石上,浪花拍岸,涛声不绝。

南方日报记者朱晓枫李秀婷

[编辑:孙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