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在“生态文明论坛”介绍生态建设情况
2021-10-15 12:08
来源: 深圳特区报信息提供
人工智能朗读:

深圳在“生态文明论坛”介绍生态建设情况

10月14日上午,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生态文明论坛”开幕,深圳市副市长张华在开幕式上作主旨报告。张华表示,深圳将加快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典范,努力为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

张华介绍,深圳是一座国际化创新型城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成为中国的一面旗帜。深圳也是一座绿色之城、生态之城,山河湖海交相辉映,是“国家森林城市”、中国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和全国首个副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此次大会上,大鹏新区又获评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为深圳绿色发展增添了新的光彩。

深圳生态环境“质量高”,有自然保护地25个、城市公园1206个,森林覆盖率约为40%,环境空气质量在全国特大以上城市中排名第一,良好的生态环境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动物“安家”深圳,时隔10年欧亚水獭再度现身深圳湾。

深圳生物多样性保护“基础好”,率先开展城市陆域生态调查评估,发布国内首份城市生物多样性白皮书。拥有国家级苏铁、蕨类和兰花等3个种质资源保护中心,以及世界上最大的综合基因库。

深圳野生动植物“种类多”,有野生维管植物2086种、本土陆域野生脊椎动物585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物种109种。中国约1/4的野生鸟类在深圳均有记录。

张华表示,10月12日习近平主席在COP15领导人峰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深圳将以本届大会召开为契机,加快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典范,努力为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

深圳加快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典范

深圳奋力书写“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新时代答卷。

10月11日-15日,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在昆明举行,深圳代表团参加此次盛会。

10月11日-15日,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COP15)在云南昆明举行,深圳代表团参加此次盛会。10月14日上午,COP15“生态文明论坛”开幕,深圳市副市长张华在开幕式上作主旨报告,分享深圳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与探索。

张华说,深圳地处中国南海之滨,陆域面积1997平方公里,海域面积1145平方公里,海岸线260公里。2020年10月1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深圳是改革开放后党和人民一手缔造的崭新城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一张白纸上的精彩演绎”。

深圳是一座创新之城,也是一座绿色之城、生态之城

张华介绍,深圳是一座国际化创新型城市,作为中国改革开放最早、影响最大、建设最好的经济特区,深圳常住人口1756万,2020年经济总量达2.77万亿元、居亚洲前五位,集聚了华为、腾讯、大疆、比亚迪等一批创新型领军企业,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连续17年稳居全国首位,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成为中国的一面旗帜。

深圳也是一座绿色之城、生态之城,山河湖海交相辉映,是“国家森林城市”、中国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和全国首个副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今天大鹏新区又获评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为深圳绿色发展增添了新的光彩。

深圳生态环境“质量高”,全市有自然保护地25个、城市公园1206个,森林覆盖率约为40%,环境空气质量在全国特大以上城市中排名第一,良好的生态环境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动物“安家”深圳,时隔十年欧亚水獭再度现身深圳湾。

深圳生物多样性保护“基础好”,率先开展城市陆域生态调查评估,发布国内首份城市生物多样性白皮书。拥有国家级苏铁、蕨类和兰花3个种质资源保护中心,和世界上最大的综合基因库。

深圳野生动植物“种类多”,有野生维管植物2086种、本土陆域野生脊椎动物585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物种109种。中国约1/4的野生鸟类在深圳均有记录。深圳湾是全球候鸟“东亚——澳大利西亚”迁徙通道中的重要“中转站”,每年有5万余只候鸟来此休憩,万鸟齐飞的场面非常壮观。

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实现生物多样性的高水平保护

“以上都是深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动写照,深圳面积不大、人口众多,为什么却能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实现生物多样性的高水平保护?”张华表示,这是深圳认真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率先探索可持续发展道路的结果,实现了发展向前、生活向上、生态向好。主要有如下经验做法:

一是突出规划引领,构建生态安全格局。深圳始终坚持生态优先,在全国率先划定基本生态控制线,将城市近一半土地保护起来。2020年又将24%的陆域面积纳入自然保护地和生态保护红线,超额完成17%的爱知目标。建立“多中心、组团式、生态型”城市发展骨架,形成“四带,八片,多廊”的生态空间总体格局,大力推进森林入城、碧水串城和耕地融城,修复深圳境内的古驿道,为野生动物的迁徙和野生植物的传播提供生态廊道,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深圳在全国率先开展“生态文明建设考核”,获评环境保护“绿坐标”制度创新奖,被新华社誉为生态文明“第一考”。

二是突出系统治理,让城市环境更加美丽。坚持顶层统筹,科学谋划,与“治城”深度融合,广泛凝聚政府、市场、社会等多方力量,形成全民治水、管水的良好格局。“十三五”以来治水提质累计投入超过1500亿元,坚持“巴掌大的黑臭水体都不能有”,2019年年底在全国率先实现全市域消除黑臭水体。大力实施“深圳蓝”可持续计划,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97%,PM2.5年均浓度降至19微克/立方米。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加快建设“无废城市”,生活垃圾已实现全量焚烧。

三是突出绿色发展,跑出经济转型升级“加速度”。着力构建低排放、低消耗的现代产业体系,去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超过1万亿元、占GDP比重达37%,单位GDP能耗、水耗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3和1/9,处于国际先进水平。深圳正以先行示范的标准落实碳达峰、碳中和战略,持续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和用地结构调整,努力促进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

四是突出共建共享,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新风尚”。建立中国首家自然学校,现有自然学校20所、环保组织141个、注册环保志愿者3.3万人,形成了全民参与生态保护的良好氛围。大力发展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等,公交车、出租车全部升级为纯电动汽车,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超过46万辆,绿色建筑总面积超1亿平方米。先后举办国际植物学大会、国际雪豹保护大会等活动,积极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国际合作。

张华表示,10月12日习近平主席在COP15领导人峰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保护生物多样性有助于维护地球家园,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深圳将以本届大会召开为契机,加快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典范,努力为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

深圳作为快速城市化地区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实践与探索

10月14日,COP15大会“生态文明论坛”开幕,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局长李水生在“生态文明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主流化”主题论坛上作交流发言。

“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对于全球生物多样性维持与保护至关重要。过去40年,深圳快速实现了高度城市化,在创造经济发展奇迹的同时,始终保持着良好的生态环境质量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李水生介绍说,深圳拥有全国唯一处在城市腹地、面积最小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广东内伶仃岛-福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它所在的深圳湾红树林湿地系统是全球重要候鸟迁徙路线——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飞路线的越冬地和“中转站”,每年有约5万只候鸟来此休憩,是全球濒危鸟类黑脸琵鹭的第三大栖息地。为此,深圳修建了全国首个专门用于保护鸟类的道路交通噪声隔音屏,开展了深圳湾红树林生态修复,实施深圳湾全时段禁渔。尽管深圳面积不足2000平方公里,但全市鸟类种类总数约占全国的1/4,为全国乃至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贡献着“深圳力量”。

不断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李水生指出,深圳市始终坚持“生态立市”战略,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实施绿色发展和高质量发展,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在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引领下,不断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具体措施如下:

一是坚守底线筑牢生态安全格局。率先于2005年将近一半的土地划入基本生态控制线,率先在国内通过政府规章明确保护的城市生态控制界限。坚持“应划尽划、能留则留”,将24%的面积划入生态保护红线,覆盖了全部生物多样性热点区域,严守城市生态安全底线。构建城市“四带八片多廊”生态空间格局,打造“公园里的城市”,基本实现市民出门500米可达社区公园,2公里可达城市公园,5公里可达自然公园,形成“自然引入城市、城市回归自然”的城市空间布局。

二是持续推进生物多样性主流化进程。制定《深圳经济特区生态环境保护条例》,设置“生物多样性保护”专章。发布史上最强“禁野令”《深圳经济特区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动物条例》,有力打击非法猎捕。发布国内首份城市生物多样性白皮书,正在制定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

三是科学实施城市精细化保护与管理。系统开展全市陆域生态调查评估和野生动植物调查,全面摸清生态家底。科学制定生态保护管理对策,探索推进生态保护管理精细化。比如,借助亚米级(0.8米)遥感影像,每年两次对全市25个自然保护地的人类活动进行监测,实现自然保护地有效监管。针对调查中发现的“路杀”现象,于2019年建成“大鹏新区排牙山-七娘山节点生态廊道”,成为全省第一条以野生动物为保护对象的生态廊道,为野生动物提供迁徙通道。

四是逐步完善物种就地迁地保护体系。2004年建立梅林水库仙湖苏铁自然保护小区,对野生仙湖苏铁实施抢救性保护;2010年建立我国唯一的古银叶树湿地园,保护世上迄今发现最完整、树龄最大的天然银叶树群落。依托科研机构建立迁地保护体系,2012年对首批500株人工繁育的紫纹兜兰种苗实施野外放归,标志我国野生兰科植物保护发展进入新阶段。

多措并举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落实

李水生介绍,深圳一直致力于生态文明制度的创新探索,在政策激励、资金奖励、公众引导等方面强化鼓励机制,多措并举,推动维护生物多样性等生态保护工作落实。

一是政策激励。深圳自2007年起实施并不断升级完善“生态文明建设考核”制度,将生态资源保护、生态修复工作、国土开发、资源节约等指标作为对各区、市直部门和重点企业的考核指标,考核结果作为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和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以此作为“绿色指挥棒”,引导各级领导干部树立绿色生态政绩观,有效推动各部门齐抓共管,共同提升生态环质量。

二是资金奖励。大鹏半岛是深圳东部的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为补偿大鹏半岛原村民为生态保护所做的贡献,深圳市连续14年对大鹏半岛实施生态保护专项资金补助,累计发放资金20.6亿元,惠及大鹏半岛原村民1.6万人。村民获益的同时,更加积极地履行生态环境保护的责任和义务,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及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实现了生态保护与民生改善“双赢”。

三是鼓励公众参与。建立生态保护文化培育机制,成立中国首家自然学校,目前共有自然学校20所、自然教育中心27个、注册环保组织141个、注册环保志愿者3.3万人,全民参与生态保护氛围浓厚。将环境教育基地、自然学校和环保设施开放单位纳入生态环境专项资金扶持范围,最高给予30万元的一次性补贴和10万元的活动补贴,支持开展环保志愿教师队伍建设和公众环境教育活动。探索社会参与生态管理新模式,以福田红树林生态公园为试点开创国内市政公园公益组织托管先河,建成全国首个由政府交给社会组织托管的市政公园。

李水生强调,在深圳生态文明建设机制创新方面,深圳率先建立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制度,探索实施GEP和GDP“双核算、双提升”,目前深圳市已经完成2020年GEP核算工作,GEP核算结果即将发布。

李水生表示,新时期,深圳被赋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和“率先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典范”的新使命。接下来将继续深入挖掘城市在高强度、高速度发展中平衡自然生态保护的有效途径,努力为全球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贡献深圳智慧。

从敢闯敢试到先行示范的深圳实践

10月14日,COP15大会“生态文明论坛”开幕,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周海丽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主题论坛上作交流发言。“一直以来,深圳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是目前为止唯一获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的副省级城市,下辖的南山区和大鹏新区也分别于2019年和今年获得‘两山’实践创新基地称号。”周海丽表示,通过积极探索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的高水平保护,交出了一份亮丽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深圳答卷。

周海丽介绍说,深圳市在“两山”转化的具体实践上,主要有如下经验作法:

一是加大环境保护力度,绿水青山成为深圳最美底色。深圳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打好生态环境保护攻坚战。坚定不移推进“深圳蓝”可持续行动,2020年PM2.5年均浓度降至19微克/立方米,环境空气质量在全国特大超大城市中排名第一;举全市之力铁腕推进水污染治理攻坚战,创新实施“大兵团作战、全流域治理”新模式,全市黑臭水体全面消除,茅洲河、深圳河水质达到近30年来最好水平。推进生态系统修复,开展深圳湾红树林湿地生态修复工程,成为全国生态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与实践十大案例之一。自2010年起深圳连续10年的生态环境状况级别为优或良,全市生态环境质量维持在健康水平,森林覆盖率长期稳定在40%左右,碧水蓝天、绿水青山成为深圳最靓丽的一抹“底色”。

二是深化机制体制创新,进一步拓宽“两山”转化通道。近年来,深圳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不断完善,生态治理能力显著增强,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进一步打通了全市“两山”转化通道。在全国率先开展领导干部生态文明建设考核和任期生态审计试点,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绿色政绩观”。率先实施基本生态控制线制度,将全市近一半的土地纳入基本生态控制线,通过占补平衡,守住生态保护底线。率先在城市尺度开展陆域生态调查评估,率先建立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1+3”核算制度体系,成为深圳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新的“指挥棒”。率先试点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落实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以市场化、法治化途径解决环境污染损害赔偿问题。

三是突出因地制宜,多途径打造“两山”转化的“深圳样本”。深圳立足实际、依托各区不同的禀赋,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两山”转化经验。其中,南山区是产业高度聚集城市中心区,已连续六年GDP全省第一、全国第三。在高速发展的同时,南山成功探索出高度发达城区绿水青山转化的路径。南山坚持把改善环境质量作为提升全区竞争力的重要内容,通过建设现代化宜居宜业城市,以优质的生态环境产品吸引高端企业、高端人才入驻,从而发展“金山银山”,并进一步反哺“绿水青山”。南山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是全国面积最小单产最高的高新园区,汇集了腾讯、阿里、大疆等知名科创企业,成为全国高新产业的典范代表。位于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旁边的大沙河,经过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打造出媲美塞纳河的大沙河生态景观长廊,形成最靓丽的城市“项链”,已成为市民休闲健身的重要场所。

周海丽指出,大鹏新区与南山区有所不同,山海资源是其最大特色,海岸线长128公里,森林覆盖率达到77.5%,生态环境状况指数全省“六连冠”。多年来,大鹏以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为统领,探索出一条由优良山海资源向优质生态产业转化的路径。依托良好的本底资源,围绕文化产业、生命健康产业等特色生态产业链,打造玫瑰海岸、坝光国际生物谷等典型案例,实现高水平、高质量的“两山”转化。为探索生态产品价值转化的最优路径,大鹏新区在率先创新构建了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模式(EOD),发布EOD模式项目管理规定,明确评估技术要求,以金沙湾国际乐园项目为试点,统筹山林、沙滩和海域资源开发,确保项目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增长。

周海丽表示,未来,深圳将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走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质量保护深度融合的绿色发展路径,不断创新“两山”转化的制度实践和行动实践,率先打造美丽中国典范。

大鹏新区获评全国“两山”实践创新基地

10月14日,《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生态文明论坛”在昆明开幕。开幕式上举行了第五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表彰授牌仪式,深圳大鹏新区获授“两山”实践创新基地称号。

如何让“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党的十八大以来,大鹏新区在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道路上,以GEP增值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指挥棒,以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破解“保护与发展”的难题,在持续提升生态环境质量的基础上,努力将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生态产业优势,以生动的实践和丰硕的成果走出了一条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大鹏道路”。

回顾大鹏新区践行“两山”理论的发展历程,新区在探索“两山”转化的实践中经历了三个不同层次的递进阶段。第一阶段,新区坚持“保护优先”,以绿水青山增值替代GDP成为衡量新区发展成效的重要标尺,通过建立科学的考核制度和保护制度体系,全面实施保护、修复、治理、监管等措施,不断刷新生态环境各项指标历史记录,实现大鹏半岛“天更蓝、水更绿、山更青”,为“两山”转化奠定坚实基础。

第二阶段,率先开展“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研究,努力探索以生态要素为引导的生态产业发展模式,通过附加生态价值以生态要素赋能“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将阳光、沙滩、碧海、森林、负氧离子等生态资源作为生产核心要素,成功打造涵盖酒店、餐饮、会展、文体娱乐业态的滨海度假休闲旅游产业链和涵盖林下经济、生态康养、生命健康、生态科普业态的森林生态康养产业链,实现海陆生态产品价值转化。2015-2020年,前来大鹏新区旅游、度假、康养人数累计超6000万人次,旅游收入累计突破300亿元。

第三阶段,全面应用“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研究成果,编制实施《海洋碳汇核算指南》,赋能新区产业生态发展、绿色发展,推动生态优势全面转化为生态产业优势。同时,创新EOD模式,以项目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增长为标准,优化“两山”转化模式,让“绿水青山”成为绿色发展的永续动力。2020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40.35亿元。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为190.22亿元,绿色低碳产业增加值为164.47亿元,新材料、新技术、生物医药等生态产业增加值为24.78亿元。

目前,新区正创新推进EOD模式,不断优化“两山”转化路径,形成以项目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增长的创新性EOD发展模式,构建经济发达地区、生态保护区域“两山”转化的“大鹏路径”和“大鹏样本”。

[编辑:刘诗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