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实验室建成10家覆盖16个地市 创新“试验田”迎来产业转化“丰收季”
2021-10-15 08:55
来源: 南方日报

省实验室建成10家覆盖16个地市 创新“试验田”迎来产业转化“丰收季”

人工智能朗读:

9月25日,在广州荔湾,广州实验室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国家呼吸医学中心临床基地正式落成,这意味着广东医疗卫生和科技创新又添重器。

“努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把创新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时对实现科技自立自强作出重要指示、寄予殷切期望。

党的十九大以来,以广州实验室、鹏城实验室为代表,广东持续推进实验室体系优化建设。自2017年底起,省委、省政府率先启动三批共10家省实验室建设,全省共16个地级市参与建设,功能与区域布局不断完善。

面向科学前沿与基础研究、聚焦战略急需与产业支撑,四年来,省实验室体系逐渐成为广东科技创新的“发动机”“试验田”,播下科研项目的“种子”,结出产业转化的“果实”。

“选对人,给足钱,放手干”

此前,由于缺乏国家级重大科研平台和高水平大学的支撑,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一直是广东发展的短板。

如何解决原始创新薄弱的“痛”?从2017年底起,广东瞄准新一轮创新驱动发展需要,提出按照“成熟一个,启动一个”的原则,分批启动建设省实验室,意在打造国家实验室“预备队”“种子队”,首批4家实验室纳入。

这在当时开了风气之先。省级实验室不同于现有高校、传统科研院所的运作模式,是一种全新的科研组织,省里为此创造性开展制度设计。

“省实验室是带有探索体制机制创新基因而诞生的,在人事、财务、薪酬、科研组织等方面都赋予自主权。”省科技厅实验室处相关负责人说,这集中体现在管理上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主任负责制,“科学家治理,让实验室具有科研立项自主权,确保能快速部署科研任务”。

虽然挂名省实验室,但不意味着省里“大包大揽”。省实验室自建设之初就采取省市共建模式,由承建地市政府作建设主体,在基础建设、资金支持和配套政策等方面给予支持。

比如在资金投入上,建立省市共同投入机制,对珠三角地区省实验室采用考核后奖补方式,省财政按不高于省市1:2比例给予奖补;对粤东粤西粤北地区省实验室,省财政按照省市2:1比例给予同步支持。

“选对人,给足钱,放手干。”琶洲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徐宗本解释选择广州的原因。

面向当地所求的战略急需、支撑产业,则是各家实验室设立的初衷。在首批建设的4家实验室中,深圳鹏城实验室聚焦通信与人工智能、广州生物岛实验室聚焦再生医学与健康、佛山季华实验室专攻先进制造、东莞松山湖材料实验室深耕材料科学,都是当地的优势支柱产业,意在解决产业发展中的共性技术难题。

结合各地产业的实际特点,在随后启动建设的省实验室中,还采取“核心+网络”或“主体+分中心”的模式组建,即由一个单位承建核心实验室,并在多个地市设立分中心,扩大科研成果在各地的转移转化。

以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为例,其核心实验室由广州承建,并在深圳、茂名、肇庆、云浮、河源设立分中心;先进能源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由惠州承建核心实验室,在阳江、佛山、云浮、汕尾设立分中心;化学与精细化工广东省实验室由汕头承建主体实验室,潮州、揭阳设立分中心,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科研成果的协同分享。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在省实验室启动建设之初,面临的一大问题是,作为新生的科研机构,如何在短时间内找到学科建设带头人,拉起一支有实力的科研团队?

对此,10家实验室各有招数,但共通的是不拘一格引才用才。

有的采取固定与流动相结合,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在潮州,韩江实验室柔性引进一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及两位外国院士,为当地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指导。湛江湾实验室与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少军签署协议,揭牌成立“海水鱼类遗传育种研究刘少军院士工作室”。

在珠三角,这种灵活的用人模式使得省实验室成为粤港澳三地人才开展协同创新的重要平台。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与香港科技大学等境内外多个知名高校及科研机构建立“双聘”用人机制,引进一批高层次人才;生物岛省实验室与香港中文大学合作共建高等研究院、与香港大学共建心脏研究中心、发育与癌症中心;深圳湾实验室与香港科大、香港大学等通过“实习生+联培生”等模式,累计培养学生164人,成功入职119人。

季华实验室的法门是“以才引才”。在成功引进佛山首位全职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叶恒强后,依靠院士的影响带动,实验室很快又与多位杰青、中科院百人等高层次人才达成全职引进意向。

这家实验室还专门设立青年创新基金,将之作为招揽人才的法宝。实验室综合管理处处长谢文韬介绍,基金每年出资1500万元,鼓励博士、硕士在原来课题基础上继续深化研究。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之下,引才聚才“虹吸效应”逐步显现:鹏城实验室高文院士、松山湖材料实验室汪卫华院士、琶洲实验室徐宗本院士、深圳湾实验室詹启敏院士……一大批院士专家团队集聚在省实验室。

截至2020年底,采取固定与流动相结合方式,省实验室聘用人员近万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人员、硕士以上学历人员超八成。

集智攻关大显身手

今年4月,由季华实验室研制的佛山一号搭乘长征六号运载火箭升空,从此太空中多了一颗“佛山星”。“在距离地面500公里的高空,佛山一号能清楚‘看’到地面上的一棵树、一辆汽车。”研究团队带头人任建岳介绍说。

虽然启动建设只有4年,但省实验室已经显现出集中攻关的优势,在各自领域产出一批前沿科技成果。

由鹏城实验室研发的超级计算机“鹏城云脑II”,被称为深圳“聪明大脑”,计算能力连破世界记录,2020年位居全球高性能计算领域权威榜单之一IO500总榜榜首,问鼎世界冠军。

在去年公布的2019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中,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主任汪卫华院士团队的研究成果——“基于材料基因工程研制出高温块体金属玻璃”入选。这项成果将帮助非晶合金这种新一代工程材料在未来得到更广泛应用,助力解决相关“卡脖子”问题。

省实验室在新冠肺炎疫情应急科研攻关中也大显身手。由生物岛实验室研发的新冠肺炎AI筛查和辅助诊断系统,在广东、湖北多个抗击新冠肺炎“战场”投入使用。

在省实验室牵引带动下,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也向广东集聚。

“包括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加速器驱动嬗变研究装置等,省实验室与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同步推进,有机融合。”省科技厅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省实验室已经成为“卡脖子”技术和应急项目攻关的先锋,推动广东建成运行和在建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有9个,数量居全国第二。

凭借研发优势和技术积累,省实验室通过与当地产业界开展产学研合作,提供公共技术服务。

借助东莞科研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平台,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与越来越多的莞企建立联系。“我们将实验室的高精尖设备挂在平台上,东莞企业就像逛超市的客人,在付费前提下向我们提出使用申请,这样实验室科研力量就惠及全市科技企业。”实验室公共技术平台研究员胡伟说。

这家实验室还率先提出“创新样板工厂”概念。“名义上是工厂,本质上仍是实验室,是将有一定科研基础和初步成果、距产业化仅一步之遥的项目、团队引入实验室,打通成果转化和创业的最后一公里。”实验室综合事务管理部部长王玉文说,目前已孵化成立产业化公司25家。

在深圳,深圳湾实验室创立坪山生物医药研发转化中心,已建立10余个药物研发管线,为生物医药成果转化提供技术支撑;在广州,生物岛实验室与广州开发区基金合作发起规模为2亿元的成果转化基金,签约技术成果转化合同收入7000多万元;在湛江,湛江湾实验室提供虾种苗培育技术支持,打造养殖工艺试验船,使当地远海养殖产业新增利器……无论是为当地产业提供科研支撑,还是将研究成果孵化为科技企业、转化在生产车间,省实验室正加速成为各地产业升级的新引擎。

南方日报记者 卞德龙 统筹 骆骁骅

[编辑:柳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