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嘱托·建设粤港澳大湾区 | 强化“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主引擎作用
2021-10-14 09:09
来源: 深圳特区报

践行嘱托·建设粤港澳大湾区 | 强化“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主引擎作用

人工智能朗读:

殷殷嘱托

“积极作为深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深圳是大湾区建设的重要引擎。”

深圳实践

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基本方针,担当好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引擎,体现“大的样子”、展现“强的水平”,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向纵深发展。

强化“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主引擎作用

2022年前深圳都市圈开工建设城际铁路将达10个

宝安中心区毗邻前海,宝安以“等不得慢不得”的思维谋发展,快速与前海接轨相融。目前,前海与新前海宝安中心片区城市脉络已浑然一体。深圳特区报记者刘钢通讯员童艳龙摄

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是广东破解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重大战略部署。一年来,广深两地市委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深汕铁路正式开工,深圳与汕头签署深度协作框架协议……深圳自觉主动地将自身发展放在全国全省发展大局中,强化“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主引擎作用,更好发挥辐射带动作用。

做优做强“核”引擎,深圳携手广州“双城联动、比翼双飞”。去年10月,广州、深圳相关部门签署了科技创新、智能装备产业、基础设施等7项合作协议,两地联动发展进入新阶段。今年3月,2021年春季学期广深两地市委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30名广州学员和90名深圳学员一道学习交流、互促互进,成为两地更紧密互动的一个缩影。事实上,从去年12月起,广深两市组织部门、民政部门、贸促系统、气象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部门陆续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双子城”联动发展效应、辐射带动作用显著增强。

高标准规划“深圳都市圈”,深圳携手东莞、惠州、河源、汕尾,谋划布局中心引领、轴带支撑、圈层联动的发展格局,强化先行示范区引领带动作用。交通是都市圈发展的“主动脉”。今年4月,深圳都市圈城际铁路建设指挥部第一次会议举行,加快打造大湾区城际快速交通网络。一年里,穗莞深城际轨道等深圳规划中的多条城际铁路建设正齐头并进,按照计划,到2022年前,深圳都市圈开工建设的城际铁路项目将达到10个,深大城际、深惠城际、大鹏支线等4条城际年内开工,“轨道”上的深圳都市圈正加速建设,一张由铁路、城际、地铁密织的现代化轨道交通网络正在飞速铺就。

促进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发展,深圳加强与中山、珠海、江门等珠江西岸城市合作,推动前海与横琴、南沙等国家级平台交流互动,增强珠江两岸发展动能。粤港澳大湾区超级工程深中通道项目建设如火如荼,不久前公布的《广东省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十四五”发展规划》,又明确提出“研究深圳经港珠澳大桥至珠海、澳门通道”,一系列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的快速推进,为珠江口东西两岸加速融合插上翅膀。

不止如此,今年1月,深圳与汕头签署深度协作框架协议打造沿海经济带重要发展极,推动“核+副中心”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加速形成,打造“一核一带一区”样板示范;3月,深圳市委书记王伟中一行到潮州学习考察,推动深圳、潮州协作落地做实,“一核”与“一带”城市“串珠成链”,为深圳都市圈与汕潮揭都市圈协同发展打开新的想象空间;支持北部生态发展区打造生态经济发展新标杆,一批特色优势农产品纳入“圳品”工程。深河扶贫的紫金蝉茶、茶油、丝苗米等130多种优质农副产品入驻深圳六大书城上架销售……

“一核一带一区”也成为深圳未来发展规划中的“关键词”。深圳“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充分发挥粤港澳大湾区中心城市功能,着力增强“一核一带一区”主引擎作用,以先行示范的担当作为更好服务全国全省发展。

(本文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宁若鸿)

前海:着力建设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

大湾区二号于7月16日正式首航,助力深圳加速推进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深圳特区报记者刘羽洁摄

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指出:积极作为深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深圳是大湾区建设的重要引擎。

前海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国家改革开放重大举措。一直以来,前海牢记嘱托,准确把握中央赋予前海的战略定位,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方针,始终以支持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保持长期繁荣稳定为己任,坚持“依托香港、服务内地、面向世界”,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新引擎。

风好再扬帆。2021年9月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方案》发布,为前海这个“特区中的特区”更上层楼,擘画了崭新前景。

注册前海“足不出港澳”“一站式”办理

前海着重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服务港澳,服务大湾区发展。“前海方案”发布当天,前海管理局携手深圳市市场监管局、前海税务局,全面启动“前海港澳e站通”项目建设,通过在香港设立服务点,实现港澳投资者“足不出港澳”即可“一站式”办理前海政务服务。9月17日,前海“GoGBA港商服务站”揭牌。香港贸易发展局中国内地总代表钟永喜表示,GoGBA将为港人港企在前海及内地发展创造更多机遇和更大便利。

事实上,前海实施利港惠港“万千百十”工程,推动在内地与香港、澳门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框架内对港开放措施全面落地。全国首家港资控股的消费金融公司、公募基金公司、合资证券公司、港交所前海联合交易中心陆续开业。面向香港企业出让不少于三分之一的土地。坚持打造一流法治环境,设立粤港澳联营律师事务所、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仲裁中心、深圳知识产权法庭等,共推出法治创新成果超过110项。

截至2021年6月,前海累计注册港资企业1.15万家,其中注册资本超过1000万美元的2456家,实际利用港资占前海实际利用外资的92.4%。前海已经成为与香港关联度最高、合作最紧密区域之一。

筑巢引凤为港澳青年提供发展空间

青年人的发展关乎香港的未来。前海多层次多方面为港澳青年发展搭台、搭梯,成就港澳青年的梦想。实施“前海港澳青年招聘计划”,为港澳青年实习就业、创新创业提供平台、岗位,以及配套扶持资金、住房保障。

随着深港青年交流渠道进一步拓宽,越来越多的香港青年来到前海追逐梦想。作为土生土长的香港人,毕业于香港城市大学视觉设计专业的陈润富选择前海。2019年,陈润富参加了《大湾区创业孵化计划2019》项目,获得15万港币的创业奖励及入驻前海的机会,并成立前海富思传媒(深圳)有限公司,开启在前海的创业之路。去年年底,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二期启用运营,作为首批港台创新创业团队,他入驻二期,逐步实现创业梦。

深港交通越来越方便双城生活将成常态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在近日的施政报告中提出,香港北部都会区规划“双城三圈”对接深港合作,其中包括深港的交通连接。香港特区政府运输及房屋局局长陈帆10月8日表示,连接香港洪水桥及深圳前海的港深西部铁路第一期研究工作,预计在2022年完成,该铁路将加强香港及深圳西部的交通联系。

港湾创新(深圳)技术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陈升,是最早来前海创业的香港青年代表。陈升不仅自己在前海取得很好的发展,还把创业经验介绍给更多的香港青年,让他们在事业发展上多一个选择,协助引进超过300个香港团队来深圳创业。

“前海已经形成港人、港味、港服务的独特环境,非常适合港人北上创业就业。‘前海方案’以及相关利好政策的接连发布,给在大湾区发展的港人港企带来巨大鼓舞和新的希望。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整个大湾区都是我们的家,未来港人共享大湾区生活成为一种常态。”陈升说。

认真落实“前海方案”建成高质量发展引擎

前海管理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将严格落实“前海方案”,充分发挥“点”的重要引擎作用,以先行示范的标准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努力把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擘画的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现实,绘就新时代改革开放的精彩画卷。到2035年,将前海建成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强、创新策源能力强、协同发展带动能力强的高质量发展引擎。

持续深化与港澳服务贸易自由化。在服务业职业资格、服务标准、认证认可、检验检测、行业管理等领域,深化与港澳规则对接,促进贸易往来。推动对接港澳游艇出入境、活动监管、人员货物通关等开放措施。

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开展本外币合一银行账户试点,为市场主体提供优质、安全、高效的银行账户服务。深化粤港澳绿色金融合作,探索建立统一的绿色金融标准。支持香港交易所前海联合交易中心依法合规开展大宗商品现货交易。

提升法律事务对外开放水平。建设国际法律服务中心和国际商事争议解决中心,探索不同法系、跨境法律规则衔接。探索完善前海合作区内适用香港法律和选用香港作仲裁地解决民商事案件的机制。深化前海合作区内地与港澳律师事务所合伙联营机制改革。

高水平参与国际合作。加强与国际港口和自由贸易园区合作,建设跨境贸易大数据平台。支持深圳机场充分利用现有航权,不断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扩大合作。支持深圳机场口岸建设整车进口口岸。依托深圳国际会展中心,推动会展与科技、产业、旅游、消费的融合发展,打造国际一流系列会展品牌,积极承办主场外交活动。

(本文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马培贵)

加快推进深港口岸经济带建设探索建立深港深度合作机制

9月17日,“香港庄柏医疗深圳鸿安门诊部——深港医疗服务合作试点”在深圳市罗湖区茂名大厦鸿安门诊部揭牌,两家具有资深医疗行业从业经验和丰富医疗资源的民营医疗机构强强联手。9月25日,由罗湖区妇联等主办的“深港融合儿童议事会”聚焦反诈骗议事活动,共同探讨两地如何更好地一起开展反诈宣传工作。

罗湖与香港地缘相近、人缘相亲、山水相连。辖区拥有罗湖、文锦渡、莲塘三大口岸,被誉为深港连接的“情感码头”,也是深港合作的重要区域及港人来深工作生活的首选之地。罗湖区委、区政府一直高度重视深港口岸经济带建设,明确将深港口岸经济带作为罗湖区“一主两区三带”发展新格局的其中关键“一带”,是深港合作桥头堡。

同样与香港山水相连、人文相通,盐田区拥有深化深港合作的天然优势和巨大潜力。在刚刚结束的盐田区第六次党代会上,盐田区提出,未来五年,盐田区要推动沙头角深港国际旅游消费合作区建设全面提速。

据了解,盐田区将大力实施中英街品质提升工程,聚焦历史文化、商贸文旅、深港融合等要素,高品质打造中心轴线、景观环线,重塑区域空间格局,发展高端消费、跨境电商、文化创意、特色民宿、品牌餐饮等重点业态。打造更国际、更多元、更融合、更有活力的“购物天堂”和历史文化名街,引领带动“一核四区”高质量发展。

同时,积极争取“中英街管理模式改革试点”纳入综合改革试点第二批授权事项清单,加快破解沙头角深港国际旅游消费合作区建设的体制性、政策性难题,推动建立深港深度合作机制,探索联合港方共同开发建设深港沙头角区域,积极争取试行更加便利的就业创业、公共医疗、文化教育等政策措施,在深港深度合作上先行示范。

(本文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许舜钿)

河套:加速打造“科创魔方”

东方风来,南海潮涌,新的“春天的故事”正蓄势而发。时下的粤港澳大湾区正形成强大磁吸效应,一批批高素质人才、研发平台、产业化基地在这里形成聚合效应。作为深圳“双区”建设的核心引擎之一,地处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重要节点的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以下简称“合作区”),正全力建设国际先进创新规则试验区,通过持续积累量变,加速打造福田中央创新区“科创魔方”。

2月19日,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e站通”综合服务中心投入运营,这是深圳唯一能够“一站式”办理海关和地方政府服务事项的大厅,也是全市唯一能够实现深港跨境“一件事一次办”的大厅。以货车跨境运输证件办理为例,原本需耗时数月的业务,在这里只需一天。

“e站通”的启用,是合作区创新要素加速融合的实践缩影。今年以来,合作区佳音不断,一项项体制机制障碍被破除,一站式服务的举措相继出台,使得创新要素流动更加畅通,粤港澳三地正从合作迈向融合发展。

记者了解到,目前,合作区深圳园区“1+N”规划体系逐步完善,出台《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科研及创新创业若干支持措施》,提出七大方面24项具体举措。深港“联合政策包”作为“一区两园”建设的合作安排协议文件同步发布,首个深港联合办公室等深港合作项目启动,合作区协同开发进入新阶段。围绕香港与内地科研合作的难点痛点,形成涵盖“五流四制”的系统化、集成化政策框架体系。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更高水平市场化、法治化和国际化营商环境的持续营造,让合作区的吸引力节节攀升。目前,已有逾百个科研项目落地合作区深圳园区,聚焦生命科学、信息科学和材料科学三大学科方向。

(本文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赵新明)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宁若鸿马培贵许舜钿赵新明)

[编辑:孙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