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光明”能工巧匠|谢子健:兢兢业业14年 一心把粤菜做到极致
2021-09-28 10:47
来源: 深圳新闻网
人工智能朗读:

“技能光明”能工巧匠|谢子健:兢兢业业14年 一心把粤菜做到极致

读特客户端·深圳新闻网2021年9月28日讯 (见习记者 蔡含璐)习近平总书记在致首届职业技能大赛的贺信中指出,技术工人队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技能人才工作,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激励更多劳动者特别是青年一代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人才保障。

在光明区,有一批闪耀的能工巧匠,他们爱岗敬业,以一件件作品诠释了执着专注、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技能光明”能工巧匠系列专访带您聆听他们的故事,了解技能成才之路。

从大排档一名默默无闻的厨房小弟到深圳国宾馆的大厨,最后走向三尺讲台,谢子健持之以恒、学无止境,从业14年,一步一个脚印,在实践中不断提升技能,努力把粤菜做到极致。同时,他本着“甘愿奉献,授人以渔”的宗旨,走向讲台,把技艺传递给更多人,为行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高技能人才。

从不喜欢到热爱 与粤菜结下不解之缘

“第一次接触粤菜,说实话不太喜欢。”谢子健说道。他于1995年来到深圳,由于粤菜口味与老家江西的偏辣口味相差大,初尝时对粤菜的评价只能用“不好吃”三个字来概括。但在后来的工作中,他了解到粤菜不仅讲究食材新鲜、汤品丰富,在药膳方面更是表现得淋漓尽致,在感受到粤菜的独特后,逐渐对其产生兴趣。

谢子健在雕刻萝卜。

在粤菜的烹饪学习中,谢子健尤其喜欢钻研菜品雕刻。“食物可以给人带来味觉上的享受,也可以带来视觉上的冲击。”他说道,“粤菜讲究色香味形俱全,要想让菜品有‘形’,好的雕刻不可或缺。”但雕刻手法是最难、最需要下功夫的地方,初学雕刻时,手被刮花是常事,需要年复一年的练习,他至少练了5年才能做到胸有成竹、刀下生花。

粤菜在不同的地方也有着不同的特色,谢子健最擅长深派风味菜。“如果说广州的粤菜是传统的,那么深圳的粤菜就是时尚的。”谢子健提到,深派风味菜也属于粤菜,但结合了香港菜与西餐的做法,通过融合创新打造不一样的风味,尤其在摆盘方面讲究精致,让人眼前一亮。

精益求精 持之以恒 在实践中打磨技艺

粤菜相对于别的菜系更系统,难度也大。要想做好粤菜,谢子健认为:“一是要精益求精,其次是持之以恒。”

刚来深圳时,谢子健还是一名学习烹饪的中专生,在学习了三年的粤菜烹饪之后,他感到要想成为一名大厨,还要学习更多知识,于是决定自考本科。他向记者介绍,当时全国只有西安财经大学一所学校的烹饪专业面向社会招本科生。为了实现自己的大学梦,在1998年,他第一次坐了四十多个小时硬座,赶赴西安考试,前后花了8年时间终于拿下本科学历。不仅如此,从1998年起,他开始报名相关资格考试,把全部的休息时间投入学习,拿到最高级别的厨师资格证。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烹饪是门手艺活,谢子健在从业中虚心请教比自己资历深的大厨,在实践中收获满满。他提到他拜过很多师父,跟着几个师父学了很多年,并在师父的推动下,和师兄弟成立了食品雕刻工作室。同时,他提到在任职于深圳国宾馆时,拥有了与全国各地名厨交流的平台,自己能在这些交流学习中不断进步、打磨技艺。

从2003年至今,谢子健获得了深圳市首届职业技能竞赛的“中式烹调师”第一名、深圳市“技术能手”、第五届中国烹饪世界大赛食品雕刻“铜奖”等多项荣誉。 

现如今,谢子健在深圳市第二职业技术学校任职授课,谈到做老师与厨师的区别,他表示从事教师培养了更多从事餐饮业的优秀人才,以前做厨师只面对十几个客人,而现在指导一批学生,自己的烹饪技术就能服务更多人,也成了自己实现人生价值的方式。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光明区在行动

[编辑:谢燕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