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罗湖>

解码罗湖未来学校有多超前?

条评论立即评论

解码罗湖未来学校有多超前?

分享
人工智能朗读:

开学日在即,经过4年孕育的罗湖未来学校(罗湖未来教育研究院)也即将开学,其“先进”和“超前”也颇受关注。

读特客户端·深圳新闻网2021年8月29日讯(记者 李慧 )学校依山而建,独特的退台设计造就大量空中花园,校园与山体由走廊相连,学生可在山林中上课。走进课室,可见自由开合的全落地窗代替了原本的围墙,阳光充分地洒满教室,推开门即步入自然,沐浴春风,还能看到无敌山景的“空中走廊”……据悉,校园里的一砖一瓦,一花一草,都将成为孩子们成长生活的专属“习场”。

开学日在即,经过4年孕育的罗湖未来学校(罗湖未来教育研究院)也即将开学,其“先进”和“超前”也颇受关注。

为何说罗湖未来学校是超前的?“习场”指的是什么?“习”的教学理念具象化后又是什么样的?近日,记者带着疑问来到罗湖未来学校实地探寻,并采访到了罗湖区教育局二级调研员、未来学校负责人刘荣青,为大家揭秘罗湖未来学校。

2017年,罗湖区超前规划布局,率先提出以“习本”思想为办学理念,打造一所“面向未来、对标国际、应对智能时代”的未来学校。该校是罗湖创新办学体制重点打造的九年一贯制新型公立学校,致力于让每个孩子都能发现自我、发挥个性、健康成长,具备适应未来社会的综合素质。

截取关键词,“习本”“面向未来”“对标国际”“应对智能时代”,对应的便是教学理念、校园设计、科技创新上的超前。

超前一:“习本”的教学理念

“习”指的是什么?在360百科中,习的基本义是练习、学习。又表示反复学习而熟悉。又表示因多次接触养成的不易改变的行为,即习惯。由多次练习又引申为经常。

罗湖未来学校是一座什么学校?刘荣青表示,罗湖未来学校是依据“习本”办学理念来设计建设,并且最后开办的一所学校,学校定位是“面向未来、对标国际、适应智能时代”,如何让中国教育走向世界,就要在融入我们本土原创的教育理念的基础上建立自己的教育体系,才能够培养中国走向世界的人才。

为什么未来学校的教学理念为“习本”?深圳市委常委、秘书长,市政府副市长聂新平曾评价罗湖区未来学校:“罗湖区未来学校是一所有理念、有理论、有试点、有实践的学校。未来,深圳教育要做到先行示范,实现“幼有善育、学有优教”的目标,除了在数量和质量上做文章,更应该在创新上下功夫,为深圳未来教育的改革发展和先行示范提供新思路和新路径。”

刘荣青介绍,一方面,未来不可能是一个人走向未来,不是独木桥,只有一群人走,才能走得更远,教育也不应该被社会的焦虑所绑架,不应该被如今的教育“内卷”所束缚。另一方面,对于未来,有许多的未知,在推动中国教育前进路上,深圳也要做到先行示范,拿出具有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教学方案,将中国文化的精髓深耕并发扬。“未来学校有幸能肩负这个使命,希望我们和这座城市一样,站在改革开放最前沿,用创新的手段去实现目标。未来不是我们去的地方,而是我们创造的地方,我们要通过‘习本’原创的理念去实现这样的一个理想。”

据悉,根据“习本”理念打造的未来学校,在办学方面独具特色。教室在未来学校被称为“习场”,身处其中的学生将经历“教—学—习”三过程,即课堂有教、有学,更重要的是还有习,并且以习为本。

“教”指教师“传授知识”,“学”指学生“接受知识”,“习”即“习得”,指学生“同化知识”,这里“习”成为“教”与“学”联结交汇和有效转化的关键点,让课堂回归为习的地方。

不同于传统,“习本”的教学理念由以前的老师服务于教材转换为如今的老师服务于学生。“习本课堂”的核心,就是强调“习”在教育中的核心地位,学生在实践、创造中体现个性差异。教师根据学生的差异因材施教,在充满童趣、真实的环境中,学生可以更好地展露自我、彰显个性。

在这里,因材施教不是挂在墙上的标语,而是一种必然,它打破了原有课堂、学校的边界,能量流动之处皆可习,吃饭可以是一种学习,制作教具可以是一种学习,生活更是一种学习。在这里,孩子可以有不同的答案,不用担心成为少数。在这里,通过预习,学生逐渐养成“有备而来”的习惯。

刘荣青表示,“习本”意味着不仅完成知识技能内化吸收的“习知”(内化),在习得知识的过程中逐渐养成习惯,强调良好行为固化的“习惯”,带来综合能力的提高(固化),还会上升为积极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外化表达的“习性”素养境界(外化),构成一个完整的人的成长发展历程。

超前二:独具特色的校园设计

据悉,罗湖未来学校的的设计理念与“习本”理念不谋而合。罗湖未来学校占地面积约14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42000平方米,该校由日本知名教育空间设计师——日比野拓设计,他的设计作品从儿童视角出发,充满童趣、真实、朴素、自然,“这不是游乐园,而是一个让人成长的场所”。

未来学校的设计独具特色,顺应山势,依山而立,形成了退台式建筑形态。每一层的露台,茂密的灌木丛中穿插了高低错落的小乔木,还有透明的太阳能生态屋顶,整个校园变成了丰富的绿色立体花园空间。

从空中看,学校仿佛“隐形”在山林中,郁郁葱葱的退台空中花园和青山融为一体。更巧妙的是,如果从教室里往外看,城市的轮廓就藏在一片树影婆娑之间。

学校采用了一个非常大胆的设计,教室的两面是全落地玻璃并与露台连通在一起,因此教室就像“透明”一样,阳光可以充分地洒满教室,推开门即步入自然,沐浴春风。

学校非常重视自然与生活、与每一个人的联系,四季的变化和乐趣,城市的面貌和山林的景色都藏在其中。在校园内肉眼可见之处也都尽可能地使用自然真实的材料,或高或低的树、木头的颜色、真实的草坪等,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细细地感知自然、发现自然、思考自然。据介绍,未来学校将来还会有空中走廊连接到对面山林公园,一些课程可以在山林中开展。

超前三:智能时代的未来学校

漫步未来学校,随处可见的“智能化”和“黑科技”,“未来感”满满。学校应用了高科技生态循环系统,力求减少建筑对自然的影响,做到环保、节能。比如LOW-E玻璃,做到隔热的同时保证空间的通透性,生态大屋顶采用可透视太阳能电池板,在创能节电的同时还能收集雨水用于灌溉及洗手间冲水,还有喷雾降温、地冷隧道、地板送冷风系统……

可自由拼装的空间,为每位学生提供课程“自助餐”是一大亮点。据悉,未来学校在空间设计上,还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灵活。教室将会打造成“习场”,即打破传统封闭布局,提供最舒适的开阔平面与敞开立面,让学生自由决定,接触自然、感悟自然,去引导,但不主导,发挥“习”的功能。

除了无敌山景的“空中走廊”,教室的另一侧无缝衔接大量公共空间,可以根据需要灵活切换教学模式,满足不同年龄孩子们的行为特征。低年级学生多喜欢与地面接触,设计者就扩大地板空间,让他们可以灵活使用,为让孩子们养成看书的习惯,低年级的图书角也更加分散。4-6年级的学生会有可移动的家具,以适应各种教育课程,图书空间相对集中、藏书量变大,讨论空间也随之增多,以培养中年级孩子们团队协作的能力。7-9年级的学生,以分组学习为主,这里有可组合变换的桌椅方便使用,桌椅还可轻松地移动到书架附近方便学生自主学习。

百变教学区和大量的空间“留白”,让学生的独习、互习和共习成为可能。这样一个开放、自然、充满活力的多元空间,孩子们可以在体验中感受、成长,或学习、或交流、或歌唱、或舞蹈、或运动,充分发展感知力与创造力。

超前四:强大的师资力量

贯彻“习本”思想,处处有习场,时时能习得。一所学校的发展,师资也发挥着重要重要。该校采取引入“外脑”的方式助力高标高质发展。据了解,自未来学校筹建至今,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和未来学校(未来教育研究院)已经建立起常态的互动交流机制。由北师大副校长陈丽作为首席专家,北师大高精尖中心执行主任余胜泉教授带领的团队深度参与,定期开展线上研讨会议,并结合未来教育研究院的需要让专家来到罗湖现场指导,提供相关资源,合作开展未来教育探索,包括规划发展、师资培训、智慧校园等。

[见圳客户端、深圳新闻网编辑:刘嘉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