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田区打造全国首个“公园500米半径全覆盖”中心城区
2021-08-05 07:31
来源: 深圳特区报

福田区打造全国首个“公园500米半径全覆盖”中心城区

人工智能朗读:

上步路绿廊轨道公园带后续将引入咖啡、简食等轻餐饮服务。

编者按

我市各大公园服务设施是否贴心健全?社区健身场所设施完善与否?从市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本报今起将持续刊发针对各区此类民生问题调查的情况,敬请垂注。

同时,欢迎社会各界将公园、社区健身场所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发送至tqbqyb@126.com,本报记者将及时关注并跟踪报道。

读特客户端•深圳新闻网2021年8月5日讯深圳特区报记者 赵新明咖啡,催生出城市更多元的文化潮流。无论是谈天说地、休闲聊天,抑或是商务洽谈、签约合同,一杯芳香四溢的咖啡在手、匆匆赶路的情景,满满都是城市的气息。“咖啡是一种拥有迷人魅力的饮品。无论驻留城市,还是行走旅途中,喝一杯、歇歇脚,都会让人感觉格外舒爽。”从事法律工作的杨柳这样说。

如今,一杯咖啡所氤氲的醇香,正日渐为市民在繁华都市里营造起“诗和远方”,成为公园城市不可多得的味道。记者日前走访发现,福田辖区公园已初步实现生态性、生活性“双边”功能突破,从“城市里建公园”转为“公园里建城市”,努力让市民能更方便地到达公园,让公园能够成为集亲子、休闲、社交、健身、文化等功能于一体的绿色开放空间。

变“千园一面”为“特色特质”

“以往孩子成天对着电子产品,这个特色公园解决了一个大难题!”说起家门口的上步绿廊公园,园岭居民孙阿姨由衷地竖起了大拇指。

上步绿廊公园位于红荔、上步路口东北侧,随着地铁6号线的贯通,这片因地铁施工而封闭13年的城市绿地终于得以重新规划,并以全新布局、多元功能在一众公园中成功“出圈”。

记者现场看到,1000平方米儿童活动场地上,摆放着各色儿童游乐器械,孩子们在尽情玩耍;2500平方米阳光大草坪上,一家三口、五口地聚在一起野餐、嬉戏;外围区域,EPDM软塑胶铺就的400米环形跑道,吸引着市民在此漫步健身。

“重头戏还在后头!”公园代建方、深圳市万科发展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杨梓啁告诉记者,“上步路沿线东西两侧正在打造数公里长‘绿廊轨道公园带’,以海洋科普、天文星空、光岛等元素为主题,将大量增加儿童游乐、运动健身设施,还会引入咖啡吧、简食等服务功能。”

记者获悉,福华路节日大道目前已配备提供咖啡、简食的移动餐车,而绿廊公园、香蜜公园等公园也将陆续引入咖啡文化,便于人们在逛公园的同时,在咖啡香中感受幸福生活。

“让每个公园都有主题,让每个公园都充盈文化基因。” 福田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局长郑辉表示,近年来,福田公园建设已由“千园一面”变为“特色特质”。

“最美公园”香蜜公园,集文化、休闲、科普教育为一体,“周周有活动、月月有精彩”,年累计接待游客数逾500万人次;“网红生态园”红树林生态公园,是国家生态环境科普基地,记录鸟类达174种;地处城市最中心的“诗、书、礼、乐”公园,融汇中华古典文化诗书礼乐与现代思想内涵;莲花山草地音乐节,以走进自然、拥抱古典音乐方式,让高雅艺术走进市民生活……

此心安处是吾乡。以公园为代表的城市公共空间,不仅成为居民休憩怡情好去处,还愈发演化为城区精神品性、人文情感的生动表达。

变“关门搞管理”为“开门共治理”

“钢化玻璃压扣太硬,不适应热胀冷缩变化性。”“建议更换,采用不锈钢柱焊接……”

日前,针对园内人行天桥护栏玻璃破损频发问题,一个由建筑施工专家、设计专家、建设单位、养护单位、居民志愿者代表共同参与的专题研讨会在景田北七街公园(交通科普园)举行。

公园专题研讨会,是福田区尝试通过联席议事机制、解决公园管理问题的一个缩影。秉承“人民城市人民建”理念,福田区将社会治理理念嵌入公园建设管理,变“关门搞管理”为“开门共治理”,让社会这只“看不见的手”动起来。

9座社区公园串联而成的景田北社区公园群,是“公园城市”理念生动示范,“公园之友”则是全国首个专注于公园品质提升和管理优化的社会组织。“我们在热心居民中招募了100名志愿者‘园长’。他们每天活跃在公园群的各个角落,巡园检查、监督劝导、发现问题。”秘书长李毓青说。

公园建在哪,怎么建,什么样式?居民说了算!“福田未来公园”微信公众号,就是这样一个专门用于收集“好想法”的平台。

Rita的“蛋糕公园”,学生然然的“机器人公园”,市民老张的“广场舞公园”……记者在创意板上看到,市民提交的各色创意琳琅满目、生动有趣,有些甚至天马行空。经平台审核、专家把关,其中的优秀创意会进入创意储备池,并有望作为未来福田区公园建设项目予以实施。

变“城市中建公园”为“公园中建城市”

莲花山南坡密不透风的绿植被清理,改造成了草地、绿树;荔枝公园围栏消失,园景与道路街景融为一体……细心的你不难发现,今天的福田,公园与城市更紧密地融为一体,不仅把美景带到生活中,也让公园休闲、健身、文化功能渗透到城市生活里。

“这样开放性设计非常贴合深圳这座城市的韵味。”曾在国内多个城市辗转工作的邢璐说。

近年来,福田区注重将公园形态和城市空间的有机结合,消除生态与生产生活的边界感,重构公园结构,并持续丰富无障碍设施、文化休闲、抢险救灾、海绵城市等功能。

还记得前不久在香蜜公园上演的那场与死神赛跑的接力急救吗?男子夜跑突然晕倒,安保人员取来游客服务中心安装的AED,4名市民接力施救,争取到了黄金抢救时间。

“市民通过智能终端侧面的‘ITC(一键紧急招援)’按钮,与游客中心取得联系,我们的AED在非常短时间内就抵达了现场。”在园区运维方、深业物业经理刘芳看来,除了标配AED,分散在园区各处具备“ITC”功能的智能终端同样“功不可没”。

香蜜公园是深圳首个无障碍公园,拥有完整的无障碍通行游览路线。同时,它还是城市中心的一块“大海绵”。下大雨时,能够大口地“吸”雨水;干旱时候,再把吸进去的水“吐”出来。

如今,除了香蜜公园、红树林生态公园等海绵城市重点建设项目,越来越多社区公园也开始应用海绵城市技术,提高对径流雨水利用,减少内涝发生。

在福田区78.66平方公里土地上,125个大大小小的公园星罗棋布,形成了以“市政公园+社区公园+绿化公园带”为框架的公园集群,辖区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92.8%。

“要说还缺什么的话,我是希望社区公园都能配上卫生间、洗手池,以及阅报栏。”景蜜村居民张红霞说。

对于公园建设新目标,家住新洲福昌苑的廖先生不无期待,“新洲那么大一块地方,到现在都没有可以休闲锻炼的社区公园,连推婴儿车、遛孩子的地方都难找!希望政府也能把我们这里的需求考虑进去。”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郑辉表示,下一步,该局将继续坚持问题导向,以居民需求为中心,将福田整体打造成为一个巨大的开放型绿色共享空间,建成全国首个“500米半径公园全覆盖的中心城区”。

[编辑:马静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