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武器+科技手段 深圳共享单车管理进入3.0
2021-08-02 10:10
来源: 晶报

法律武器+科技手段 深圳共享单车管理进入3.0

人工智能朗读:

读特客户端•深圳新闻网2021年8月2日讯(晶报记者:谢丽雯 通讯员 吴增基 何涛/文、图)一手抓起法律武器,一手抓起科技手段!8月1日,随着《深圳经济特区互联网租赁自行车管理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若干规定》)正式实施,深圳成为率先出台中国首部互联网租赁自行车管理专项法规文件的城市。这标志着,深圳共享单车正式进入3.0时代,法律保障、技术支撑、服务质量等方面都将迎来全新的变化,为加强共享单车监管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支持。

乱象

最高峰时89万辆单车“围城”

家住福田的市民小张,每天早上习惯了用手机扫码开锁,骑上一辆共享单车去上班。抵达新闻路后,他熟练地将车辆停进设置了电子围栏的单车停车位,转身进入大厦,开启一天的工作。

时间回到5年前……2016年10月16日,摩拜单车(现在改名“美团单车”)召集全城媒体,召开了一场新闻发布会,宣告新型单车正式登陆深圳。相比城市公共租赁自行车,这种共享单车不需要提前办卡,可跨区域运营,并且摆脱了固定停车点的束缚,还可以直接扫码解锁,随借随还,很快得到了市民的青睐。

参加完当天新闻发布会,一名媒体记者兴冲冲地骑着一辆共享单车,从南山骑回了福田区,停放在了新闻路上。这是福田区的第一辆共享单车,很快“忽如一夜春风来”,共享单车犹如野草一般,迅速在深圳野蛮生长起来。

2016年以来,小蓝单车、ofo、小鸣等共享单车在资本的助力下,迅速抢滩深圳的共享单车市场。仅仅半年时间,深圳共享单车数量已经突破52万辆,2017年最高峰时,运营企业达到10家,投放车辆达到89万辆,一度出现“单车围城”的局面。

监管

深圳出手控制单车总量

用法律手段加强监管

共享单车的迅速增长,给城市管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公交站、地铁口,甚至是人行道,几乎都停满了共享单车。原本是方便市民出行的工具,结果成为了麻烦,还影响了城市环境,深圳街头出现了大量损坏车和“僵尸车”。

针对共享单车的种种乱象,深圳政府部门迅速出手。2017年4月,深圳率先印发国内首个《关于鼓励规范互联网自行车的若干意见》,尝试用规范性文件加强共享单车的监管!

同年8月,深圳又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宣布暂停企业新增投放共享单车,同时通报深圳共享单车规范管理整治行动工作安排,涉及车辆投放、运维管理、押金监管等内容。

2017年9月15日,深圳又一次重拳出击,出台了史上最严共享单车整治方案,开展5大行动共22项措施,狠抓共享单车规范管理。

经过4年多时间的管控,截至2021年7月,深圳运营的共享单车数量已经控制在38.9万辆,比最高峰时期减少了近六成,单车管理变得更加规范,停放秩序也得到了极大改善。

经过多年时间的酝酿,反复听证和探索,2021年6月29日,深圳市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表决通过《深圳经济特区互联网租赁自行车管理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若干规定》),并于今年8月1日正式实施。

记者获悉,这是深圳又一次率先出台全国首部互联网租赁自行车管理专项法规文件。

业内人士指出,《若干规定》的正式实施,也是深圳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讲话,采取“小快灵”形式深入践行绿色发展和共享发展理念,为深圳建立完善多层次、多样化的城市出行服务系统夯实法治基础,引导互联网租赁自行车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对加快建设文明城市、提升城市治理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观点

深圳率先以立法的形式,推出规范共享单车管理的法律法规,非常值得称赞和肯定!再一次彰显了深圳这座城市在先行示范方面的创新意识和法治意识,有助于进一步提升改善深圳营商环境。

——市人大代表陈洁

这次出台了共享单车管理新规,意味着深圳在共享单车的管理上拥有更有效力的法律武器。希望深圳可以在实践过程中,不断调整和优化政策,满足市民骑行需求,同时发挥具有深圳特色的引领示范作用,打造出中国特色的共建共享共治的交通体系!

——市政协委员王雪

解读

共享单车管理新规的三个特点

1.实施总量控制和明确车辆投放要求

由市交通运输部门会同相关部门综合考虑城市公共资源利用及设施承载能力等因素合理确定总量规模并实行动态调整,并通过公开招标等公平竞争方式确定互联网租赁自行车经营者及初始投放数额,与经营者签订经营服务协议并约定违约责任。

同时要求经营者在投放车辆前,应将车辆编码信息向市交通运输部门备案,对未经备案直接投放车辆的经营者予以处罚,优化了车辆投放和备案管理机制,提供了法律保障。

2.维护使用人经济权益

鼓励经营者采用免收押金和服务结束费用的方式提供互联网租赁自行车使用服务,确需采用收取押金或者预付金方式提供互联网租赁自行车使用服务的,应当遵守国家关于交通运输新业态用户资金管理的相关规定,有效防范使用人资金风险。

3.强化经营者管理责任和使用人义务

采取“政府约束经营者、经营者约束使用人”的监管模式,对经营者管理责任和车辆停放秩序作出规定。将全市划分为禁止停放区域、限制停放区域和其他区域,对车辆作出具体停放管理要求,要求经营者通过使用服务协议约束使用人遵守道路交通通行规则和车辆停放管理要求,督促使用人文明停放车辆。

针对车辆淤积堵塞行人、非机动车正常通行的情况,要求经营者应当及时清理因故障不能正常使用和停放不符合规定的互联网租赁自行车,未及时清理的,由相关部门责令清理并处以罚款,强化经营者管理责任,有效落实停放管理工作。

设立1万个电子围栏 将全面开启“定点停放模式”

为了根治共享单车乱象,深圳坚持科技创新理念,持续探索运用科技手段,达到更加有效的管理。8月1日,市交通运输局(以下简称“市交通局”)透露,深圳正在积极推广北斗高精准定位技术,加快组织开展停放区高精准测绘以及车辆升级,全市范围内将全面推广应用定点停放管理。

据介绍,去年4月,市交通局与企业合作,陆续在南山、宝安等区试点设立电子围栏,对共享单车实行定点停放管理。试点期间,南山桃源街道、西丽街道车辆入栏停放率从测试初期的77%提高到96.8%,改善效果明显。

今年6月10日起,福田区、罗湖区、盐田区、南山区开始全面推行共享单车定点停放,上述区域范围内所有共享单车升级置换为具有北斗高精准定位技术的车辆。

目前,深圳已完成高精准测绘并形成电子围栏的停放区超1万个,已投放约27万辆具有北斗高精准定位的车辆,占车辆总数的70%,预计到9月底全市所有车辆都将完成升级,为全市实施定点停放管理夯实基础。

双管齐下狠抓管理 严格执法满足市民需求

如果铺量是共享单车的1.0时代,2.0时代是资本入局,看谁撑得更久。那么现在,已经到了共享单车战局的3.0时代,看谁的运营管理更精细。

“我们一手抓起法律武器,一手抓起科技手段,双管齐下狠抓行业管理!”市交通局相关负责人接受采访时表示,下一步深圳还将继续做好规范行业管理相关工作,做好总量规模控制,加强热点区域管理,结合道路空间情况满足市民车辆停放需求,还将严格开展执法监督,督促经营者加强车辆调度清理,对不及时调度清理的经营将按照法规要求予以行政处罚。

此外,深圳积极响应市民的骑行诉求,持续加强自行车道的建设,为市民提供更好的骑行环境。据统计,2017-2020年深圳累计完成新建及改扩建自行车道里程1258公里,其中2017年206公里、2018年284公里、2019年319公里、2020年449公里,今后每年还将新改建自行车道300公里以上。

“未来,深圳市民不但骑车更加方便,骑行道路也会变得更加通畅!”市交通局负责人透露,深圳今年已完成112公里非机动车道建设,全年预计将完成300公里以上的目标任务。下一步,还将着力打造精品非机动车道,提升慢行出行品质,为市民打造15分钟微笑生活圈,努力建设市民1公里之内可便捷步行,3公里可便捷骑行抵达的慢行友好城市!

[编辑:陈苏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