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李亚威:以琴弓换笔,记录中国人的“人、情、事、故”
2021-05-21 19:42
来源: 深圳新闻网
人工智能朗读:

导演李亚威:以琴弓换笔,记录中国人的“人、情、事、故”

李亚威

见圳客户端·深圳新闻网2021年5月21日讯(记者 陈彦如 张玲 张艺龄)自2021年4月底,深圳市燃气集团举办起李亚威影视作品海报展,一张张海报林立,展示着李亚威导演的创作轨迹,也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深圳的发展故事。作为国家一级编剧、专业导演、云南楚雄技师学院影视学院创办人,深圳市文联会副主席李亚威的作品已揽获中国电视剧“飞天奖”、全国电视文艺“星光奖”、中国电视新闻奖、中国电视金奖、加拿大国际电影节奖等国内外近百部省级以上的奖项荣誉。

“中国纪录片大师陈汉元跟我说过,拍纪录片,‘讲情,讲事,不要讲道理’。这句话我一直记在心里。”

5月20日,在这个全城言爱的日子,深圳新闻网记者与李亚威导演一起坐下来,聊了聊她与她用生命来热爱的事业。

记者:从小提琴手到如今拥有这么多优秀影视作品的知名导演,最开始促成您转行的契机是什么?

李亚威:起初,我在长春电影制片厂乐团(简称“长影乐团”),后来我进修于巴黎音乐学院布莱教授的班上。那个时期,我们拉小提琴基本上就是在棚里配音,因为长影乐团(的工作)主要是,一个片子做完了,我们就在后面开始和乐。我总觉得那个时期里,好像自己满身的劲发挥不出来。我特别喜欢文学,后来就改行到一个报社去了,叫《电影晚报》。我到《电影晚报》考试的时候,是一个老师带我去的,他就问我说:“你会不会写本报讯?”我就说:“啥叫本报讯?”因为啥也不知道。但是就从那个时候开始,我非常刻苦。不是不知道什么是本报讯吗?我就看了所有的报,把“本报讯”剪下来开始研究,刻苦地学。

至于为什么能从音乐转为影视,实际上最初的时候也没那么明显一定要转影视,但那个时期里,我就觉得不满足,总觉得一个人就这一生,那么多年,我就很勉强地这么干着一个专业,挺没意思的,所以就觉得要当记者,后来我就到《电影晚报》去了。在当《电影晚报》记者的时候,我觉得人生很精彩。

后来我开始学编剧,开始做导演了。很有幸,我从一个演奏员,成长为负责行政方面的(职位),比如我是信息室主任、艺术处副长、处长,就这样一级级上来,但同时,我对艺术始终都是没有放弃的。那时候我特别喜欢写小说、写诗歌,我什么都喜欢。没什么事了,我要到建筑学院去学建筑,包括有时候画画。我就一个人,每一天急急忙忙的,他们说我像海绵一样,什么都不满足,什么都感兴趣。

我跟所有人不一样的是,我对吃喝、化妆、打麻将……这些都没兴趣,其他看什么都特别有意思。由于我什么都感兴趣,做一件事的时候,我又是完美主义者,所以就特别认真。我不考虑它给我带来什么,做的时候,就一心一意地把它做到最好,有时候甚至一个专业做到了最好的时候,我也就改行了,基本是这样。当时小提琴我也算拉得不错的,我也在独奏小组拉了很多片段,同时教我的老师也觉得我挺有才能的,拉琴拉得也不错,但是我就觉得发挥不出来,我就改行了。改行以后,我用小提琴拉琴的弓子换来了一支笔。我也没有念过专门的中文系,就得完全靠自学。那时候要背字典、背诗,平常要看很多书,给自己搞得很忙很忙。就这样,反正慢慢地我就成为了一个编剧。当编剧的时候,我一直都是艺术处的处长。

后来我就调到深圳市文联了,1994年来了以后,我筹建组联处,在组联处里开始了《深圳故事》系列,那七个《深圳故事》系列都是来到文联以后编写的,编、导、制片人甚至音乐作词全是我一个人,因为钱少嘛。不是没有钱,是我不敢拿人家的钱,因为我怕给人家卖不回来。那老板就说了:“你拿那么一点钱能够吗?”我说,但是我如果拿多了,万一给你回不来(本)了,我永远没脸见人了。所以就这样,所以算是打下了一个《深圳故事》系列电影的基础。

记者:您这次举办影视海报展,回顾了过去拍的片子和获奖的记录。您最想通过这个海报展分享给观众的是什么?

李亚威:我并没有预想到现在这个结果。我就是一个人干了活,从来没有回头看,像一个人割稻子没有回头不知道自己干了什么。所以当他们说要在这里展的时候,我才开始翻,一个一个地翻,到底我有什么?因为每一次去报奖的时候,要有海报、工作照、简介和片子。有档案,我就开始翻,自己才发现原来已经做了这么多片子。

每一年做这些东西,我并没有说一定要带给别人什么,要怎么样。其实我还算比较被动的。展出之前是在雅枫酒店,酒店也想做一些和电影有关的东西,就这样先展了一批作品。后来,李真董事长看到了,说我们干脆好好地做一个展。

燃气集团是将党史教育、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以及深圳经济特区成立40周年(这些元素),用我的作品海报的形式展现给大家,让我们看到这座城市的变化。

后来再想,我觉得这个展览有必要了。因为我们的作品记录了整个历史阶段的《蛇口故事》,记录了《百年中英街》,以及用20集篇幅记录了一个敬仰文化的城市里的小人物和深圳移民,甚至文化并不高的一些敬仰文化的人们所作出的贡献;以及深圳的模范人物,包括眼科医生姚晓明、凤凰涅槃艺术团团长郭丽英、民族服饰收藏者赵卉洲等。还有很多大家不知道的,如40多集的《艺苑名家》,他们一个个做出来的贡献,以及后来的少数民族系列。

我到每一个民族聚居地拍的时候,都希望能把他们的民族史、生存史和文明史记录下来。我之所以这么认真,是因为我特别怕,拍每个人的时候不像这个人,就对不起人家。怎么把这个人的精髓拍出来,就是我的任务。

如果去少数民族地区,更是要把民族史非常清晰地展示出来。那就要研究特别多的东西,你是第一个民族文化的研究者、文化的守护者,不能轻易就给人家下定义。这就是我(的工作)很累,和别人不一样的地方。

另外,彝族人民经常把我称为“文化使者”。什么叫文化使者呢?我想了半天,我觉得可能是因为,我拍的东西,为他们纠正了人们很多的印象。因为,田野采风和我们从书里看到的东西不同。所以,我们究竟应该怎么去记录它的样子,都要有准确的内容。

大家都知道,影像历史,都是纪录片导演写的。你看到任何纪录片的解说词,都是导演写出来的。如果它错了,就会把人引偏了。

所以我为了能够真正地尊重历史,就是给我们中国人真正的尊严,要守护它,就要下很大很大的力气来做这件事。

记者:您在面对自己热爱的事业时仿佛浑身有用不完的热情,也开办了自己的影视学院,收了许多年青一代的学生。但现在的年轻人中似乎很流行“丧文化”,请问您从这些“后浪”影视人身上看到了什么样的品质,您认为他们还有哪些需要进步的地方?

李亚威:我对我的那个班上的同学经常说这样的话:其实一个人最后,不完全是他的艺术怎么样,而是他这个人怎么样。在现实生活中,你干这一行,如果都没有把“德”字放在前面,你对历史中的人物,对任何一件事情你都是漫不经心的,然后你很娇气,从来不去挖掘,那我们最后这个片子会成什么样子,大家可想而知。因此,在我这个班上的学生都是非常“痛苦”的,我们没有休息日子。休息的时候就是我们带着他们去梅州去拍摄了,或者去鼓浪屿拍摄了,这是我给她们的休息。首先,我也怕他们太小了,不到20岁,我怕他们中途丢了,那我有责任;第二,最重要的,我觉得要让他们养成一个持续工作的态度。累了你可以休息,但是你必须咬着牙坚持。现在的孩子们都很聪明,他们看问题也比较尖锐,但他们缺少的东西就是勤奋。因为平常,能懒就懒,勤奋对于他们来说,他们觉得挺亏的,给我这种感觉,就是“没有必要干那么多”,其实这是一个最不好的东西。

记者:在本次展览中,我们发现您和云南楚雄似乎有很深的羁绊,可以介绍一下是为什么吗?

李亚威:我2000年走进彝族这个民族,帮他们做了上百集的片子,推到国内外,同时我也是那里的荣誉州民和荣誉市民。直到现在,那里的老百姓、官员还有一些艺术团体都成为了我的朋友,我的朋友都很多。他们这个民族,当你进去以后,他们看到你不是为他们着想的时候,他会把你赶出来;但他们一旦发现你是一个对他们最好的人,他们就把心掏出来(给你)了。所以楚雄就像我第二个故乡一样,我在那里都有我的房子,有我的学院,而且我每一次去的时候从上到下、从左到右都是我的一些朋友们,所以我也希望力所能及地帮助那里,把他们的片子拍出去,培养一批人才。包括《古微鲁》,那个中国彝族歌剧也是我拍中国彝族大歌的时候,就发现那里的曲调太好听了,(所以想)用歌剧的形式把它传出去。

李亚威个人简介:

李亚威,13岁参加铁岭地区文工团任小提琴演奏员,后考入沈阳音乐学院,分配到长春电影制片厂乐团。进修于中央音乐学院、师从法国巴黎音乐学院布莱教授。曾担任《电影晚报》记者、长影信息室主任、艺术处处长等职。编剧、导演多部电影、电视剧、纪录片、栏目节目MTV和执笔并出版文学小说丛书。1994年从长春电影制片厂艺术处处长职位调入深圳市文联任组联处处长、深圳《周末文艺》常务副主编、深圳市文艺创作室主任等职。独立创作和制作电影、电视电影、高清数字电影、纪录片等作品分别荣获中国电视剧“飞天奖”、全国电视文艺“星光奖”、中国电视新闻奖、中国电视金奖等国内外近百部省级以上的殊荣。

她带领电影电视家协会主席团,创办了深圳DV大赛和深圳青年影像节。担任深圳青年影像节组委会执行主席,评委会主席:曾担任广东省电影家协会副主席,深圳市政协常委;曾获得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2013中华文化人物奖”、中国文联系统先进个人、民进中央先进个人、中宣部“中国好人”、全国三八红旗手、云南省“道德模范”、云南省“云岭楷模”、广东省“道德模范”、广东省“南粤楷模”、广东省十大新闻人物、广东省第八届“南粤巾帼杰”、广东省“三八红旗手”标兵称号、中国纪录片年度人物等多项奖项。

[编辑:施冰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