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视角·微访谈——荟萃国际人才视角,洞见科技创新观点
2021-04-30 14:41
来源: 深圳新闻网
人工智能朗读:

人才视角·微访谈——荟萃国际人才视角,洞见科技创新观点

见圳客户端·深圳新闻网2021年4月30日讯 4月24日至25日,由科学技术部(国家外国专家局)和深圳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第十九届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英文简称 CIEP)在深圳会展中心举行,本次展会是以 " 创新、发展、合作、共赢 " 为主题的国家级、国际化、综合性展洽活动,现场汇聚来自 3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 1200 多家专业机构和组织,10000 余名海内外政府代表、专家学者、高端人才,共话未来发展。

大会期间,组委会联合深圳新闻网特别开展《人才视角•微访谈》系列访谈,邀请了14位重磅嘉宾做客大会新闻中心,通过直播访谈的方式,介绍大会亮点,展现参会单位、企业、专家、海外人才风采,掀起“科技创新”“国际人才”的讨论。

构建政府、企业、人才融合育才的生态圈——薛泉源

一览业问平台总经理

他表示,一个城市是否会吸引人才进来,是自然环境、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而今天,人才去往一个城市,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社交环境。“今天深圳举办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也是在打造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环境,不同学科背景,不同企业,不同技术背景的人经常在一起可以碰撞和交流,就像今天的大会一样,既有科技成果的转化还有人才的峰会、交流论坛还有人才求职的机会,正是因为有这么多的机会让人开始‘碰撞’起来,才让这个城市更加有活力,才让人才的价值能够发挥得更大。”

坚持科技创新驱动来促进高端产业高质量发展——田兴华

北京市大兴区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

田兴华表示,“我们想通过交流来落实我们大兴区如何进一步促进科技创新驱动,服务更多的高端人才,把这些资源很好地利用,同时,在人才交流方面,尤其是国内国际资源方面,我们想借助国际国内的创新资源来促进大兴区在科技创新和人才服务上做得更好一些。”

大兴区人才政策体系的创新——高岩

北京市大兴区委组织部人才科科长

高岩示,大兴区始终把人才引进作为最核心的人才工作来抓。近几年,大兴区持续性地出台多项人才引进的专项政策,最后收益颇丰。“我们出台“新国门·归兴”人才引进计划,重点引进国际国内顶尖的科学家,共同构成我们产业发展最核心的人才资源的基础。除此以外,大兴区这几年十分重视对海外人才的延揽,随着大兴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们急需一批拥有国际视野,懂得全球规则的海外留学人员,我们已经引进了大量的,包括耶鲁大学、斯坦福、麻省理工等全球一流高校毕业的留学人才,他们为地区带来新了的技术,同时也带来国际化的视野,对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是非常有好处的。”

科技成果产业化首先需要转化科研成果——陈丽君

南京市科学技术局二级巡视员

陈丽君介绍,南京在推进“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名城”过程中,非常重视引才引智工作,在引才引智和专家服务方面,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一是在政策制定上体现“南京特色”;二是在开放创新上打造“南京品牌”;三是在服务举措上探索“南京实践”。

构建政府、企业、人才融合育才的生态圈——韩军

国家科技评估中心副总评估师、中国科技评估与成果管理研究会秘书长

“科技成果产业化首先需要对科研成果进行转化,转化以后才能产业化。”韩军表示,中国科技评估与成果管理研究会联合国家科技评估中心和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于近期在北京,第三次发布《中国科技成果转化年度报告》,人民日报、新华社、科技日报、经济日报、光明日报等媒体在现场采访报道,通过这些报道,在社会各界尤其是在科研界、高校院所和科技管理部门、教育管理部门引起了很好的反响。

高水平的国际合作是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开放的重要要素——姚为克

中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协会会长

姚为克认为国际科学技术交流与合作,是科技工作当中很重要的内容,尤其是我们国家提出两个目标: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开放。姚为克强调,这当中都离不开国际合作,尤其是高水平的国际合作,“我个人认为高水平的国际合作是我们国家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开放的很重要的要素,所以说如果没有高水平的国际合作很难说我们达到高水平的开放,今后也是这样,我们国家也会有更深入的开放,国际科技合作也会有更广泛的合作。”

国际技术转移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李沐谦

国际技术转移协作网络(ITTN)首席研究员

对于ITTN来说,多年来一直在做国际技术转移的工作,积累了大量的技术转移和先进技术项目,但目前缺少一股力量把它们真正变成一些商业价值和科技成果。“因此我们要做技术转移经理人的培养工作,我们需要一个专门的团队,一个在国内发起起到技术对接技术成果转化的力量来做这样的事情。”据李沐谦介绍,为期2天的国际技术转移经理人培训班在大会上举行,来自国内专业领域的讲师给学员们带来了他们所需要的知识、政策解读和能力,等等。

Ladies Who Tech促进职场多样性和包容性——唐文洁

Ladies Who Tech 联合创始人

Ladies Who Tech是一个社群平台,在这个平台里,来自科技领域的人们互相学习交流科技、创新和创业。唐文洁表示,因为社群本身囊括了海归、外国友人等不同的人群,兼具多元化和包容性,所以在促进职场多样性和包容性方面,Ladies Who Tech做了以下探索:一是思维意识。改变或者提高大家对于这样一个女性从事科技的意识形态;二是教育。帮助更多的女性能够去提高数字的素养和技能,让她们可能在职场更加有安全感和竞争性;三是怎么样跟政策的制定者、企业、政府去跟他们分享我们前沿的一些观察帮助他们制定政策,更好地在公司、政府层面改变这样的现状。

以珠宝设计诠释“中国印记”——贾梦莹

聿麦珠宝创始人

贾梦莹强调,自己本来就是一个中国人,“我觉得我做出来的东西一定带有中国的特色,因为我在这个地方出生和成长,我又有国外的学习经历,这部分经历也融合了我自己的经历,最后它出来的成品不是说一定刻意是融合中西方文化的,我希望我们国内能有一个具有国际视野的,同时又具有艺术性,又有中国文化同时并存的珠宝品牌。”

校企合作是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卢苇

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联盟理事长

卢苇还表示,企业也积极地愿意把自己未来的研究课题,和高校紧密结合。“这样的话对校企合作打下一个很好的基础。所以我们今天的会议,可以说是‘校企合作对对碰’非常好的平台,我们会把这些达成合作意向的企业进行更加深入的探讨,就下一步的合作制定一些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

海归就业更“接地气” 企业需求旺盛——唐安丽

深圳市海归协会秘书长

“我从事海归工作已经11年了,协会成立了8年了,一直在跟海归打交道。现在的海归普遍更加落地了,愿意从基层做起,愿意从头开始学,这是可喜的现象。她建议,海归需要放低姿态,海归的光环不像十年前那么大那么浓,如果愿意放低姿态从头开始,他们的适应能力、可塑性是很强的。

深圳蛇口是我的第二个家——Suphi Yarici

深圳市艾默斯电器有限公司总经理

学校社团可分为综合社团和专业社团。综合性社团是素质教育的第二课堂,它提供了同学们全面发展自己的机会。使同学们全面了解与专业知识及学术研究的前沿动态。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处于蝶变转型期——曾晓华

深圳市人力资源管理协会会长

对于深圳市人力资源管理协会的发展规划,曾晓华表示,将立足深圳,建立一套人力资源管理的“深圳标准”。

未来还将通过整合深圳华为、腾讯等500强企业的人力资源高管,再邀请高等院校的专家对人力资源管理的体系进行重新的迭代升级,同时在引进了美国人力资源协会SHRM认证以后,学习研究他们的体系,把中国文化和国外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结合起来,开发一套适合中国国情,与中国文化相匹配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我国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不断取得成效——张璋

国际技术转移协作网络(ITTN)秘书

在张璋看来,今年在科技成果转化更多聚焦在于高校、科研院所的成果转化的能力释放,包括赋权改革,包括一些高校和发明人之间的权属以及相关一系列问题的厘清,充分地为高校释放创新活力,特别是产业化方向的创新活力去提供动力。当下可能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如何解决我们国内的企业特别是传统制造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去吸纳优秀,不管是国内的还是海外的优秀科技成果的能力,需方的工作量其实是更大的。因为高校院所总体来说,它的范围相对于企业这个数量级还是小的,而且最后实现真正的产业和经济增长、社会发展贡献还是企业为主体。


点击查看现场访谈视频》》》

[编辑:潘宝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