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政观察|这个中心在深圳粤海街道落地再适合不过!
2021-04-20 23:07
来源: 深政观察

深政观察|这个中心在深圳粤海街道落地再适合不过!

人工智能朗读:

第21个世界知识产权日临近,今天,深圳就有两个与知识产权保护相关的大事引起小政注意,其一,是中国(深圳)知识产权仲裁中心在南山揭牌,其二,是深圳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状况白皮书发布。

小政观察发现,深圳实施“最严知识产权保护”的承诺,正在通过一项项措施切实落地。

知识产权保护,看上去高深而专业,但小政觉得作为深圳人不应该不关注,因为这件事关乎深圳的城市生命线——科技创新。正因如此,深圳才在全国叫响“实施最严知识产权保护”的口号。

知识产权保护与创新的紧密关系,从今天中国(深圳)知识产权仲裁中心落地的选址就可见一斑。

作为深圳综合改革试点首批授权事项清单“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仲裁中心,健全国际法律服务和纠纷解决机制”的重要任务,以及《深圳国际仲裁院关于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仲裁中心的改革方案》的重要要求,深圳国际仲裁院设立中国(深圳)知识产权仲裁中心的目的,就是创新知识产权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打造知识产权保护的中国高地。

深圳的南山区,是深圳高新技术企业最早的“根据地”“大本营”,其中赫赫有名的粤海街道,近两年已经“威震海外”。

此次深圳国际仲裁院正是选择高科技企业和科研机构最为密集、知识产权服务需求最为旺盛的核心区域——深圳湾科技生态园率先落地国际仲裁分支机构,就是要提供更加便捷、高效、多元的知识产权纠纷解决方案,建立仲裁调解优先机制,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做法,助力进一步营造国际化、市场化、法治化的一流营商环境,打造知识产权保护的“深圳名片”。

今天,大疆等诸多科技企业代表也出席了活动。

除了为中心揭牌,今天,以创新立区的南山区还发布了《建设知识产权转化运用先行区行动方案(2021-2023)》,提出12条工作举措,包括——

开展专利导航工程,引导企业组建优势产业“专利池”、优化海外高价值专利布局,打通高校科研院所成果转化链条、唤醒“沉睡专利”;

探索金融赋能知识产权的新路径,包括探索建设线上知识产权价值评估应用场景,设立西丽湖国际科教城知识产权运营基金,持续发行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等;

完善多层次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包括完善知识产权综合信息平台体系,引进一批国际化顶尖服务机构和高层次人才,探索建立粤港澳大湾区反侵权专利联盟,全面提升企业海外知识产权抗风险能力等。

随着方案的落地实施,预计到2023年,南山将培育出一批重点产业高价值专利,基础研究和核心技术攻关能力得到全面提升,成为以产业化、金融化、国际化为特色的知识产权转化运用创新先行区。

同样在今天,深圳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状况白皮书发布,发布会上详细披露了备受关注的大疆云台相机专利案等案件的“幕后”,作为2020年度深圳法院知识产权创新案例和典型案例。

仲裁和诉讼,都是处理知识产权纠纷的重要手段。但在司法实践中,知识产权案件审理长期存在举证难、赔偿低、成本高、周期长四大难题。

深圳作为首个国家创新型城市和知识产权示范城市,一直用创新的思维、创新的机制和创新的方法破解这四大难题,其背后的目的依然是为创新铺路护航,让深圳成为科技企业创新的热土。

——探索建立具有深圳司法特色的证据披露、证据妨碍排除和优势证据规则,破解“举证难”。比如,在腾讯公司诉微时空公司不正当竞争纠纷案中,首次在涉互联网知识产权案件中明确界定证据妨碍排除的适用条件,为证据妨碍排除的司法适用提供了“特区”范本。

——探索惩罚性赔偿,破解“损害赔偿低”。深圳中院率先制定全国首个《关于知识产权民事侵权纠纷适用惩罚性赔偿的指导意见》,明确了惩罚性赔偿的具体适用情形、基数确定规则和倍数确立依据等,细化了惩罚性赔偿的具体操作规则,推进惩罚性赔偿落地。工作指引出台以来,深圳法院判决了维沃公司诉优品通公司等“vivo”商标侵权案、沛纳海公司诉网铭公司商标侵权案等一批案件,合计赔偿金额已超亿元。

——率先打出“先行判决+诉讼禁令”组合拳,破解“救济不及时”。在大疆公司诉飞米公司等中国外观专利金奖“云台相机”专利侵权纠纷中,在查明专利侵权事实的基础上作出停止侵权的先行判决,同时在一审判决尚未生效而不具有强制执行力的情形下发出诉中临时禁令,及时制止对高价值专利的侵权行为,是全国首例采取“先行判决+诉讼禁令”的专利诉讼。该创新举措取得良好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繁案精审,简案快审”,破解审理“周期长”问题。深圳知识产权法庭完善“速裁+快审+精审”三梯次审判工作模式,2020年,速裁团队结案1577件,人均结案630件,平均审理周期缩短至40.82天;快审团队结案2215,人均结案369.17件,平均审理周期缩短至148.88天。

小政还注意到,深圳法院积极参与、推动乃至引领国际知识产权保护和规则制定,依法维护知识产权领域国家安全,积极扩大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国际影响力。

今天发布的白皮书披露,2020年,深圳法院受理的知识产权案件69661件,审结69602件,同比分别增长63.3%和69.74%,收结案数均再创新高。知识产权审判“三合一”实施以来,共受理知识产权民事、行政、刑事诉讼案件272285件,审结234658件。

回顾深圳提出实施“最严知识产权保护”的口号以来,这个承诺正在通过一项项措施切实落地——

2017年8月

深圳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的《深圳市关于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工作方案》中,就提出力争到2020年,率先在全国建立最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2017年12月

深圳知识产权法庭在前海正式揭牌成立。

2018年底

深圳出台了全国首部以保护知识产权为主题的法规《深圳经济特区知识产权保护条例》,实施最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该条例已于2019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

2020年8月

中央印发“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和首批授权事项清单,赋予深圳实施综合改革试点的新使命、新任务。深圳法院随即成立推进深圳先行示范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组建“新型知识产权法律保护改革”专班,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多项清单改革任务及其他重要改革工作取得重大进展。

去年年底,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发布《2020年全球创新指数(GII)》,在以PCT国际专利申请量和科学出版物为核心评价指标的科技集群中,深圳-香港-广州科技集群位居全球第2,仅次于东京-横滨。

这是知识产权保护为创新赋能的最好印证。

[编辑:陈苏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