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排坐学霸,后排坐学渣?“排座江湖”的真相是啥?
2021-03-29 08:08
来源: 深圳新闻网
人工智能朗读:

前排坐学霸,后排坐学渣?“排座江湖”的真相是啥?

座位焦虑、学位焦虑……中国家长到底有多焦虑?

事实上,家长的教育焦虑,不仅仅体现在班级座位上。

根据2018年9月发布的《中国家长教育焦虑指数调查报告》上看,68%中国家长为孩子教育焦虑,其中学习成绩、校园安全、手机上瘾、学区房等问题成焦虑爆发点。

image.png

image.png

教育焦虑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重点班、快慢班的设置

火箭班、实验班、普通班……这些听起来好像很常见的词语其实也是一种教育焦虑,分班关系到孩子能否拥有更好的师资、获得更多的关注。

没有节制的报补习班

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校长唐江澎的一段关于教育焦虑的发言,引发了社会的强烈反响,让“鸡娃”再度成为今年的热词。鸡娃,释意为给娃打鸡血,是在日益增大的升学压力下众多家长选择的教育模式——在竞争激烈的背景之下,父母们将“鸡娃”当成对抗教育焦虑的处方。

为了考上好大学,就要考上好高中,为了考上好高中,就要升入好初中。而为了进入好初中,必须在小学阶段就开始玩命学。于是,一条“鸡娃战线”由此形成,环环相扣,容不得半点懈怠。于是有许多家长会觉得,光学习在学校学习的内容怎么才能更优秀?这也就滋生了家长疯狂报补习班的现象,这种畸形的竞争也让许多补习开始使用“名师出高徒,网课选××”“名师直播课就上×××一课”“上网课,用×××”等各式各样的话术对家长进行“收割”。

学区房

择校焦虑,困扰着很多家长。随着全国力推教育均衡、公办教育校际差距逐渐缩小、诸多限令不断出台,购买学区房的风险正在加大。

有调查发现,超半数家长因不能为孩子购买最好的学区房而感到焦虑,其中,爸爸焦虑感比妈妈略强。

家长“帮忙”批改作业

“作业”是中小学学生和家长永恒的关键词。

学生写完作业后,虽然批改作业不是学校要求的,但是家长们都要检查一下。其他同学们没有错题,家长也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出现错题,家长就在这样的“内卷”下“被迫”订正作业。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表示,这个问题反映在升学过程中,对学生的要求是更高的分数,随之而来的是更大的作业量。为此某些家长为了提高分数,主动督促自己孩子完成作业,学校认为这是一个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方法,并慢慢地发展成一个习惯方式,使家长参与的范围逐渐扩大,并产生了越来越多的问题。

学生睡眠时间变晚

今年的世界睡眠日,有媒体公布了最新的统计数据,中国超80%中小学生睡眠时长未达标,而近视率、脊柱侧弯率等发病率随之上升。超负荷的学习强度让孩子无法早睡,晚上11点睡觉已经成为许多中小学生的常态。

青少年睡眠不足主要有两方面体现:一是上学日睡眠不足8小时的比例升高1个百分点。2009年,有47.4%的青少年在上学日的睡眠时长在8小时及以上,2020年这一比例只有46.4%;2020年青少年的平均睡眠时长为7.8小时,比2009年降低0.3小时。

二是上学日睡眠时长随年级升高而呈现下降的趋势,周末补觉的现象呈现学段分化。相比十余年前,2020年各个学段青少年的睡眠时长均呈现下降趋势,小学和初中阶段在上学日平均睡眠时长减少约40分钟,高一、高二减少10至20分钟;小学生周末平均睡眠时长减少约12至25.2分钟,初一、初二年级减少约20分钟,初三及高中阶段下滑更为严重,减少40.2至51.3分钟。

因为教育焦虑衍生的“快慢班”“补习班”“学区房”“家长改作业”“睡眠时间晚”等一系列问题,不仅影响学生学习,更反作用于家长,从而加重家长教育焦虑,形成恶性循环。

为此,国家也做了很多努力。

[编辑:陈苏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