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深圳新闻网首页>

在深圳,哪里可以看到毕加索的真迹?

在深圳,哪里可以看到毕加索的真迹?

分享
人工智能朗读:

展览地点:中国版画博物馆1号展厅欢迎大家前来观展!

作为20世纪最伟大的抽象派艺术家,毕加索的名号家喻户晓,即使是艺术细胞一般的普通老百姓,也都知道他的名字。想亲眼看到毕加索的真迹?中国版画博物馆就有!

自我的呈现

中国版画博物馆经典版画作品展

Self-presentation Classic Printmaking Exhibition of China Printmaking Museum

开放时间 Opening Hours:

10:00~17:00

(周二闭馆 Closed on Tuesday)

展览地点 Exhibition Place:

中国版画博物馆1号展厅

Exhibition Hall 1, China Printmaking Museum

此次展览精心挑选的艺术家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他们不仅拥有高超的版画技艺,还均具有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在这些作品中,艺术家们凭借自由的意志,大胆地彰显自我,风格迥异的作品呈现的是艺术家们各自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创意,他们就像迎着朝阳起飞的荆棘鸟,创作版画成为有着极强自我生命意志的冲动。本次展览蕴含着巨大的信息量,参展的每一件作品都以最原始、最真实的面貌被精心展示出来,展览像一面镜子,映射出每一位艺术家独一无二的特点,在展览现场,透过每一幅作品的印痕、艺术家的亲笔签名、限量编号和手工纸张等信息,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并研究大师们的创作之源和语言演变,我们解读艺术家的才情、理解他们的世界、发现收藏的乐趣和真谛。

部分作品欣赏

无题 Untitled

巴勃罗·毕加索 Pablo Picasso

凹版丨西班牙丨21×15cm丨1971

此幅铜版作品《无题》是他在1971年90岁高龄时创作的少有的在画面中不直接包含性暗示的版画作品,因此反而弥足珍贵,画面中的人物伸长脖子凑到画面的黑暗边角的侧面人像,有一只睁大的眼睛,这只眼睛却突破三维的局限在侧脸上正面朝前的,显示出窥视且让人无处躲藏的感觉,而螺旋升腾而起冲上头脑的“黑天使”揭示着隐藏的动力,更是升华了这种窥视的意味。这件作品画面几乎全部采用凹版干刻的技法,艺术家用钢针在金属版上刻画出一条条较深伤痕,画面的右边留白来凸显另一边的阴暗,空白处的上方的刻痕,以及下方横向快速刻画的排线,使偏重的画面构图的趋于稳定。

耶稣加冕荆棘 Christ crowned with thorns

阿尔布雷特·丢勒 Albrecht Dürer

黑白木刻丨德国丨12.6×9.7cm丨1509

《耶稣加冕荆棘》为《小受难》系列中的第19幅作品,图像左下角标志性A.D署名,无日期,据记载作于1509年。自然光线下,肉眼可见:墨色莹润,线条细腻,高质量的印刷品质使之画面的三维空间表达完美。背面拉丁文印刷文字为活字印刷,与博物馆背书藏品之排版完全一致。本案边缘按木板框线裁切,纸张使用同时期高品质直纹纸,背面右侧可见部分水印M.309 Fish Bladder,为1510-1511年间丢勒印刷作品的常用纸,参见同时期作品《David penitent》《Saint Jerome in his Cell》《The Assumpiton and Coronation of the Virgin》。作品保存质量完好,属书籍/画册裁切,纸张白色无受损或是修复迹象。

京人形市川左团次(三联)

落合芳几 Ochiai Yoshiiku

水印木刻丨日本丨37×25cm×3丨1895

落合芳几作品的“京人形”是指日本的一种人偶娃娃,意在守护孩子一生平安。落合芳几的画作多以描绘战争决斗等血腥现场为主,这幅作品是他为数不多的描绘普通市井文化的作品之一。

歌舞伎座十月狂言寿靱猿(三联)

香朝楼豊斋 Kouchourou Housai

木版丨日本丨37.7×25.5cm×3丨1901

作品取材于当时流行的歌舞伎,作品中的男女形象充满魅力,可以说是江户女子们的梦想。香朝楼豊斋在演员画创作上主要继承了其师初代歌川丰国的样式。如画面中所有人物的面部呈现长脸、尖下巴的造型样式,就是初代歌川丰国开创、并为该画系后世绘师所沿用的歌川派人物造型的标志性形象。但难能可贵的是香朝楼豊斋所作演员画中人物形象比起其师笔下的造型,显得更加贴近生活,有一种平民的亲切感和一种清新的美感。

采莲图丨广军

丝网版丨中国丨77×54cm丨1985

广军的《采莲图》以简练的线条,意象般的造型,温雅的色调,呈现出“江南可采莲,莲叶和田田”般的诗意。

广军:“1985年我做《采莲图》时,有个遗憾是没有像样的油墨,是拿油画颜料印的,纸张也不是专门的版画纸。但是,那种想更新自己的愿望特别强烈,甚至包括技术、材料这些东西,有时候就过了,直接就扑到后现代去了,生搬——既然你做到什么样,我就要比你更怎么样。这时候还要尊重自己的传统,还要客观合理地去建构自己的艺术。”

我的九二年的书丨徐冰

黑白木刻丨中国丨35×50cm丨1992-1998

徐冰的这幅作品先在原板上不进行任何的刻绘就开始第一版印刷,再通过边刻制边印刷直到原木板上多余的部分被完全刻掉为止。这过程的痕迹被转印于一条10cm长的皮纸上。结果是,画面从没有图像的满版黑色开始,通过繁染过程,除了书籍的边线和页面的文字之外,保留最大面积的留白而结束,极具东方禅思想的境界。同时表现出版画的复数性语言意想不到的效果和魅力。

艺术家徐冰讲述了作品背后的故事:“这是我在美国南德科达,威密廉小镇学习印刷、造纸和手制书时的一幅木刻。我当时对欧洲古典书籍装订入迷,所以风格上追求欧洲早期木刻用线一板一眼的感觉。这件作品一直没有完成,因为当时刻到一个阶段未完成时,就拿去参加了一个展览,之后就没有还回来。十几年来我搬了许多地方,与中间人的联系时断时续。这种边刻边印的方法,必须凑齐所有的印件才能一并完成,差一幅,其它的就没法进。”

西藏的文部人丨王兵

黑白木刻丨中国丨35×44cm丨1998

王兵近十几年来发表的作品,几乎都是以藏地高原风土人情、生活习俗、自然生态、宗教信仰为母题的画作,这是他的创作之源。画家曾说“我之所以比其它人更关注于这个现实,那是因为我的生活道路从一开始就铺垫在了藏地高原上,我相信沿着这条路能够寻找到一个理想的圣地。我做着一个圣徒的梦,为生命过程欲作一次心灵的长途旅行”。

不动的山(三)丨李东霞

黑白木刻丨中国丨42×61cm丨2014

李东霞作品中的山和云有一种平淡,率真,自然的美感,她画中的树木和大地有一种简约,质朴,稚拙的味道。但是在清丽和柔美的表象下,她制作了一种间隔的距离,有一种无形的气息阻隔了我们的进入,她没有创造一个可居,可游的世界,相反,在这美丽清新的表象中,有一种美丽忧伤的气息。透过这些简约的有臆想成份风景,我们可以联想那些已经失去的时间,岁月,还有世界本来的模样与自然的本色。在这些充满女性意味的画作里。似乎是在用另一种方式提醒我们,艺术可以有许多的方式方法。

花季丨方力钧

丝网版丨中国丨75×55cm丨2005

早在方力钧创作出他的成名作时期,他就对鲜艳的花朵钟爱有加。但他对鲜花、繁花的理解,却带着矫饰、不真实的意味。他同时期的艺术家因之开创出后89艺潮中一个重要流派:艳俗艺术。但方对此只是“借用”,并未主题先行。从云端的作品开始,鲜花也堂而皇之地占据了重要位置,极尽烘托、渲染之能事。场面浩大、色彩缤纷。

失忆与记忆:日记丨张晓刚

丝网版丨中国丨55×75cm丨2005

《失忆与记忆》系列是2002年前后张晓刚在北京创作的一个新的系列,他把这个新的尝试叫做“失忆”与“记忆”。张晓刚在给朋友的信中写到:过去的生活图像在当下现实中逐渐地淡远,又在梦境中更加地逼近,以至于常常分不清它们究竟是属于过去,还是一出正在演出的戏剧。“历史”与“记忆”一直是张晓刚最关注的创作主题。著名艺术评论家栗宪庭认为,张晓刚的绘画关注人的历史性问题,他用灰阶雕像般的老照片将一个时代浓缩在画布之上。2001年,44岁的张晓刚开始探索关于“失忆与记忆”的问题,他给一些艺术圈的朋友写信,论述关于“失忆与记忆”的基本想法。第二年,他开始创作《失忆与记忆》系列作品,它们延续了《大家庭》、《血缘》的脉络,探讨新旧时代交替下人们面对过去与未来所产生的种种矛盾。

- END -

文章来源丨观澜版画

编辑整理丨龙华文体云

转载请注明以上信息

[见圳客户端、深圳新闻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