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在慕安会上宣称“美国归来”,但欧洲已不是原来的欧洲
2021-02-22 08:31
来源: 澎湃新闻

拜登在慕安会上宣称“美国归来”,但欧洲已不是原来的欧洲

人工智能朗读:

澎湃新闻2021年2月22日讯 在2月19日举行的慕尼黑安全会议特别视频会议上,美国总统拜登以“美国归来”为主题发表演讲,要求加强美欧合作,重振跨大西洋伙伴关系。这是拜登履新以来首次面对欧洲公众讲话。

美国前总统特朗普任内,美欧政治互信出现裂痕。所谓“美国归来”,即跨大西洋联盟归来,美国重返各种国际组织、协议和机制,强调美欧伙伴关系的作用,重塑信任。拜登是外交政策专家,了解欧洲,清楚知道只有联合盟友,才能发挥美国的领导力。他在演讲中大谈北约义务、气候保护、国际合作等欧洲人关心的话题,有意避开了欧洲人不喜欢的话题,包括北约成员国国防支出、德俄天然气管线建设以及美欧互征惩罚性关税等。

受疫情影响,此次慕安会的特别会议采取线上直播的形式,会议时间浓缩为三个小时。围绕跨大西洋伙伴关系的议题,除了拜登之外,还有三位发言人:德国总理默克尔、法国总统马克龙和英国首相约翰逊。默克尔将于年内卸任总理,约翰逊刚刚带领英国完成脱欧,马克龙的欧洲战略自主曲高和寡。从特朗普的“美国第一”到拜登的“美国归来”,欧洲已不再是原来的欧洲,欧美关系也很难回到从前。

价值与利益之争

拜登力求重新获得欧洲人对美国及其领导角色的信任,三位欧洲领导人却各怀心事:英国认同美国主张捍卫共同价值,德法则强调利益分歧;英国欢迎美国以“自由世界领袖”的身份回归,德法则追求有效的多边主义。

拜登认为全球政治处于专制与民主之间的十字路口,寻求与欧洲在同盟的基础上加强西方价值观,共同应对挑战。拜登把中国和俄罗斯视为竞争对手,明确提出在价值观的问题上不能让步,暗指美欧在5G和北溪管线建设方面的分歧。约翰逊提出“捍卫价值是我们的利益”;默克尔和马克龙则主张建立一种更具包容性的多边主义,尊重差异,而不是文化和价值观的相互抵制。

拜登主张中国、俄罗斯和北约三个议题在跨大西洋议程中占据优先地位,默克尔和马克龙则强调多维安全,指出当今世界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新冠疫情、气候变化、恐怖主义和贫困问题。

在对俄关系问题上,默克尔的表述异常清晰。她公开承认,多年以来乌克兰危机没有取得任何进展,呼吁制定共同的跨大西洋对俄议程,一方面提供合作可能,另一方面也要指出差异和分歧。

欧洲战略自主需不需要美国?

在特朗普任内,跨大西洋伙伴关系遭遇重重阻碍。鉴于美国和其他北约成员国在土耳其和叙利亚问题上缺乏协调行动,马克龙一度提出北约“脑死亡”。拜登在慕安会上强调跨大西洋伙伴关系的价值和重要性,重申北约的安全承诺。

马克龙认可跨大西洋共同安全议程,但是也谈到了欧美之间的分歧。他认为,北约需要一个全新的理念,一方面与俄罗斯进行对话,维系自身安全;另一方面需要关注地区冲突,以及未来可能发生冲突的太空领域。

在欧洲战略自主的问题上,德法之间一直存在分歧。德国国内普遍认为,寻求没有美国的欧洲安全自治,无异于把欧洲推向险境。马克龙在演讲中为欧洲寻求战略自主进行了辩护:战略自主意味着欧洲在北约承担更多责任,有助于北约的内部平衡,增加合作的可信度,与美国主导并无矛盾。此外,美欧的战略重心不同:欧洲关注边界及周边地区安全,美国的注意力在亚太地区,为此欧洲不能过度依赖美国。相对于马克龙的雄心壮志,默克尔的表述更为清醒,即把欧盟自身防御作为北约的补充。

跨大西洋关系仍然存在摩擦焦点

对华政策是美欧关系的敏感议题。拜登在演讲中多次提及中国,令欧洲人大为紧张。理解美国全球战略的关键词是“中国”。树立一个强大的外部对手,有助于美国的内部团结,也是民主党人和共和党人之间的统一纽带。但是中国议题并不利于欧美团结。

拜登在演讲中指出,欧洲和美国建立的全球体系正在受到挑战,未来与中国的竞争将是长期而艰巨的,为此,美国和欧洲必须团结起来共同行动。在如何处理中美欧三边关系的问题上,欧洲没有统一的战略。美国要求欧洲选边站,令欧洲国家左右为难。在慕安会上,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也对中美竞争表示担忧,不愿看到未来世界被两大经济体分割成两个相对的阵营。

默克尔不想陷入反华联盟,她在演讲中指出,近年来中国获得了全球影响力,跨大西洋联盟必须采取行动应对这一新局面。但她同时强调,在对华政策上,美国和欧洲的利益并不总是一致的。默克尔支持制定共同的跨大西洋对华议程,至少在共同界定问题方面,欧美双方拥有共同的基础。

特朗普任内,美欧关系陷入低谷。拜登上台之后,欧盟希望与美国结成新的联盟,在贸易政策、抗击疫情、气候保护、多边主义和维护和平方面加强合作并采取共同立场。拜登在慕安会上的演讲,延续了特朗普外交政策的基本要素:一方面坚持对有关大国的强硬政策,一方面强调自身利益并敦促盟国履行义务。与特朗普不同的是,拜登与欧洲人对话的方式更为理性和友善。拜登希望与欧洲进行合作,通过建立政治互信,重塑美国的领导地位。在这一过程中,对有关大国的政策和欧洲战略自主都有可能成为跨大西洋伙伴关系的摩擦焦点。

(刘丽荣,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副教授,德国波恩大学哲学博士)

 

[编辑:贺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