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要求老师亲自改作业 家校“作业矛盾”何解?
2021-02-22 07:22
来源: 深圳新闻网综合
人工智能朗读:

多地要求老师亲自改作业 家校“作业矛盾”何解?

22日,深圳全市中小学的学生结束寒假,返回校园开学、上课。全国各地也陆续公布了春季开学时间。新学期开启,还记得2020 年 11 月初,“压垮成年人只需一个家长群”的那个微博热搜吗?

当今,辅导孩子作业已成为大多数家长的常态,“不写作业,母慈子孝;一写作业,鸡飞狗跳”是很多家庭的真实写照。

而且不仅是普通人,就连许多娱乐圈的明星也有过被作业逼疯的经历。

说起小岳岳来,大家应该不会陌生吧,作为前段时间德云社当之无愧的德云 一 哥,岳云鹏的相声风格和临场反应能力,绝对是当下相声演员中一流的存在,不过就算是这样一位“文化底蕴丰厚”的相声演员。前段时间也因为孩子的家庭作业,无奈求救网友。



这几年来, “ 批改作业 ” 已成为越来越多家长的痛。为了给家长减负,多地陆续出台规定,明确要求教师亲自批改作业。但在教师尚需 “ 减负 ” 的情况下,教师全批全改家庭作业可行吗?在孩子的学习中,家校之间各自应如何定位角色?

山东拟规定教师对书面作业全批全改

“ 我是一名学生家长,孩子的各种作业都要家长批改和签字,家长改作业比孩子写作业还要累。 ” 近年来,类似的家长声音往往能引起不少家长的共鸣。

近日,山东省教育厅起草了《山东省普通中小学规范办学十五条规定》,面向社会公众征集意见,其中提出,教师对书面作业全批全改,不给家长布置作业或要求家长评改作业。

消息一出,网友讨论热烈。家长立刻表示支持:“ 给家长减负,很有必要! ”

“ 我小时候上学,老师既是老师又是农民,都能批改,现在全职当老师为什么就不行呢? ”

“ 家长的知识都有限,如何给孩子正确批改作业? ”

早在 201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要求杜绝将学生作业变成家长作业或要求家长检查批改作业。教师要认真批改作业, 强化面 批讲解,及时做好反馈。

从各地来看,对于批改学生作业这件事,在山东拟出新 规 之前,多地已经出手 “ 叫停 ” 要求家长批改学生作业。

“ 不得以学生自评或互评的方式代替教师批改书面家庭作业。严禁强制家长批改作业或纠正孩子的作业错 误。 ” 今年 1 月 1 日,河南开封市教育体育局发布的《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小学家庭作业的通知》中这样要求。

不按时亲自批改作业的教师将问责

“ 杜绝将学生作业变成家长作业,教育部的态度是一贯的、坚决的。 ” 在去年 12 月 10 日的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俞伟跃表示,教育部将加强日常监管,对违反有关规定,特别是布置惩罚性作业、要求家长完成或批改作业等明令禁止的行为,发现一起,严处一起。

观察来看,针对要求家长完成或批改作业,包括辽宁、河南、浙江等多地都对违规教师甚至学校规定了问责措施。

2020 年 11 月,河南焦作发布通知,要求将作业管理纳入学校绩效考核,学校要制定相关管理制度。对于不按时亲自批改作业的教师,一律取消职务晋级、评先评优资格。

2020 年 12 月,浙江省教育厅发布《杭州市教育局关于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师德师风负面清单与信用管理机制建设的通知》,通知明确,教师不按教学计划、教学规范进行备课、上课、批改作业,敷衍教学,违规加重学生课业负担,让家长代为评改作业等,这些都被列为 “ 教育教学失职 ” 行为。

另外,在一些地区,对于违反作业管理规定的,不仅教师本人要受处罚,涉及的校长、学校也会受到影响。

比如,辽宁省教育厅发布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管理 “ 十要求 ” 规定》要求,对于不按时亲自批改作业的教师,一律取消职务晋级、评先评优资格,学校校长取消评先评优资格。

安徽合肥发布的《关于公布合肥市中小学办学行为 “ 十不得 ” 的通知》明确将 “ 不得要求学生家长批改作业 ” 列入,通知明确的处罚措施包括:负有责任的教师、班主任等要取消 2 年内评优、晋升资格等,对涉及的校长、分管校领导进行约谈、诫勉谈话、通报批评等,学校也会被取消 2 年内评优资格等。

为了方便老师和家长间沟通的家长群 ,渐渐变了味!

2020 年国庆前夕,一位孩子的爸爸在家长会时突然情绪崩溃。由于他经常不回复家长群的消息,在被老师点名提醒后,突然失控。他边哭边解释,自己加班、开会又要盯着孩子,怎么看得过来……对于这位爸爸的情绪失控,家长纷纷表示:特别理解。“本来上班的压力就很大,还得盯着老师又发了什么通知。晚一点回复,就会被老师点名,每天下了班还要看着孩子做作业。有时候顾不过来,就被说不关心小孩,是挺委屈的。”


家长群其实只是服务老师与家长沟通的方式之一,并不是唯一有效的方式。家长和学校双方还是应该互相理解,教育永远离不开两者的紧密配合。好的教育需要家长和老师各司其职,老师的归老师,家长的归家长,专业的事还是要让专业的人来做,家长过度参与,以错位的责任“越俎代庖”,并不能起到理想的效果。


去年10月13日,浙江还有一所学校,为了迎接检查要进行大扫除,要求家长自愿参加打扫。一位家长因为没看到群通知,没有参加打扫,被老师要求面谈,并被指责不尊重集体和老师。



江西一所学校三年级的家长群中,老师甚至直接点名批评几名没给孩子批改作业的家长。



这样的情况并不是个案,还有不少家长反映,自己不光要打扫教室还要去学校食堂帮忙打饭。




同时,有些家长群已演变为“夸夸群”,为了替孩子在老师面前博得好印象,家长们开启称赞、感恩模式,群组内甚至会出现“争宠”、炫富、争吵、辱骂等行为。

家长、老师如何定位各自角色?

为了避免家长与老师的双重苦恼,不少地方的学校开始“自立规矩”。例如,班主任在群里规定,群内只发学校 公告和班级通知,绝不就个别学生情况在群里做讨论。


大连一幼儿园更为明确,直接在家长群中设立 9 条规定。其中明确了老师和家庭沟通的时间,并特别说明,切忌在群中发送奉承拍马的内容。

10 月 26 日,太原教育局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中小学生减负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规定,严禁要求家长 批改作业、打扫教室卫生、 点赞转发 各类信息。

《实施意见》共出台 20 条重点举措,从规范中小学生作业管理、推进课后托管服务、促进教师回归教书育人主业、推进教育管理机制改革等工作上全面发力,切实减轻有损中小学生身心健康的过重学业负担,促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

原则上不得通过微信、QQ群布置学科作业,将记录作业的权利和能力还给学生,同时要将高质量、高效率完成作业作为学生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进行培养。

积极倡导学生身心健康优先于学业成绩的观念,保证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不少于10小时,初中生不少于9小时,高中生不少于 8 小时。

杜绝将学生作业变成家长作业。义务教育学校不得布置学生难以完成,形似给学生布置,实则给家长布置的作业,严禁要求家长批改作业,严禁以任何方式公布学生成绩和排名。小学所有年级均不得将小报、视频制作布置为家庭作业,确需由学生制作的小报应在学校由教师辅导完成。

各学校不得指派家长参加本该由师生完成的事宜,如打扫教室卫生、班级文化布置、装饰美化演出场所等。严禁要求家长点赞、投票、转发各类信息。

坚持自愿参加的原则,中小学校开展校内托管服务时间原则上由1小时延长至 1.5小时,具体托管时间可由学校征求家长意见后自行确定,但最晚不得超过18:30 。






对于这个通知,很多家长表示:早盼着这一天了……



但同时也有家长反对,认为不批改作业,怎么知道孩子学习差在哪?

专家:育人成才,家长和老师应合力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杜绝要求家长批改作业, 评论区 中教师们的声音也不能忽视:“ 一线老师太难了!能保证老师的 8 小时睡眠吗? ”

“ 又要成绩好,又要作业少,作业全批全改,老师用不用备课了?用不用休息了? ”

还有老师提出了建议:

“ 现状:一个老师带四个班,每个班学生60个左右,老师批作业真的很费劲。有些很小的作业,其实可以让家长帮着提前检查一下,不然老师真的批不过来。 ”

“ 批改作业可以,但是同时我建议一下教师手写教案,开会缩短,减少非教学安排 ……”

从网友评论可以看出,一些琐碎的行政工作令老师们身心俱疲,让教师回到本职工作,不止是家长们的呼声,也是老师们的期盼。

2019 年 12 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进一步营造教育教学良好环境的若干意见》,就曾提出要为中小学教师减负,要求清理精简现有督查检查评比考核事项、坚决杜绝强制摊派无关事务、规范精简相关报表填写工作等。

此后多地对教师减负提出要求。例如,辽宁提出,要切实减轻教师负担,严格控制各类社会事务 “ 进校园 ” 。不得安排教师到与教育教学无关场所开展专项工作,不得要求教师重复填报同类表格数据等,保障教师批改作业时间。

在教师尚需减负的背景下,要求教师对家庭作业全批全改,是否可行?在孩子的作业问题上,家校各自的责任定位是什么?

“ 批改作业是老师的本职,这是毋庸置疑的,不给家长布置作业肯定是对的。 ”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表示,教师批阅作业还涉及到教师的工作量与教育的效果,仅用行政部门的一纸文件,用 “ 一刀切 ” 的办法规定,解决不了作业矛盾。

储朝晖说,在育人成才上,家长和老师的期望是一致的,要考虑如何批阅作业才能让学生更好地学到东西,而非必须对每一篇作业、每一道题都要批阅。

“ 不给家长布置作业,并不意味着家长把孩子交给学校就没有教育的责任了。 ” 俞伟跃此前也强调,家长也要在家里引导培养孩子养成自主完成作业的良好习惯,跟学校密切配合,形成育人合力。


综合资料来源:央视新闻网、江苏新闻、 中国新闻网

资料整理:刘晓宇 刘婷 郑晓鹏

绘图:实习生 陈泽霞

校审:吴超



[编辑:刘晓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