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贫困帽扔到金沙江底”
2020-11-24 11:40
来源: 人民日报
人工智能朗读:

“把贫困帽扔到金沙江底”

原标题:“把贫困帽扔到金沙江底”(经济新方位·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核心阅读

近日,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普格县、布拖县等7县退出贫困县序列。至此,四川88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为巩固脱贫成果,四川进一步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把脱贫群众“扶上马送一程”,力争将返贫风险降到最低。

浪涛汹涌的金沙江,进入凉山后缓缓前行。江畔风光旖旎,城镇星罗棋布。其中,彝族聚集的布拖县地处高寒山区,半农半牧,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2014年,全县贫困人口近8万,贫困发生率高达45%。近日,布拖县退出贫困县序列,140余个贫困村、超过6万名贫困人口脱贫。

巩固现有成果,才能确保摘帽无水分,防止贫困卷土重来。近年来,四川在凉山州强化防止返贫的机制,力争将致贫因素连根拔起,布拖县便是典型之一。

实行预警机制,精准防止返贫

“别担心,一点小病,几乎没花钱。”55岁的阿达吃雷从镇上的卫生院一回村,第一书记叶向东便关切地上门询问病情和诊疗费用——家住特木里镇先锋村的阿达吃雷,虽说脱贫已有两年,但由于仅靠和老伴在农业园区务工,收入并不多,被村里列为容易返贫的预警对象。

“若是因病花销多了,马上就需要向乡镇报告,启动基金帮扶、政策兜底等方式防止返贫。”叶向东告诉记者,虽然已经整村脱贫,但防止返贫的任务依然艰巨。

四川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省扶贫开发局局长降初表示,四川已脱贫的600多万贫困人口中,有8.2万人存在返贫风险,另外还有不少边缘易致贫户,“要防止这两类群众成为贫困户,需加强动态监测。”目前,四川已探索建立省、市、县、乡、村五级联动的防止返贫监测和应急救助机制。

“我们运用信息化手段,在脱贫攻坚大数据平台中研发了贫困监测预警模块。”降初表示,四川以因病、因灾及因疫情导致收入骤减或支出骤增的脱贫监测户、边缘户为监测对象,对出现困难的预警监测对象及时开展帮扶救助,最大限度防范致贫返贫风险。

目前,布拖县共有上千户脱贫监测户、5000余户边缘户被纳入全省脱贫攻坚大数据平台,实行动态监测。布拖县扶贫开发局局长沈金文表示,布拖县落实监测户、边缘户帮扶责任人,因人因户落实住房提升、社会保障等帮扶措施,坚持事前预防与事后帮扶相结合,及时化解返贫、致贫风险。

摘帽不摘帮扶,筑牢致富底气

“老乡们,开课了,请大家准时。”晚饭时间后,龙潭镇幸福村的农民夜校喇叭响了起来,来自富顺县的帮扶干部朱坤华忙着准备种养技术培训教材,计划为大家讲授青花椒嫁接技术。村子虽然去年底摘了贫困帽,但朱坤华丝毫没有松懈。

2018年6月,四川为打赢打好凉山地区脱贫攻坚战,在全省各市各系统选派5700多名干部组成脱贫攻坚队,分赴凉山州深度贫困县开展为期3年的帮扶工作。几年间,富顺县倾力帮扶对口的布拖县,投入各类帮扶资金上亿元,常驻布拖援彝干部人才近百人,引入150多个帮扶项目,贫困村摘帽后帮扶力度不减。“确保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富顺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王国荣表示,布拖县虽然已经摘了帽,但是帮扶工作仍然会“扶上马送一程”,内容不变、力度不减。

为有效防止返贫,四川规定,全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后,到2020年享受的扶贫政策总体不变,对已脱贫对象继续给予适当支持。目前,全省贫困县虽然“清零”,派往各贫困县的帮扶队伍却一支也未撤退。“摘帽意味着阶段性胜利。我们希望继续守在村里,直到脱贫群众能稳定地过上幸福生活。”觉撒乡的帮扶干部黄文峰表示。

“有好政策撑腰,我要把贫困帽扔到金沙江底。”九都乡洛色村刚脱贫的吉木拉日底气满满:去年底脱贫后,他在帮扶干部帮助下,加入村里的养殖合作社,家里新添了几头牲口,今年增收两万元不成问题。

关注易贫群众,不落一人一户

“大叔,下面这层楼是圈养牲口的,在这里搭铺睡觉不卫生。”拉果乡阿尔马之村易地扶贫搬迁聚居点,一排排两层新房锃光瓦亮,中建二局派驻凉山州的农房巡检组成员高良忠一栋一栋房屋挨个“家访”,既检查房屋质量,也劝导村民养成科学的居住习惯。

一直以来,人畜混居等习惯导致凉山州卫生问题突出,成为因病致贫的根源之一。此外,厚葬薄养、巨额彩礼等习俗也带来巨大的返贫风险。四川在凉山积极推进“移风易俗、破旧立新”的工作。“入户讲、逢人说,群众总会接受新理念。”高良忠说。

未曾被列为贫困户,却因缺乏就业技能、家庭负担较重等原因,长期徘徊在贫困边缘,这样的“边缘户”同样是脱贫攻坚政策的重点照顾群体。“关注易贫群众,防止产生新的贫困人群,才能实现小康路上不落一人一户。”降初表示。

开车从蜿蜒的小道下山,山脚下不远处便看见鳞次栉比的彝家新居。这里是布拖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依撒社区,附近3个村子的群众从高山上搬迁至此,过上城里人的生活。

“我从没戴过贫困帽,但是经常担心哪天就成了贫困户。”走进西充县实验驾校,宽阔的试驾马路上,来自布拖县的村民阿布此贵正跟着教练学习踩离合起步。“以前啥都不会,外出打工只能做基础工、打短工。今后有了一技之长,收入翻倍没问题。”他说。

目前共有150多名布拖县彝族同胞在这里接受免费驾驶培训——在西充县的帮扶下,他们将接受70天强化培训,取得机动车C、B照驾驶资格,学费、食宿费全免。“他们都很珍惜这次机会,一定能靠勤劳的双手实现小康梦。”西充县就业局局长范雪君表示。

拔穷根,靠就业,也靠产业。布拖县乐安乡火灯村是医药企业好医生集团的精准帮扶村,在企业“包种包收购”的政策下,村民种植附子175亩,户均增收近6300元。好几名“边缘户”,成了致富带头人。

[编辑:刘晓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