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山湖科学城:湾区创新之城加速崛起
2020-11-17 14:28
来源: 南方网

松山湖科学城:湾区创新之城加速崛起

人工智能朗读:

南方网讯 不久前,东莞市委全会审议通过《关于加快推进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松山湖科学城)建设的若干意见》,举全市之力为松山湖科学城建设按下“加速键”。

一个多月来,松山湖科学城先后迎来华为开发者大会、2020粤港澳院士峰会、C9高校联盟调研专项推介会、中国创新挑战赛(广东)、松山湖创新创业大赛等一系列重磅活动;与此同时,南方光源研究测试平台项目主体建筑封顶,国家高能物理科学数据中心大湾区分中心揭牌……顶级创新资源不断加码,松山湖科学城频现“高光时刻”。

重大活动落地举办、重大项目加速推进、高水平人才四方汇聚,折射出松山湖科学城建设正迎来“大提速”。通过构建从原始创新到产业转化的全链条创新体系,一座湾区创新之城正加速崛起。

大科学装置群

支持湾区发展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随着科学研究向深水区挺进,特别是基础研究领域的拓展,一系列重大原始创新问题都呼唤更加先进的研究手段。

11月6日下午,松山湖科学城巍峨山脚下,随着混凝土浆被填筑进最后一块区域,南方光源研究测试平台项目综合实验楼主体顺利完成封顶,标志着南方先进光源的规划和建设又向前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而紧邻该项目几十米处,就是国家大科学装置中国散裂中子源园区,银白色建筑群如今已经成为松山湖科学城乃至东莞的创新名片。

“大科学装置已经成为现代科学技术诸多领域要取得突破的必要条件,是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维护国家安全必不可少的特殊基础设施。此外重要的是,它能够成为众多高新技术的源泉和高新技术产业的摇篮。”中科院高能所副所长、东莞分部主任陈延伟表示,以大装置为核心筹划建设松山湖科学城,契合国内外科学中心发展规律。

中国散裂中子源是松山湖科学城大科学装置布局中破土发芽的首枚“种子”。自从2018年建成投入使用以来,两年多时间内,中国散裂中子源通过服务超过1500位全球用户,已经完成300多项原创性课题研究。

一花独放不是春。以中国散裂中子源为基础,东莞已经提出要在松山湖科学城建设世界一流的大科学装置群,包括加快推进散裂中子源二期、南方先进光源、先进阿秒激光设施等全球领先的大科学装置建设,在巍峨山北麓打造形成大科学装置群,为重大原始创新成果的诞生提供重要支撑。

其中拟建的南方先进光源,是一台衍射极限第四代同步辐射光源,与已经建成的散裂中子源一样,同为观测物质微观结构的大科学平台。刚刚封顶的南方光源研究测试平台项目,使得松山湖科学城距离第二座国家大科学装置更近一步。

南方光源研究测试平台和预研项目是未来南方先进光源建设中的重要环节,目的是解决未来工程建设中技术上的所有“拦路虎”。中科院高能所东莞分部副主任金大鹏介绍,在南方光源研究测试平台建设的同时,南方先进光源的预制研究取得了多项重要进展:总体设计已经初步完成;超导高频腔已完成设计,启动招标;国产化常温高频腔整腔冷测结果达到设计指标;超高稳定度稳流电源工作按计划开展……一系列关键“卡脖子”技术攻关正稳步推进。

“大科学装置建在一起,可以极大方便用户。好比去医院,既能在一个科室做CT,也能直接到隔壁做核磁共振,而不必要再到很远的地方重新检查。”陈延伟说,散裂中子源和南方光源装置群就像一盏明灯,其光亮可以辐射整个大湾区,共同支撑粤港澳大湾区科创中心发展。

一流资源汇聚

构建创新矩阵

在大科学装置立项、建设和运行过程中,科学数据系统都是不可或缺的部分。11月10日,国家高能物理科学数据中心在中国散裂中子源(东莞)揭牌,正式成立大湾区分中心。该中心未来将面向包括中国散裂中子源、大亚湾中微子实验、欧洲大型强子对撞机等在内的国内外多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需求,为基础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以及跨学科交叉应用提供开放共享服务。

“国家队”资源加码,带来的是松山湖科学城创新链条的日益完善。依托大科学装置,松山湖科学城还在布局前沿交叉研究平台、科技基础支撑服务平台,加快中子治疗技术探索设施、大科学智能计算数据中心、大湾区电镜中心、材料科学用户实验设施等项目建设,形成大科学装置与前沿技术攻关链式协同,为产业关键技术突破提供支撑,催生更多从“0”到“1”的重大创新成果。

在此基础上,松山湖科学城正以国际化视野、“双一流”标准筹建湾区大学,加快香港城市大学(东莞)建设,同时加快构建一流科研机构与实验室体系,形成以大科学装置为基础,高水平院校、科研机构和实验室体系集体发力的源头创新矩阵。

“2008年初到松山湖,这里是‘好山好水好寂寞’。12年间,我们见证了松山湖的快速发展。”现任广东华中科技大学工业技术研究院、广东省智能机器人研究院院长的张国军说。

12年间,研究院从最初20多人的团队发展到现在拥有一支600余人的研发队伍和1000余人的工程化成果转化团队,从“0”建造我国制造领域知名的新型研发机构,在支撑产业到引领产业的实践探索过程中,先后发起组织了全国数控一代机械产品应用示范工程,建设了全国电机能效提升示范点、全国智能制造现场会唯一示范点,2019年成功中标了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促进机构(全国23家之一)。

张国军感慨:“2008年过来的时候,我见过松山湖的基础建设时期;2010年到2020年,我见证了松山湖逐步积累爆发的时期;到了2020年,松山湖成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先行启动区,又是一个新起点。”

当前,包括张国军所在的工研院在内,东莞已经成立有中国科学院云计算产业技术创新与育成中心、北京大学东莞光电研究院、广东电子科技大学信息工程研究院、东莞清华创新中心等30多家新型研发机构,大部分集中在松山湖科学城,其中有4家为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累计培育科技企业1600多家。

这些机构有力带动了一大批高端电子信息、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新成果、新项目在本地出现并落地转化。今年7月,松山湖科技成果转化中心还入围科技部火炬中心发布的《关于公布第二批国家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基地的通知》,成为广东省唯一入选者。

全链条创新体系

激发“双创”活力

创新成果能落地是松山湖科学城全链条创新体系的重要特色。东莞市委常委、松山湖党工委书记刘炜表示,当前推动的原始创新、技术创新,都是在强大的制造业产业链基础上开展的,对整个东莞的制造业转型升级发挥了重要作用。

松山湖材料实验室首席科学家付超研究员带领的多孔陶瓷及其复合材料团队,研发出具有优良的理化性能的多孔碳化硅陶瓷材料,可承受1600摄氏度高温,以此制作的燃气燃烧器,应用于能源、化工和环境等领域,可大量节省能源消耗,实现氮氧化物超低排放。近期,他们的创新成果刚刚在胜利油田成功应用。

“通过企业合作,可以明确需求导向,帮助我们生产实践。”材料实验室主任汪卫华院士表示,“好的原创性的科学问题,应该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实践。”在松山湖科学城,实验室通过合作也获得了源源不断的创新“源头活水”。

依托东莞深厚的产业基础与科学城完善的创新链条,正有越来越多的创新成果在松山湖亮相并实现产业对接。

刚刚结束的第五届中国创新挑战赛(广东·东莞松山湖),促成了企业和挑战团队签订意向合作协议30项,意向金额达8730万元。粤港澳院士峰会期间,乳腺癌生态学说机制和免疫治疗研究成果等十大最具代表性创新成果在松山湖发布,有明确产业化前景和产业化资源需求的成果、项目与投融资机构实现对接。

“这里的年轻人打造一个新的科技产品,迭代速度可能比硅谷、欧洲要快5到10倍,而成本却大概只需要它们的1/5到1/4——这就是粤港澳大湾区巨大的优势。”曾孵化了大疆的香港科技大学教授、东莞松山湖国际机器人产业基地创始人李泽湘这样评价道。

如今备受网友追捧的扫拖一体智能机器人“小白鲸”,让云鲸智能在2019年松山湖创新创业大赛舞台上一鸣惊人,获得一等奖。通过创赛平台,一大批具有突出创新能力与技术优势的创业项目在松山湖汇聚,并且寻找到可以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的创业土壤。短短1年间,云鲸智能在松山湖创造了销售额从0到10亿元的创业传奇。

随着一浪高过一浪的各类创新活动持续举办,各类创新人才加速汇聚,创新创业的热情在这里奔流不息,以2020年松山湖创新创业大赛为例,该项赛事目前仍在面向国内外公开报名,却已经吸引到近600组创新项目报名参赛。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与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建设等多重机遇加持下,松山湖科学城正朝着充满活力的国际创新创业高地快速迈进。

“最强大脑”

提供智力支撑

“各位院士都是全国科技事业‘大厦’的栋梁之材。东莞这些年来很多方面的创新发展都得益于各位院士的大力帮助。”在粤港澳院士峰会期间,东莞市委副书记、市长肖亚非对院士群体为东莞创新发展提供的支持,给予了高度评价。

感谢的背后,是松山湖科学城拥有的以院士为代表的高水平人才队伍,对创新发展起到的关键支撑作用。11月3日上午,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理事长王恩哥院士,作为粤港澳院士峰会全体大会特邀嘉宾,在报告会环节首个发言。他以《科技创新和产业革命》为主题,纵论新材料与产业变革之间的密切关系,并详细介绍了材料实验室创新团队与创新成果。

“2017年我年满60岁,12月30日下午5时,离职报告交到了中国科学院办公厅。我非常高兴这个时候广东省提出要建省实验室。”王恩哥表示,过去做物理研究的材料往往都离应用比较远,俗称“没有用的材料”。从21岁读大学到60岁,他花了40年时间做“没用的材料”,剩下一点时间准备在这里做一点“有用的材料”。

作为广东省首批启动建设的4家省实验室之一,松山湖材料实验室2018年挂牌以来,不到3年的时间就集聚了24个创新样板工厂科研团队,有双聘和全职科技人员超过700人,其中10名两院院士、55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与王恩哥一样,我国著名网络安全专家方滨兴院士,作为东莞引进的首个特级特色人才,也选择了在松山湖科学城开启职业生涯的新阶段。他总结道:人生前两个8年在哈工大教书,第三个8年在政府部门历练,第四个8年在北邮当校长,而人生中第五个8年,想做一些企业化的事情,促进产学研的结合。

近年来,他带领团队开展了一系列网络空间安全与大数据研究等工作,在松山湖成立了广东安数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广东云盾信息安全科技有限公司以及广东积智科技有限公司3家企业,并在产业应用方面取得了多项成果。

此次峰会上,李国杰院士是与东莞交流合作最为密切的院士之一。李国杰是我国著名的计算机专家,他表示,每年自己一半时间在北京工作生活,另一半时间在东莞工作生活,在中科院云计算中心指导科研工作。来到松山湖近10年,他已经适应和喜欢在这里工作和生活。

光大集团合作引进的甘子钊院士团队,则建立起了国内首个氮化镓外延片衬底材料生产企业——中镓公司,随后一大批半导体行业相关企业先后在东莞培育起来。

除此之外,在松山湖科学城,还活跃着卢秉恒、汪卫华、钱清泉、杨志峰等一大批院士群体,与本地科研机构、高校、企业等进行着多领域、深层次的创新合作,为松山湖科学城创新发展提供着强大智力支撑。

院士建言

紧跟国家战略布局

加强区域协调联动

11月2日与3日晚,东莞市区及松山湖多处地标性建筑灯光璀璨,以最热情姿态为2020年粤港澳院士峰会的召开造势添彩。今年,粤港澳院士峰会连续第三年落地东莞,同时也是这一顶级人才交流活动首次走进松山湖科学城。

在中国科学界,院士是国家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代表着相应专业领域的一流水平;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则处于国家创新体系金字塔的塔尖,是代表国家参与全球科技竞争与合作的核心力量。院士论道松山湖科学城,带来了“最强大脑”与国家战略的融合碰撞。

顶级盛会恰逢重要历史节点。峰会开幕前,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刚刚召开,如何制定“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成为各界关注的重要议题。峰会期间,东莞如何在国家战略赋能下更加有所作为,松山湖科学城规划建设如何与国家战略融合衔接等,都成为院士专家热议的焦点。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把科技创新放到了相当突出的位置。所以今后一段时间,科技创新对我国的发展意义极其重大。”中国工程院主席团名誉主席周济院士表示,在这一重要历史节点下,谋划建设松山湖科学城具有重要意义。

他表示,光明科学城和松山湖科学城共同成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主体,这是国家重大战略布局,必须立足于“四个面向”,从更高层面做好发展战略谋划。

广东院士联合会会长刘人怀院士也做出了同样判断。他表示,当今世界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科技创新是关键。松山湖从“园”到“城”,彰显了东莞科技创新的基础和实力,凸显了东莞作为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具备发展优势、产业基础优势、人才集聚优势,相信东莞必将在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在活动期间举办的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松山湖科学城)发展战略咨询座谈会上,10位院士及多位业内专家受邀出席,从全球视野和专业角度,为松山湖科学城发展支招。

“大科学装置的建设周期是10年以上,中子源建设之初还并没有大湾区概念,建成以后,赶上了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部署,这是历史的机缘巧合。”中国散裂中子源工程总指挥陈和生院士扎根东莞十余载,领导建设了中国散裂中子源。他表示,大科学装置的建设需要一支几百人的团队协同工作,还要有适应大科学工程建设、管理、开放的管理体制和激励机制,才能建设好。

他希望东莞松山湖和深圳光明区能够加强协调联动,集中区域优势资源,面对国家的重大需求进行部署,解决国家发展战略当中的重大瓶颈问题,开展产学研合作,协同攻关。

作为东莞籍院士,何镜堂对松山湖科学城的规划发展也十分热心,他从科学城定位出发,提出松山湖科学城未来应该成为“体现人与自然高度融合、科技与人文同步协调发展的一座科学之城”,其中包括:提供利于创新创业空间环境的“创新之城”,科技人文与自然生态融合的“生态之城”,提供优质配套的“服务之城”。

南方日报记者 陈启亮

通讯员卓奇文

策划:黄少宏

[编辑:郑晓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