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 | 林郑:港深联手打造国际科创中心 两地创科链竞争力强过纽约与加州!
2020-10-19 11:43
来源: 香港商报

独家 | 林郑:港深联手打造国际科创中心 两地创科链竞争力强过纽约与加州!

人工智能朗读:

上周出席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聆听了国家主席习近平重要讲话;这个月下旬又将启程赴北京拜会国家部委,寻求中央对香港进一步支持——在此异常忙碌之际,行政长官林郑月娥日前在礼宾府接受了本报专访,分享聆听习主席重要讲话的心得,畅谈在国家改革开放再起步进程中如何进一步加强港深合作,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争取在中央政府继续进一步的支持下搞好施政、提振经济、改善民生,以清晰明确的路向、实在有力的措施带给市民信心和希望。

习近平重要讲话指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深圳是其中的重要引擎。要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重大历史机遇,推动三地经济运行的规则衔接、机制对接,加快粤港澳大湾区城际铁路建设,促进人员、货物等各类要素高效便捷流动,提升市场一体化水平,香港社会各界均期望特区政府尽快落实相关规划与措施。林郑月娥在接受本报访问时表示:香港与深圳拥有长达40年的合作关系,我冀望在加强金融专业等方面合作的同时,两地能够订出“联合政策包”,助力大湾区发展成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港深于科创是天然合作伙伴

林郑回顾说,香港与深圳是长期的合作伙伴,我们已有超过40年的合作经验,而且每一阶段都随着香港自身的发展、深圳自身的发展,就找到一些新的合作基础。例如,在最早阶段,深圳作为一个改革开放的先行先试区吸引外资,当年的港商带着大量资金进行投资;到了中段,深圳开始起飞,有很多内地企业都需要利用香港这个平台,引进来、走出去,香港亦可以扮演这个角色;到今天和未来,“我觉得两个城市新的发展引擎,还是进一步的改革开放,包括金融、专业服务各方面,尤其是共同打造在粤港澳大湾区内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她说,按照自己的理解,所谓“一体化”是在“一国两制之下,不等于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或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就会让“两制变得模糊。“正由于有港澳两个城市,更应发挥好一国两制的特色,这正是习主席多次提到的,希望粤港澳大湾区可以丰富一国两制的实践。”

林郑对港深科技合作有很深入很切实的思考。她强调,港深在整个创新科技产业发展链中各有优势,是天然的合作伙伴。

话题就从规划纲要有关部分谈起,她提到,中央政府出台《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规划纲要》)提出要将大湾区建设成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事实上,此前深港两地一直在创新科技上共同合作,推动「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发展。合作区位于落马洲河套地区,是1997年深圳河治理一期工程完成后裁弯取直“造出的一块面积约87公顷的区域,坐落于深圳市福田区南部与香港接壤处。其中,深圳河南侧的香港园区,面积约0.87平方公里;深圳河北侧的深圳园区,包括皇岗口岸片区和福田保税区,面积约3.02平方公里,深圳市政府早前决定将福田保税区转型为高科技园区。林郑以园区发展为例多次强调,香港必须与深圳合作才能取得更大发展。她说,沙田科学园已饱和,只能等落马洲河套区的发展,惟估计落马洲河套区最快要到2024年才有第一栋大楼入伙,如果香港想做创科是不能等的,但深圳就有地方,深圳正将福田保税区转型,“我在8月莲塘/香园围口岸开通后亲自去参观,看到深圳将那边的大厦作为创科基地,香港有团队已进驻园区,进行科创工作,这正是紧密合作的表现。”

林郑表示,香港要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搞好施政、提振经济、改善民生,带给市民信心和希望。 (记者冯瀚文摄)

港深合作一定会「1+1大过2」

林郑月娥认为,应从深圳与香港角度共同出发,一起推动“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不应只着眼于将人才局限在香港园区。她特别指出,中国与美国近期出现纷争,美国采取不合理的态度与政策,甚至出现针对华人与内地企业的气氛,“这是一个契机,可以吸引他们回来香港或深圳落户或上市。

林郑强调,深港两地下一步的工作就是汇聚人才。她披露,早前向深圳市领导提议一起吸引人才,因为香港在创新科技具备不少优势,可与内地加强合作。“只要我们港深一同合作,一齐做各方面的工作,出来的(成果)一定会1+1大过2。”

林郑继续分析,高等教育的一些基础科研,香港比较强,我们有四五间大学在全球100强以内,我们的基础科研做得较好,也有很杰出很出色的科学家,下一步希望科研成果能够转化,而这正是深圳的强项。她解释,深圳拥有非常好的、先进的制造业,在创科企业成功将科研成果市场化后就会进入融资阶段,可选择到香港上市,因香港是全球性国际金融中心。她形容,深港两地创科发展链已十分完善,竞争力甚至较美国纽约与加州更佳,“因为其实系毗邻的两个城市,就可以为创科企业提供全部的服务,我觉得当中大有深化的空间。

冀港深一同制订「联合政策包」

林郑表示,若要推动创新科技发展,必须有相关政策与资源配合,以吸引更多科研人才来港。具体而言,为提升香港吸引力,她认为有必要为海外学者提供更多教席,同时大力提升本地学府的实验室设施。她续说,优秀的科研学者通常都有自己的研究团队,因此香港应容许这些学者带领的博士生一同来港,让其研究项目能够延续不至于中断。

林郑希望能与深圳一同制订“联合政策包,列出各自可提供的优势,例如深圳的「孔雀计划」、税务优惠、人才公寓等,她形容「香港与深圳现在是『强强联手』,两个城市将最好的东西放在一起,共同吸引更多人才、资金落户两地,为大湾区建设作贡献。

青年是科创生力军,谈到港澳年轻人到大湾区就业和生活,林郑坦言,香港近年出现了一股「对着干」的风气,过分排斥内地、排斥内地人,但她认为可透过宣传教育改善,强调政府不会减少为年轻人提供到内地实习、交流、工作的机会。她说,特区政府在粤港澳大湾区透过青年发展基金资助成立「双创」(创业、创新)基地,未来将会邀请曾到内地发展的过来人,向本港年轻人介绍他们的经验,藉此让年轻人了解内地的发展机遇,从而减少他们的抗拒感。

共促湾区文创产业发展

多年来,粤港澳三地在文化艺术方面一直有着频繁的交流和合作。《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进一步提出三地要发挥协同效应,推动中外文化交流互鉴。林郑月娥对香港参与大湾区创意文化艺术的交流共建十分重视和热心,希望与深圳进一步合作,共同推动整个大湾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要看到7000万人大市场

林郑不无羡慕与钦佩地向记者介绍,深圳经济特区今年适逢建立40周年,正推出大型文化拓展计划,规划建设「新时代十大文化设施」,包括歌剧院、美术馆、展览馆、博物馆等,如会在前海兴建「国深博物馆」,「都是规模宏大、高起点和世界级的」。她说,香港具有优秀的策展能力,当项目落成后,香港届时可将自己的展品与策展人才带进大湾区。

她认为,文化艺术反映一个城市的素质,并会对海外旅客产生极大吸引力,例如世界著名的奥地利维也纳博物馆区、德国柏林博物馆岛、东京博物馆等。因此,她希望将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香港艺术馆、M+等亦打造为亚洲数一数二的「博物馆群」。这与深圳「十大」交相辉映,其中也蕴藏与深圳及湾区其他城市巨大的合作互动机会。

林郑表示,香港应将软件优势带入大湾区。在未有疫情前,特区政府相关工作一直进行中,例如让艺团在大湾区巡回演出,“大湾区有一个好处是可以说广东话,可以用广东话演话剧。她说,大湾区内地9个城市,个个都在兴建美丽的文化艺术设施,香港应在节目、舞台设计以至艺术创科方面,进入一个更庞大的市场。“”如果我们只看730万人的市场,会有一定限制;但若将眼光放到大湾区,马上变成一个7000万人的市场了!

湾区文创合作将迎新高潮

林郑呼吁港人应进入大湾区寻找商机,相信中央政府愿意将政策放宽,更方便港人进入大湾区。事实上,为推动大湾区内的文化艺术建设,特区政府自2018至19年度起已预留1.4亿港元额外资源,在5年时间内支持香港的艺术家及艺术团体到大湾区进行演出以及其他交流活动,她强调特区政府会继续为业界提供协助。而早在2002年时,粤港澳三地政府就已设立「粤港澳文化合作会议」机制,并在演艺节目和人才交流、文化资讯、文博合作、公共图书馆、弘扬粤剧艺术及文化产业发展研究等六方面取得丰硕成果。如今,《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发挥大湾区中西文化长期交汇共存等综合优势,推动中外文化交流互鉴,并鼓励香港发挥中西方文化交流平台作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信大湾区文化艺术创意合作发展将迎来新的高潮!

林郑(中)百忙之中接受本报记者专访。(记者冯瀚文摄)

林郑:我与深圳有不解之缘

参加完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回港第二天,林郑就在社交媒体图文视并茂分享自己与深圳的「不解之缘」,直言参加庆祝大会「既感亲切又十分兴奋」。在接受本报专访时,她再次说起自己的深圳情缘。

对深港合作体会最深刻

过去40年间,港深一直合作无间。“我担任发展局局长、政务司司长、行政长官期间,与深圳一直保持紧密的合作关系。她笑言,在特区政府芸芸官员当中,相信自己对深港合作的体会最为深刻。“2007年我担任发展局局长,主要负责基建项目,在深港合作框架下,当年两地设有跨境基建专责小组,作为小组成长,我更亲身参与了多个跨境基建项目,包括莲塘/香园围口岸、深圳河治理工程、落马洲河套区规划等。

林郑娓娓道来:2007年到2012年间,我担任发展局局长,其中一个重要工作就是港深边境区的发展。在推动莲塘/香园围口岸工程过程中,我的最大体会是:「香港不能只睇自己,若香港想与深圳发展得好,必须香港与深圳一齐睇,甚至香港与国家一齐睇。」她回忆说,当时,香港已有6个口岸,足以应付客流与车流,因此社会对是否兴建多一个口岸进行过不少讨论,但自己认为香港不应只从自身角度出发,必须考虑深圳的角度!当时,深圳希望能在东部地区兴建口岸,达到跨境货运“东进东出,西进西出的效果。最终,我总算成功“排除万难,让项目得以施工。工程2013年7月动工,货检设施已于今年8月率先投入服务。新口岸设施一流,正发挥重要功效。

林郑续提河套:自回归祖国以来,香港与深圳已就落马洲河套区展开多次磋商,以决定土地归属等问题。她说,「很高兴2017年出现突破,在中央支持下,时任深圳市领导同意将地权、业权交给香港,但项目发展需要大家互惠互利,将它打造成“港深创新及科技园”。

谈到深圳河治理工程,林郑表示,深圳与香港是一河两岸城市,因此必须合作治河。“经过多年努力,深圳河的水质已大大改善。她说。

一桩桩、一项项,说起自己亲身参与的港深合作故事,看到推进合作的惠民利港实效,她难掩喜悦。

与深圳官员建深厚友谊

而在频繁紧密的工作交流中,林郑与近年历任深圳市领导都建立了非常深厚的感情,“从马兴瑞、许勤,到现在的王伟中书记,都是好朋友!她回忆,自己就任行政长官时,时任深圳市委书记的许勤调任河北省省长,当时未赶得及为其饯行。后来,特意在2018年完成访京行程后,专程转往河北探望,并到雄安新区进行考察。

林郑还披露了马兴瑞省长的一个小故事。她说,无论担任深圳市委书记还是广东省省长,他都与香港有着密切的交往,“他一直很支持香港发展。我们多次就不同项目进行交流,例如广深港高铁、参与粤港会议等。因此,他经常开玩笑说自己是到礼宾府吃饭最多的内地官员,并有自己的品菜心得——礼宾府自己厨房的菜式味道更佳呢!”

讲起与老朋友的精诚合作、共同做事,林郑十分开心,“透过与内地省市的合作,很容易在工作中交到朋友。因为大家都有相同目标:为国家服务,同时希望做到实事。我的性格钟意做事,因此与他们较合拍。”她说,“与内地省市合作,在工作中建立深厚友谊是好事。

[编辑:柳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