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丨深圳特区四十年,以改革先行的角色再出发
2020-10-13 09:42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人工智能朗读:

社论丨深圳特区四十年,以改革先行的角色再出发

10月11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2020-2025年)》(下称《方案》),授予了深圳更大的改革权力,是新时代推动深圳改革开放再出发的重大举措。

深圳经济特区设立迎来40周年,深圳从一个小渔村成长为全国GDP第三大城市,仅次于上海北京,创造了发展奇迹,也验证了经济特区战略的胜利。有鉴于此,去年8月党中央作出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重大决策。现在,以设立经济特区40周年为契机,在中央改革顶层设计和战略部署下,支持深圳实施综合授权改革试点。

《方案》的关键词是综合授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战略定位和战略目标需要深圳有先行的自主权,这个授权不仅要来自省一级政府,更要中央授权,只有赋予深圳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更多自主权,才能推动深圳改革开放再出发,以改革先行者的角色进行全新探索,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推进改革开放。

与四十年前定位为经济特区不同,现在深圳承担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任务,改革内容不只是经济,而是全面深化改革。包括率先完善各方面制度,构建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形成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扩大开放新格局,推动更高水平深港合作,增强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的核心引擎功能,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

从《方案》内容看,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基础上,在一些领域有更具体的要求和授权,这与深圳自身的发展条件和定位有关。比如要求深圳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将国务院可以授权的永久基本农田以外的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审批事项委托深圳市政府批准,深化深汕特别合作区等区域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等。这首先解决深圳建设用地不足的问题,建设用地不足导致房价暴涨以及公司、工厂成本大幅增加,不利于深圳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增加深圳经济与社会运行成本,因此,优先解决土地问题是深圳重新出发的关键和基础。

深圳是中国高科技产业的重地,在通讯电子、无人机、新能源汽车等领域领先全球,拥有核心技术。这种成就得益于深圳长期以来良好的环境。在中国进入创新驱动时代后,深圳更要发挥自身的优势,引领科技创新与产业革命。因此,《方案》中与创造更好的创新环境有关的内容最多。包括要求加快完善技术成果转化相关制度,培育数据要素市场,健全要素市场评价贡献机制,打造保护知识产权标杆城市。《方案》还要求深圳优化创新资源配置方式和管理机制,这是建立高效创新体系的关键。此外,还要求建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引才用才制度以及实施高层次科技人才定向培养机制。

在金融方面,《方案》支持深圳在资本市场建设上先行先试,有序推动金融创新与金融开放,一方面要服务实体经济,助力科技创新,另一方面,发展金融科技,在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方面先行先试,推动完善外汇管理体制,服务于人民币国际化战略。以深圳现有的金融资源与有利区位,这两项战略任务能够更好地完成。

《方案》要求深圳在要素市场化配置、营商环境优化、城市空间统筹利用等重要领域推出重大改革措施,必然要求广东省为深圳开展综合改革试点创造条件,加大行政审批、科技创新、规划管理、综合监管、涉外机构和组织管理等方面放权力度,赋予多省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以及干部和机构管理等方面更大自主权,乃至于支持深圳扩宽经济特区立法空间。

可以说,《方案》授予了深圳先行先试所需要的众多条件,同时提出了各种任务和目标,实现了先行示范区改革上的权责统一,深圳将为未来的改革成效负责。这也表明中央寄予深圳更多的信任和期待,深圳应该继续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在新时代为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进行全面探索创新,积累更多改革经验,引领中国新发展。

[编辑:黄春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