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丨陈村村:小山村致富求变 茶产业助力脱贫奔康
2020-10-10 18:07
来源: 深圳新闻网
人工智能朗读: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丨陈村村:小山村致富求变 茶产业助力脱贫奔康

见圳客户端·深圳新闻网讯(记者 陈琳君)位于东源县东北部的黄田镇陈村村,周围群山耸立,宝山、大仁岭和松嶂这三座大山为陈村村的天然屏障,挺拔翠绿的山脉宛如游龙,从四面聚向陈村村,像屏风般保卫着这座美丽的山村。

“我们依靠茶叶种植,荒山变青山,绿叶子变成村民致富的‘金叶子’,昔日的贫困村慢慢走上了一条脱贫致富的康庄大道。”驻村第一书记周灿明形象地向记者描述着几年来村里的变化。

陈村茶(松嶂茶)

绿叶变“金叶” 铺就致富路

陈村茶又称松嶂茶,相传有200多年的历史,曾是东源四大名茶之一。“虽然茶叶好卖,但以前的陈村茶都是小规模种植,产量很少,收益不高,村民自己采茶、制茶,而且都只在本地销售,很难走出去,加上缺乏管理,使得不少茶园慢慢荒废了。”周灿明说,如何让陈村茶重新焕发生机,变为村民致富的“金叶子”,成为这个小山村致富求变的关键。

为了提高贫困户收入,加快贫困户脱贫步代,2016年,盐田区对口帮扶单位投入140万元用于建设陈村村茶叶种植基地一期项目,并引进了配套加工厂房及炒茶设备。“去年清明前,我们已经采摘了700斤茶叶,按照150元/斤来算,销售收入逾10万元。”周灿明说,在此基础上,2019年底,陈村村茶叶种植基地二期项目也被顺利提上日程。

茶产业基地

据悉,陈村村茶叶种植基地位于松嶂山,松嶂山的土质是油泥黄土,半山腰云雾缭绕,气候宜人,雨量充沛,空气湿度大,漫射光强,温度、海拔、土壤等客观自然条件,非常适宜茶叶种植。“茶叶基地采用承包管理制度运行,并按‘贫困户+合作社+村委’的形式进行分红,即由贫困户负责茶叶的锄草、施肥、采摘等,按劳取酬,带动贫困户直接增收;由合作社及村委统一对茶叶进行加工、销售,盈利后对贫困户及村委进行分红,加快贫困村脱贫步伐。”周灿明告诉记者。

如今,陈村村茶叶种植基地是“一村一品”精准扶贫项目,也是帮助44户贫困户脱贫奔康的主导产业。“我们引进上好的茶叶品种,采用‘传统+现代’的管理模式,种植过程中,杜绝使用化学肥料和农药,因此种出来的茶叶喝起来回甘悠长,风味独特。”周灿明介绍,截至目前,全村共有310亩茶叶基地(一期160亩,二期150亩)。“2023年全部达产后,每亩预计可产茶叶40斤,按照200元/斤计算,每年预计总收益在248万元左右,纯利润可达百万元。”说起产业发展前景,周灿明满怀信心。

平坦宽阔的村道

常言道:要致富、先修路。“村里的道路是上世纪90年代修建的,距今已有20多年,早已破破烂烂,坑坑洼洼,下雨天还会积水。”周灿明说,2016年,驻村工作队到村后干的第一件事就是“修路”。平坦宽敞的村道不仅方便了村民日常出行,新修的村道与原村道连接形成的环形村道交通网络,也解决了原有的人车混行、会车困难、路面积水等问题。“新修的村道直通茶叶基地,有了这条‘致富路’,以后新采的茶叶也可以及时运送出去。”

近年来,扶贫工作小组立足本地资源和传统产业特色,破解贫困村发展难题,实施产业扶贫,壮大集体经济,带动贫困户增收,走出了一条“项目兴村、产业带富”的脱贫致富新路子。“我们还因地制宜投资安装了一个27千瓦的光伏发电站,主要用于解决路灯用电问题,在保障村民夜间出行基础上,我们积极与南方电网合作,将多余的电全部卖给南方电网,月均电费收入在2500元左右,一年下来,村集体收入预计可增收3万元。”

陈村村党群服务中心

“党建+基建”巩固脱贫成效

走进陈村村,记者看到,总使用面积480平方米的党群服务中心集新村委办公、党群服务、村民活动、文化娱乐等于一身,办公场所“一厅四室”全部按照标准化设置。陈村村党支部书记陈国富告诉记者,这个党群服务中心是2018年帮扶单位盐田区卫生健康局、区总工会筹资120万元修建的。

陈国富自2011年起开始担任陈村村党支部书记兼村民委员会主任,怀揣着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坚守着“把家乡建设得更美丽、让群众过得更幸福、让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初心,一干就是近十年。这几年,在盐田区卫生健康局派遣的驻村干部的帮助下,陈国富更是坚定了自己的初心,和驻村扶贫工作队、村“两委”干部一起,带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

近年来,陈村村把村级党建工作作为脱贫攻坚的主要抓手,推行党员佩戴党员徽章上岗,在党员所在的服务窗口、接待台、办公桌等显著位置摆放“党员亮身份,服务作表率”铭牌,通过设立党员示范岗,搭建发挥党员作用的平台。同时实行党员责任区,村委党员、干部分片包干1至2个村民小组,定期走访各小组的党员、贫困户、村民、退役老兵等群体,收集村民意见,了解村情民意,摸清村民真实需求,及时回应并研究解决落实群众的各类需求。

村口村标
文化广场

与此同时,陈村村还把基础设施和民生事业建设作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通过持续完善陈村村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不断提升村民的幸福感。如今的陈村村,村标美观醒目,卫生站、公厕等设施一应俱全。放眼望去,整齐划一的绿化树、绿油油的草皮、以及各色花卉,入目即成景,呈现出一派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景象。陈国富说,在驻村工作队的帮扶下,这几年,村里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村容村貌也有了很大改善,“为了帮助贫困户增收,驻村工作队还专门针对部分贫困户推出了保洁员、护草员等公益性岗位,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陈国富说。

在一间扶贫工作坊内,榨油机设备正忙碌运转,四溢的香味扑鼻而来,陈伟明正熟练地操弄着机器。几年前,他还仅能靠自己微薄的务工收入,艰难地养活着一家人。精准扶贫政策实施后,陈伟明利用到户的扶贫专项财政资金购买了一台榨油机,经过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在家开起了榨花生油加工坊,并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成功摘掉了“贫困户”的旧帽子。“脱贫攻坚以来,这日子是越过越好了!”陈伟明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在陈村村,像陈伟明这样顺利“脱贫”的村民还有很多,在盐田区对口单位的大力帮扶下,截至2019年底,陈村村相对贫困人口44户148人100%达到“八有”脱贫指标,贫困村100%达到“十项”出列指标,村集体收入从3万元提高到39.24万元,全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7202元,圆满完成2019年脱贫攻坚任务。

[编辑:邓雪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