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深圳新闻网_>深圳评论>评说深圳四十>

评说深圳四十丨评论员长安剑:改革开放的排头兵何以“不惑”?

评说深圳四十丨评论员长安剑:改革开放的排头兵何以“不惑”?

分享
人工智能朗读:

40年来,世界通过深圳这扇窗口,望见中国未来的景象。这个化腐朽为神奇的故事,谁曾预见它的未来,谁敢低估它的发展?

深圳的八月,空气中仿佛能嗅到呼之欲出的时代魔力。1980年8月,曾经默默无闻的边陲农业县获批成为经济特区;2019年8月,它又成为窥见中国未来的窗口——这一年,党中央、国务院印发文件,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如今,在示范区迎来一周年之际,深圳经济特区也为它的40岁生日庆生。

真正标识成长的不是年岁,而是成绩。深圳,不惑矣。

经济改革的“涉水者”

如果中国的经济增长是一首进行曲,那么深圳就是前奏中的第一个音节。在它的带动下,一个个音符托举着中国声音向前进。

身为经济特区,经济发展是深圳的第一名片。过去的40年,堪称深圳的奇迹之年。80年代呱呱坠地时,深圳拥有3平方公里的城区,人口也不过3万,1979年的GDP仅为1.79亿元。如今,深圳的城区面积扩大到2000多平方公里,管理人口超2000万,2019年GDP达2.69万亿元,40年增长超10000倍。哪怕新冠肺炎的阴影不期而至,也未能阻挡深圳前进的脚步。2020年上半年,深圳的GDP总值为1.26万亿元,实现了0.1%的正增长,成为同期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一线城市。

统计数字只是深圳速度的索引。对于从传奇开端走来的深圳市民来说,“景气”不是经济报表上一个干巴巴的数据,它是三天“增高”一层的深圳国贸大厦,它是全国首次举行的土地拍卖大会,它是开在了东门老街上的中国首家麦当劳。这座城市的名字,写在中国当代史最激动人心的篇章。

深圳市中央商务区一角。《经济日报》记者 杨阳腾摄


作为将改革开放融入血脉的城市,敢为人先的创新是深圳引以为傲的竞争力。工业方面,中国第一台高清晰数字电视、第一块彩电微控制器芯片从深圳本地企业康佳的生产线上走出,腾讯、华为、大疆等本地科创企业的崛起,让深圳成为全国的创新样板;金融业方面,国内第一家外资银行、第一家证券交易所、全国首家民营银行在深圳依次亮相。如今在最新一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中,深圳已跻身全球十大金融中心行列。

如今,“向深水区挺进”成为耳熟能详的常用词,但在“摸着石头过河”的年代里,深圳却一直是冲在排头的“涉水者”。深圳的不惑,就在于在与不确定性的搏击中勇往直前,同时永远保持冷静与定力。

法治提供续航力

在深圳蛇口改革开放博物馆一面展览墙上,玻璃框里镶嵌着一份泛黄的文件。文件内容是中共蛇口工业区委员会关于吴念祖律师任蛇口律师事务所负责人的决定。1983年7月15日,新中国第一家律师事务所——深圳市蛇口律师事务所正式挂牌营业。近乎一种本能,在法制尚比法治更广为人知的年代,法律已经为深圳叙事奠定了稳固的规则基石。

2012年底,深圳指标体系实施成果获得第二届“中国法治政府奖”,在入围的全国大中城市项目中名列第一。 来源:读特客户端


可以靠“红头文件”起跑,但不靠良法善治就绝撑不到冲刺。1992年7月,深圳经济特区被全国人大常委会授予立法权。此后,深圳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共制定了200多项法规,现行有效法规160多项。《股份有限公司条例》和《有限责任公司条例》是我国对于“公司法”的最早探索,《住宅区物业管理条例》首次以立法的形式确立了“物业管理”概念,《深圳经济特区个人破产条例》首次进入立法程序......2020年6月,深圳入选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法律之治,是一座城市最持久的声誉。

在深圳,法治是社会生活的保障,也是营商不可或缺的无形资本。在世界银行对各国营商环境的评估报告中,“执行合同”是重要指标之一,其经济学依据就是市场成本理论。如果本地法治司法不畅通,企业就不能指望合同能够获得强制履行,这自然导致市场资源错配、交易成本显著上升。

过去40年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深圳上演着一场由法治推动的“减税降费”。2012年,深圳成立全球首个实行法定机构管理的仲裁机构;2015年,最高人民法院第一巡回法庭在深圳挂牌;2016年,启用中国首个可以受理国际投资仲裁案件的仲裁规则。通过建立全国最全面系统的域外法查明与适用机制,深圳前海法院逐步迈向国际商事争议解决中心。

如今,依法治国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但深圳的法治智慧仍在通过一个个率先、首例,向我们展示法治的道路如何向未来蜿蜒开辟。深圳的不惑,就在于他们始终实践一种信念:新时代之路上,法治就是照穿迷雾的光。

社会治理,智脑定义

不少初到深圳的人,对这座城市的第一感受不是繁华,不是忙碌,而是干净。这得益于深圳城市管理中的两种理念:智慧和精细。据深圳官方介绍,为对环境质量进行监测,深圳建立了近3万个考察点,并由媒体发布每月环卫指数测评。而环卫智慧监管系统将全市环卫作业人员、车辆、设施等悉数纳入,通过物联感知设备实现精细化智慧化的城市环境卫生管理。

精细化与智慧化,是社会治理深圳样本的主要属性之一。2017年,深圳福田区运用大数据开展城中村治理,一个典型事例就是系统监控能自动分析进门的人数,一旦发现尾随的可疑人员就会自动预警,从源头减少发案率。2018年,深圳市公安局依托国家超级计算深圳中心的超算能力上线警务云服务,实现了居住信息的自主申报录入,居住证、签注的办理等相关网上一站式业务办理。


深圳市民用手机查看商事登记微申报的流程(8月16日摄)。新华社记者 毛思倩 摄


目前,深圳市政府管理服务指挥中心可实时感知城市的人口热力分布、各类城市部件和服务设施等内容,经济运行、生态环境、政务服务、交通运行等14个领域的数据得以融合。前往政务部门时,市民可以体验领先全国的“秒批”、“秒报”,借助信息共享、自动核验、智能比对感受全程无人工干预自动审批。

如今,用科技为城市赋能的理念并不新鲜,但真正的飞跃不只是观念更新,更是实践落地。深圳的不惑,就在让智慧化管理服务能力成为“城市大脑”的神经元,从“经验治理”转向“科学治理”。

40年来,世界通过深圳这扇窗口,望见中国未来的景象。这个化腐朽为神奇的故事,谁曾预见它的未来,谁敢低估它的发展,谁敢妄断它的结局?古人说,人非圣贤,孰能无惑。但历史证明,满怀信心走好自己的路,是不惑矣。(作者:长安剑)

作者简介:长安剑,中央政法委知名政务新媒体,平均每月产生40余篇10万加文章,曾获评“2019年度中国最具影响力政务新媒体全国第一名”。


栏目说明:

深圳,改革开放的最前沿,由一个默默无闻的边陲农业县变成了如今的创新型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将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这座城市无疑是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来辉煌成就的一个缩影。

“评说深圳四十”栏目,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之际,邀请国内外知名媒体评论员,阐述他们对深圳建设历程的观察理解,以此来全方位解读这座奇迹之城的崛起密码,并展望改革开放的伟大新征程。

欢迎投稿,期待社会各界人士的参与、点评和分享。

联系方式:519377378@qq.com

[责任编辑:柯霈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