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建新:建高楼并不是唯一想做的事
2020-08-24 14:51
来源: 央视网

陆建新:建高楼并不是唯一想做的事

人工智能朗读:

原标题:【我和特区40年】陆建新:建高楼并不是唯一想做的事

央视网消息:在中建科工(原中建钢构)的施工工地上经常会看到陆建新的背影。同其他人一样,他戴着白色安全帽,穿着荧光色的背心。他在高空行走测量可以如履平地,是解决施工问题中“疑难杂症”的主心骨。38年里,他主持参建的大楼点缀着城市的灯火。如今跟随公司转型升级的步伐,陆建新也从摩天大楼转场到了更广泛的民生工程中。

一路南下

80年代初,全国兴起南下大潮。前往岭南的绿皮火车上,人山人海。过道上、椅子背上、座位底下都是人。中途上下车,年轻人干脆从车窗爬进爬出。到了广州,换上广九列车。空调车厢里,一人一座,乘务员也穿着整洁。二十多个小时的疲倦,好像一下子在这趟通往深圳的列车上消解了。这个和香港只有一桥之隔的未知城市,占据着他们的想象。

陆建新就是这样来到的深圳。1982年秋天,刚刚在中建三局一公司工作了三个月,他便接到人事部的通知,去深圳的国贸大厦做测量工作。在罗湖火车站下车,他和深圳初次见面。那时广场还不是很大,公交汽车也只有几路,马路的宽度大概是现在的一半。楼房不高,城市景观一眼就可以望到头。

国贸大厦的工地,主楼在正做挖孔桩,裙楼的建筑施工先开始了。几百个人正干得热火朝天,陆建新和同事也很快投入了工作,基础开挖,就开始测量放线了。因为施工过程采用了液压滑膜的技术,50层的国贸大厦以三天一层楼的速度很快就盖完了。这栋深圳的超高层建筑是陆建新事业的起点,他一步步从测量员成长为钢结构建筑施工领域的专家。

打造“深圳速度”

钢结构建筑的测量环境比钢筋混凝土结构要难的多。和钢筋混凝土的一层层楼板叠加测量不同,钢结构要先立钢柱、钢梁。测量基点更是因为钢柱的柔性而难以固定,需要重复地投测基准点来克服。测量工作只能在20厘米宽的钢梁上进行。高温天气更是会让钢梁发烫,一定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来克服身体的条件反射。这样的测量工作,陆建新一做就是10年。

“吃过地王的苦以后,后来的苦都不在话下,心里已经默认和习惯了。”当年地王大厦的钢结构交由陆建新团队安装时,有几个香港测量员一道工作。他们身手矫健,直奔踞顶测量,这样站在柱顶上用钢卷尺直接测量的开档尺寸是最精确的。300多米的高空从此也有了陆建新的身影。钢筋晃动得厉害,他就双手扶住钢梁,骑蹭过去测量,顾及不了同事调侃他裤子会磨破搞脏。

仪器很贵重,生命也很重要,两只手同时固定身体和仪器很难。陆建新琢磨加工了小铁件和小棱镜,一下子让测量员空出手来,高空测量作业也更精确安全。1994年的安全措施不比现在,那时候他的双脚都是抠在鞋底的,直到双脚着地才感到踏实放松。这里的测量经历几乎是魔鬼式的,而由此得来的全站仪加小棱镜如今已成为钢结构安装行业测量工具的标配。地王大厦竣工时的垂直偏差只有2.5厘米,是美国同类建筑的1/3。

都说人生是在不停的“升级打怪”,陆建新也不例外。2012年对他来说是一个关键的转折点。在深圳平安金融中心,陆建新碰到了30多年来的最大挑战。

由于项目施工的实际需要,一定要在主楼的外壁同时安装四台重达450吨的塔吊,而且要安全附着并且迅速爬升,这就像是在安全面前出了一张危险牌。陆建新和专家一起计算设计,打造出来的支撑架在安装后的传力节点却歪掉了。即使是一毫米的偏差,零件都会因累积受力而断裂,塔吊也会从高空坠落。工程浩大,陆建新至今还记得当时三个多月的辗转反侧。

那段时光是坚韧与担当的再次砥砺。陆建新查来看去,原来是上面的销轴太细,固定销子的铁板太薄。销轴一定要重新加工,可是销轴原厂根本赶不及。终于在蛇口半岛找到的一家可靠小厂,没日没夜地加工,一周内运来了第一批货。工期紧迫,他恨不得一夜之间把所有的销轴都换掉,可是塔吊的重量不允许,只得在爬升的过程中逐一换掉。

距离问题的出口哪怕只有一毫米,也要夜以继日地在思考的黑洞中耐心摸索,直到找到光进来的地方。一个多月后的一天,陆建新猛然想到可以用吊绳把最下面的架子直接挂到了最上面,这样既不影响拆架子,别的塔吊还可以工作。这50吨的庞然大物在头顶悬着着实有些恐怖,但是他知道按照科学承重,没有问题,就这么干。

最终这项钢丝绳吊挂拆卸技术加快了96天的施工工期,仅塔吊租赁使用费一项就节省了7680万元。这一技术在2015年取得了国家发明专利,2017年在日内瓦国际发明展上获得了金奖。

点亮城市星光

38年的工作生涯,陆建新先后主持承建了全国100层以上的钢结构大楼4座。每个250米以上的高楼项目都需要经过特别的审批,可遇而不可求。建高楼并不是他唯一想做的事,他想建更多的优质公共设施,造福更多的人。这是他为城市继续增添生机的温暖烛火,是点亮希望的美好星光。

2020年1月,新冠肺炎肆虐,拉紧了每个人生活的发条。在微信群上一看到深圳要建应急医院的消息,他马不停蹄赶回深圳,和另外11万工人一起开始和疫情的赛跑。冷雨寒冬,20个由集装箱临时搭建的办公室里要装下480管理人员,大家都是肩膀挨着肩膀。工地和收纳确诊病人的深圳第三人民医院只有一墙之隔。

夜晚时分,他看到医院的灯光往上亮了一些,又有新的病人住院了。陆建新和每个来到这里的人的心情是一样的,他知道最坏的结果。但是医院早一天建成,就可以挽救更多人的生命。2月19日,“深圳版”小汤山医院投入使用,所有工人健康凯旋。

对一个城市来说,除了地标建筑,舒适环保的生活环境也是城市的“人情味”所在。从600米高的平安金融中心向外眺望,陆建新眼中的深圳已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学校、医院、装配式的住宅越来越多了,在湖边、海边还有百姓休闲生活的城市绿道。这些年,很多公共设施的建筑工地都可以见到他忙碌的背影。

他说,每一栋大楼就像自己的一个孩子,充满着深情。在一次次的工程淬炼中,他已然成长为有着精湛技艺又坚韧勤勉的时代工匠。人多力量大,他想带领年轻人参与到比现在更好的工程中来。“技术要更上一层楼”,他笑着说,“可以多拿几个专利,拿更多的进步奖。”(记者 陈诗文)

[编辑:刘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