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深圳新闻网_>深圳评论>评说深圳四十>

评说深圳四十丨评论员刘洪波:从特区深圳到大城深圳

评说深圳四十丨评论员刘洪波:从特区深圳到大城深圳

分享
人工智能朗读:

40年前的探索多少是在困惑中起步的,今天的探索已是进行一场信心充足的复兴实践和现代化实践。两者都可谓在“无人区”率先行进,但底气大不相同,试验是改不好就退回来的先行,示范则是一定会成功的先行。

最早一次到深圳,是在1992年夏天。那时深圳在我脑子里的第一概念是“特区”,相对于标准说法,这缺少了“经济”二字。我当然知道,特区就是经济特区,但一般来说,“经济”又常常被省略或忽略了。或许,这是因为潜意识里,我认为深圳之特,不只是经济之特;又或许,这是因为潜意识里,我感到在一个经济为中心的时代,特区之特就必然意味着各种别的“特”。

我不知从何时开始,深圳在脑子里从深圳特区置换成为深圳市。深圳市设立于1979年,深圳经济特区建立于1980年8月,这里面确有区别,但对很多人来说,不会如此细密的区分。我记起2004年春季到深圳时,仍然有“二线关”,但记不起检查的情形,或许当时没有检查就过关了吧。不过那道关的存在,仍可提醒“特区”与“市域”有界线。再后来,“二线关”没有了,特区深圳与城市深圳的界线可能也就淡化了。

同乐关改造工程正式启动。 深圳特区报记者 刘羽洁 摄


无论如何,深圳成为一座千万级人口的国际性城市,已是事实。正是这个摆明了的事实,构成了深圳的显象。它使人们对深圳的认识,在“深圳特区”和“深圳市”之间产生交替。现在,作为超大城市的深圳,比作为经济特区的深圳,更加明显。

深圳已是一座超大城市,一个建市史只有41年的城市,从约有3万人口的农业县到超过2000万人口的超大型城市,这在世界城市史上恐怕已不能用“现象”来形容,而只能说是唯一。支撑这个“唯一”的,是深圳特区的创新力、吸引力,更是中国改革释放出来的巨大活力。全国各地,谁还会没有亲朋好友在深圳生活或曾经在深圳生活呢?对深圳来说,“来了都是深圳人”;对外地来说,则来来往往都携带着一座如同超新星爆发般的城市的新鲜气息。

无人机拍摄的深圳市区。新华社记者 毛思倩 摄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杀出一条血路”“敢闯敢试”“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来了就是深圳人”“鼓励创新,宽容失败”,深圳的观念贡献还有多少?这些观念贡献后面有着难以尽数的制度、体制和机制突破。深圳经济特区的存在,意义确实并不止于经济层面,而是由经济变革撬动全社会的整体进步,进而影响全国。深圳的经济足迹,更是深度嵌入世界,使“脱钩论”显得荒唐。改革、开放、创新,是这个特区的精髓,也是这个城市的精髓。

深圳作为一个“窗口”,既是40年间中国发展的一个生动篇章,更是一个可为中国道路代言的城市标志。从建立经济特区,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深圳仍然被赋予先行先试的使命,但时代命题已经变化。回想起来,深圳经济特区的建立,先行先试后面的命题可以理解为“试验”社会主义能够怎样改。现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先行先试后面的命题则是“示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能力。40年前的探索多少是在困惑中起步的,今天的探索已是进行一场信心充足的复兴实践和现代化实践。两者都可谓在“无人区”率先行进,但底气大不相同,试验是改不好就退回来的先行,示范则是一定会成功的先行。(作者:刘洪波)

作者简介:刘洪波:高级记者,评论家,长江日报副总编辑。为全国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栏目说明:

深圳,改革开放的最前沿,由一个默默无闻的边陲农业县变成了如今的创新型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将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这座城市无疑是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来辉煌成就的一个缩影。

“评说深圳四十”栏目,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之际,邀请国内外知名媒体评论员,阐述他们对深圳建设历程的观察理解,以此来全方位解读这座奇迹之城的崛起密码,并展望改革开放的伟大新征程。

欢迎投稿,期待社会各界人士的参与、点评和分享。

联系方式:519377378@qq.com

[责任编辑:柯霈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