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深圳新闻网首页>深圳新闻>深圳要闻>

深圳今年底公办园在园儿童占比预计达50%

条评论立即评论

深圳今年底公办园在园儿童占比预计达50%

分享
人工智能朗读:

深圳为何大力推进公办园建设?公办园比例大幅提升好不好?部分地区为何出现学位紧张问题,是否由民办园转型为公办园所导致?深圳学前教育未来将如何发展?这些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问题。

原标题:深圳今年底公办园在园儿童占比预计达50%

南方日报2020年7月29日讯 今年5月12日,龙城街道乐天幼儿园与龙岗区教育局顺利完成民办幼儿园转为公办园的回收交接仪式,成为龙岗区首家完成转型的民办幼儿园,紧接着,一周后,宝安区同样举行了民办幼儿园转型补偿协议签约仪式,签约幼儿园达36所、截至目前,南山区公办幼儿园总数达65所,今年还将有30余所公办园建成……  


深圳学前教育目前可提供24.3万个小班学位,已能满足总体学位需求。南方日报记者 朱洪波 摄

今年以来,随着深圳各区公办园建设的大步迈开,公办园相关话题不断进入大众视野。

深圳为何大力推进公办园建设?公办园比例大幅提升好不好?部分地区为何出现学位紧张问题,是否由民办园转型为公办园所导致?深圳学前教育未来将如何发展?这些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问题。

针对相关问题,日前笔者走访深圳多所相关幼儿园,进行了实地探访。  

落实国家政策  

公办园建设大提速  

“这面墙可以考虑打通”“那边的玻璃窗应该更换”……即便已是7月暑期,位于龙华区清湖社区的龙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附属幼儿园花半里分园(下称“花半里分园”)内却仍是热闹,园长与老师频繁交换意见,讨论着改造幼儿园空间的最优方案。  

去年9月,花半里分园作为龙华区由民办园转型的公办园之一,迎来龙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附属幼儿园行政人员接管,彼时,该幼儿园并未得到周边家长青睐。经过近一年的发展,今年花半里分园报名人数从正式接管时小班报名人数的88人涨至270人,报名人数翻了近3倍。  

“也正因为入园人数陡增,幼儿园开始在暑期争分夺秒地改造园内教学空间。”花半里分园执行园长陈丽娜说,作为民办园转型为公办园的初试者之一,大家都不知道这个幼儿园将如何转,因此周围家长大都选择了观望,而在转型后的一年内,幼儿园改善环境改善伙食改善教学,呈现出的全新面貌,使得家长认可度与日俱增,不少家长更是感慨,早点实行民办转公办就好了。  

事实上,像花半里分园这样的幼儿园在转型后得到显著变化的不在少数,而这则得益于国家政策在公办园上的要求与深圳因地制宜地大力推进。  

2018年,教育部在解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强调,学前教育要构建以普惠性资源为主体的办园体系,坚决扭转高收费民办园占比偏高的局面,大力发展公办园,逐步提高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到2020年全国原则上达到50%。  

也因此,针对现有公办幼儿园比例偏低、学位偏少的问题,深圳市委、市政府大力开展公办园建设和小区配套园治理等专项工作,力度空前。去年,出台的《深圳市小区配套幼儿园治理工作实施方案》中就指出,各区政府应回收政府部门、事业单位或群团组织用于承办、承包或出租的政府产权小区配套幼儿园及其他幼儿园,转为公办幼儿园或移交给所在区教育行政部门。同时规定,不仅是新建小区要配套建设幼儿园,还要回收回购配套幼儿园,对明确为政府产权但未移交的已建成小区配套幼儿园,以及明确政府应以成本价回购的已建成小区配套幼儿园,都由各区政府予以回购。而上述方式也成为深圳提高公办幼儿园在园儿童占比的主要方式。  

师生皆有保障  

公办园品质更受青睐  

以宝安区新城幼儿园凯旋城分园为例,实现转型为公办园后,幼儿园铺上木地板的午睡房变身多功能室,室内活动空间翻倍。杂乱无章的树丛清空,搬来孩子们最爱的泳池、沙坑、滑梯、攀爬墙、大型玩具。通过对校园空间的改造,不断提高在园儿童可活动的生均面积。  

事实上,为保障和促进深圳市公办幼儿园健康发展,规范公办幼儿园管理,2019年深圳市教育局印发了《深圳市公办幼儿园管理办法》,其中对公办幼儿园的园舍条件、玩教具、幼儿图书和师资配备均提出了相关要求。如公办幼儿园应当合理安排幼儿一日生活,为幼儿提供均衡营养,保证充足睡眠和适宜的锻炼;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创设激发幼儿探究兴趣、强健体魄、自主游戏的教育环境;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尊重个体差异,建立良好师幼关系,引导家长树立科学育儿理念,促进幼儿快乐健康成长等。  

为全力提高公办园办园水平,深圳各区在幼教质量提高上同样展开了探索。为吸引更多幼教人才,罗湖区制定了《罗湖区区属公办幼儿园2019年临聘人员工资调整方案》。出台幼儿园教师学历奖补政策,补贴最高可达每人每年2万元,同时,优化了保教人员长期从教津贴,补贴最高可达每人每年3.6万元,为教职工安心长期从教提供了经费保障。福田区则率先成立学前教育发展中心,落实学前教育专业化管理。通过优化学前教育管理模式,将学前教育发展中心设为区教育局直属七级事业单位,配备相应编制,为公办园教育教研、教育培训等工作落实提供组织保障。  

在深圳公办园数量增多的背景下,也涌现出一批成功转型的示范园。深圳宝安区机关幼儿园幸福海岸分园于2018年暑期被政府顺利回收并挂牌,如今,已经在通过以“优”带“新”,引领后续公办园规范管理、高标准建设。  

“在课程方面非常明显,以往家长开放日就是听课、观看表演,家长旁听;但转为公办园后的近一年里都变成了亲子互动教学。”宝安区机关幼儿园幸福海岸分园大(1)班学生家长林女士和孩子是民办园转型为公办园的亲历者,更是幼儿园升级发展的受益者。在她看来,幼儿园的细节变化让人感受到管理更规范、课程在升级、老师有提升。  

学前教育转型  

公办园入读诉求强烈  

随着公办园收费不高、办园质量有保障的优势凸显,深圳家长入读公办园的诉求强烈,今年,更是不少公办园普遍报名人数远超招生计划,导致了部分地区存在结构性、区域性供需矛盾。  

据家长介绍,光明区白花幼儿园(原白花童童乐幼儿园)今年计划招生70人,但截至6月23日报名人数已达168人;龙华区世纪春城小区转型为公办园后,三期幼儿园只设3个班90个生源,家长称三期仅1类小班生源就接近200人。  

“其实,可以将部分区域公办幼儿园学位供应不足理解为深圳正处于公办园建设的‘阵痛期’。”陈丽娜介绍,各级政府一直都在想方设法解决学位问题,花半里分园今年计划小班招生人数80人,但实际报名人数达到270人,在报审龙华区教育局后,根据实际情况,将计划招生数进行了调整,以幼儿园现有面积核定了最大接收量,最终将符合要求的130名儿童全部纳入新收班级,“小班人数虽增加了50人,但区教育局也同样加大投入,按要求为我们增配了相匹配的教师数量。”陈丽娜说。  

虽然部分地区存在结构性、区域性供需矛盾。但根据深圳市教育局此前数据显示,今年全市报名需要接受学前教育的儿童约24万人,经过扩班扩容等多方努力,深圳学前教育目前可提供24.3万个小班学位,已能满足总体学位需求。  

公办园数量提高  

将实现公办民办并举  

2018年,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的公办园比例分别是:北京63%、上海62%、广州30%、深圳仅为3.8%,但深圳在园儿童52.4万人,居一线城市之首。因此,近两年来,深圳学前教育不断加大投入筹码,公共投入大幅度增长,全市财政公共预算学前教育投入从2018年初的20.79亿元,增长至2020年初的72.14亿元,年均增长率达86.28%。  

在高投入下,2019年以来,深圳公办园数量大幅提高,截至2020年6月底,深圳全市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儿童占比达82.35%,公办园在园儿童占比达37.9%,预计年底公办园在园儿童占比达50%。深圳市人大代表杨勤表示,推进公办园建设是深圳学前教育规范化的重要举措,应该看到政府依法规范学前教育办学和提高学前教育水准的努力。  

不少公办幼儿园负责人表示,在政府的引领下,深圳学前教育的未来是充满希望的。不过,目前深圳学前教育虽整体供需平衡,但持续猛增的常住人口所带来的资源高度紧缺,依然提醒着深圳的学前教育正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  

根据深圳市最新印发实施的《关于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学前教育普惠优质发展的意见》,调整办园结构、提高普惠性学前教育质量成为当前和未来几年学前教育改革的重点任务,今后,深圳将以创新发展公办园、提升普惠性民办园办学品质为重点举措,同时对营利性民办园也将进一步引导和支持,通过公办民办并举,整体提升学前教育公共服务水平。深圳市教育局学前教育处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深圳学前教育将以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为主体,同时鼓励20%的民办幼儿园为市民提供个性化选择性学前教育服务。  

413所民办园转型公办  

深圳各区想方设法挖潜建设公办园  

分类推进、一园一策实现存量转化平稳有序  

深圳各区通过新建幼儿园、回收政府产权幼儿园、依法依规清理回收回购政府和其他国有资产幼儿园、租赁改造闲置物业、鼓励村集体或者国有企业产权的民办园转型等多种举措举办公办园,提高公办园在园儿童占比。其中有413所公办园是由民办园转型而来,大范围的转型如何做到平稳过渡?深圳各区采取了因地制宜的举措。  

盐田区在该工作中注重过程,充分落实一园一策。在区内海华幼儿园、盐田幼儿园收转过程中,盐田区同步启动场地回收、机构设立、资产清算、教职工安置、资产移交、经费保障、园所更新、制度建设、人员到位等系列工作,针对性解决重难点问题,在不足60天中实现两园办学面貌焕然一新,办学态势良好。同时,确定了“规划新建”“择址改建”“民办园转型”等三种公办园建设路径,每种方式都明确具体园所对象,分别制定了配套措施,区领导现场办公,确保每项任务有计划、有目标、有责任人、有动态监管。  

对于坪山区来说,则通过综合采用建小区配套园、政府产权园到期回收、区级统筹新建幼儿园、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新增幼儿园、街道改造新建幼儿园五大途径推进公办园建设平稳有序,专门印发《坪山区民办幼儿园转型实施方案》,提供分类操作指引,存量转化过程中成立谈判小组,一园一策有序推进幼儿园转型。  

在民办幼儿园数量庞大的龙华区,则实行多管齐下的分类推进民办幼儿园转型。该区优先将政府产权民办园列入转型主攻目标,妥善制定到期政府产权园转型程序,设置“三个月”过渡期稳妥安置教职工,“一对一”派驻公办幼儿园管理转型民办园,顺利完成2019年到期政府产权园回收工作,同时,加大未到期政府产权园转型奖补标准力度,面向政府产权园召开专场政策宣讲会,形成宣讲-解读-巩固工作闭环,鼓励政府产权园积极转型。此外,龙华区还细化未到期国有、集体产权园转型流程,形成“核实—测绘评估—租金租期谈判—签订租赁合同及补偿协议”转型程序,高效完成国有、集体产权园转型流程。  

就近公办校(园)接管、集团化办园为新公办园输送经验保质教育  

在深圳推进公办园建设进程中,积极探索多样化办学的区不在少数。  

如福田区就探索推进由就近公办中小学、职业学校、福田区教科院等举办公办园的新路径,任命公办中小学副校长或中层干部担任幼儿园法人,并出台《福田区公办幼儿园财务管理指引(试行)》,建立经费保障制度,将公办园全部纳入同级财务集中核算,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规范经费监管机制。  

罗湖区则通过探索集团化管理模式,来实现公办园平稳运行。据介绍,罗湖区较早在深圳启动公办园集团化办学模式,依托3所老公办园成立三个幼教集团,通过老园办新园的模式,推动公办园迅速上轨道。不仅实行由幼教集团举办公办园,实行“一级法人、授权式管理”的模式;还由区教科院、中小学及其他具备资质的单位举办公办园,幼儿园理事会为决策与监督机构,实行园长负责制的管理模式,为未来公办园发展奠定基础,同时,也引进市属园到罗湖区办学,发挥市属园的示范辐射引领作用。  

而宝安区同样以创新管理体制与模式,推进学前教育发展。不仅组建“宝安幼教集团”,将新建政府产权园和回收回购园委托集团统一管理,原有公办园作为龙头园承担管理经验聚集、人才培养孵化、课程资源输出任务,充分发挥辐射示范作用,还针对回收转型园数量巨大、短时监控真空等问题,确定了有针对性的工作思路,为后续幼儿园平稳有序衔接提供了可操作路径。  

南山区则通过探索创新公办幼儿园“法人”队伍建设,推进学前教育后续发展。该区以“还教育于教育”为举办原则,将新设立公办园全部由区内老公办幼儿园、公办教育集团、部分公办中小学及部分高校举办,“法人”全部由举办单位遴选优秀“在编在岗”人员担任,为新设立公办园输送优质办学经验,保障教育内涵、防范办学风险提供了基础。  

明确责任、联动挖潜因地制宜出台工作指引和建设标准  

对于学位建设,常常涉及多个部门,如何高效快速完成新的增量,落实责任成为深圳各区同样要考虑的一大因素。  

为此,福田区通过建立问责联动机制,成立由区长担任组长的公办园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将公办园建设列为区委区政府重点工作,35个部门通力协作、联动出击,并且成立公办园建设攻坚专班,以各街道办、区教育局、新设立公办幼儿园举办单位和新任命法人为专班成员,明确时间节点和任务具体内容,挖潜扩大公办园增量。  

而龙岗则在建立专班工作机制基础上实行三级联动。建立起区、街道、社区“三级联动”工作机制,并完善“领导工作小组—区教育局—街道教育办”的垂直管理工作机制。通过编写《龙岗区街道公办幼儿园建设工作指引手册》对工作人员进行多轮实操培训,确保无缝对接,协力推进;同时,推动月报制度与工作台账工作,各街道教育办与派驻小组每周上报《到期政府产权幼儿园转型工作日志》《转型工作情况周报表》《清算评估工作推进情况上报表》,区教育局及时掌握并跟踪公办园建设推进情况。  

光明区则系统出台公办幼儿园建设及管理政策制度。该区于2020年1月6日正式印发《光明区公办幼儿园建设方案》“1+7”方案,出台民办园转型工作指引、建设改造回收经费标准、幼儿园岗位任职要求设置指引、师资队伍保障方案、招生工作指引、幼儿园建设设计规范及建设标准,明确了全区公办幼儿园建设工作总体框架和具体操作指引。同时,印发了《光明区教育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深圳市光明区小区配套幼儿园治理工作实施方案》,系统解决公办幼儿园发展相关问题。此外,光明区还采取区教育局牵头承担一部分、各街道牵头承担一部分的“两条腿走路”的方法,区教育局牵头负责将政府产权配套幼儿园全部办成公办幼儿园,各街道牵头承担政府产权幼儿园回收及“一社区一公办幼儿园”的建设模式,明确各自任务,合力推进。

【采写】徐峰 孙颖  

【摄影】朱洪波

[见圳客户端、深圳新闻网编辑:刘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