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深圳新闻网首页>深圳新闻>深圳要闻>

经过5天5夜的人工按压复苏球治疗,西藏察隅早产儿成功救活

条评论立即评论

经过5天5夜的人工按压复苏球治疗,西藏察隅早产儿成功救活

分享
人工智能朗读:

7月19日16时,经过察隅县人民医院医护人员15天的抢救,早产儿"松小英之子"终于脱离了生命危险,孩子第一次被郑淮武主任抱出保温箱,抱到产妇松小英怀里,松小英终于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见圳客户端·深圳新闻网2020年7月20日讯 (深圳报业集团驻察隅记者 邵东升)7月19日16时,经过察隅县人民医院医护人员15天的抢救,早产儿"松小英之子"终于脱离了生命危险,孩子第一次被郑淮武主任抱出保温箱,抱到产妇松小英怀里,松小英终于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郑淮武主任第一次将孩子抱出保温箱交给妈妈

爸爸的轻轻一吻

察隅县下察隅镇嘎腰村村民松小英孕期并发"妊娠期糖尿病",并有前置胎盘、胎位横位的情况,松小英于7月3日20:34突然出现大出血,紧急入住察隅县人民医院产科,21时20分剖宫产下一男婴,体重2.0kg,但孩子出生后立即表现出哭声微弱、反应差、呼吸急促、呻吟、全身皮肤稍青紫、心率下降、全身松软和无法自主呼吸等症状,命悬一线,情况十分危急。

郑淮武主任边救治患儿,边向当地医生传授经验

危急关头,深圳援藏医疗队队员、察隅县医院儿科郑淮武主任(深圳市宝安区人民医院新生儿科副主任医师,挂职察隅县人民医院副院长)带领本地医生普琼次仁、边巴卓玛等以及护士长齐英成立了临时抢救小组。他们果断为患儿气管插管球囊面罩给氧,经过一系列积极抢救,患儿慢慢地恢复了自主呼吸,脸色也转红润,生命体征恢复稳定,把孩子从死神手里抢了回来,大家悬着的心终于落地了,长长舒了一口气。

医护人员细心照料孩子

然而接下来孩子的情况却突然变差,出现呼吸困难且持续性加重,郑淮武主任立即指示给孩子做胸片检查,发现患儿肺部大部分肺泡已经萎陷,呈现"白肺"征象,考虑为新生儿重度肺透明膜病。新生儿重度肺透明膜病是新生儿的危重症,占早产儿死亡率50%以上,这个病主要靠呼吸机和药物(表面活性物质)治疗,但是察隅县医院没有这两种治疗措施,导致患儿抢救难度极大,而要转运到林芝市有500多公里路程,途中还要经过两座海拔接近5000米的高山,风险更大,孩子路上可能随时因为缺氧死亡。产妇松小英前两胎都因早产夭折,因为她年纪已大,经历过两次剖宫产造成瘢痕子宫,子宫壁薄,再次生育的可能性极小,因此这个孩子对家属来说非常珍贵。

面对家属的殷切请求,在没有新生儿专用呼吸机的情况下,医护人员带动家属24小时轮流为患儿按压复苏球囊。由于没有呼吸机的湿化,气管导管经常堵管,而气管导管是唯一的救命通道,郑淮武主任多次夜间来为患儿重新气管插管,孩子不会喝奶则安排护士用胃管内鼻饲母乳和静脉营养代替,给予孩子24小时积极细致的专人护理。郑淮武主任通过远程视频会诊,请深圳市宝安区人民医院万胜明主任会诊出谋划策。由于孩子病情反复,患儿家属对救治患儿的信心曾出现动摇,而医生们不断跟家属讲解病情,并给患儿制定积极有效的治疗方案,竭尽全力去抢救患儿。

有郑主任的日夜陪伴,家属放心多了

在医生指导下,家属细心地抚触孩子

经过5天5夜人工持续的按压复苏球囊,患儿病情逐渐改善,终于可以拔去气管导管,也逐渐脱离了吸氧,奶量由2毫升慢慢增加到自己能吸吮30毫升。深圳市援藏医疗队医务人员一次次倾心的付出,是本次救治成功的关键,体现了深圳市援藏医疗队医务人员无私的奉献精神,也体现出察隅县人民医院面对危重新生儿时的救治能力。

为患儿按压复苏球囊代替呼吸机

小家伙一天一天好转,都会笑了

近几年,察隅县人民医院儿科在深圳市宝安区人民医院援藏医疗队的带动下,本地儿科医护人员迅速成长,医疗水平明显提高,从2019年至今,察隅县人民医院儿科抢救危重新生儿和危重儿童18例,包括重症肺炎,肠炎并发重度脱水、脓毒血症、哮喘发作、重度黄疸、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等,基本做到了"大病不出县域",成为察隅县各族人民信赖的儿科团队。在深圳援藏医疗队帮扶下,察隅县人民医院综合诊治能力明显提升,老百姓信任度显著提高,摘掉了既往"转院医院"这顶不光彩的帽子,务实地践行"以病人为中心"的卓越品质,以实际行动努力转变了当地老百姓既往对医院的看法与态度。

孩子父亲将哈达献给可亲可敬的医护人员

[见圳客户端、深圳新闻网编辑:孙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