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深圳新闻网首页>深圳新闻>深圳要闻>

“建筑质量安全把关就得死心眼”——记深圳市第九批援藏干部范艳坤

条评论立即评论

“建筑质量安全把关就得死心眼”——记深圳市第九批援藏干部范艳坤

分享
人工智能朗读:

进藏为什么、在藏干什么、离藏留什么?这是每个深圳援藏干部需要回答的三个问题。

原标题:“建筑质量安全把关就得死心眼”

——记深圳市第九批援藏干部范艳坤

见圳客户端·深圳新闻网2020年07月06日讯(深圳特区报记者 石义胜)把58户村民从生态脆弱、地质灾害频发的悬崖村迁往资源丰富、宜业宜居的竹龙巴;目若村农家旅游驿站工程完成45%,预计再过三个月可以完工;投资7900万元的察隅县人民医院主体工程和室内外装修已经完工,正在着手设备采购……这一系列民生工程的推进,离不开深圳市第九批援藏工作组的艰苦付出,组员范艳坤更是功不可没。

去年6月29日,援藏工作组9名组员抵达西藏察隅,翻开了特区藏区心连心的新的一页。来自深圳市住建局下属单位深圳市市政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总站的范艳坤挂职察隅县住建局副局长,分管建设工程质量安全工作,并负责援藏工程项目建设。

进藏为什么、在藏干什么、离藏留什么?这是每个深圳援藏干部需要回答的三个问题。

两个孩子一个上高中、一个上幼儿园,妻子做了乳腺癌手术,正是需要人陪护的时候,作为家中顶梁柱的范艳坤此前在得知深圳市委组织部正选拔干部且需要工程领域的专才时,毅然申请援藏。在范艳坤的妻子贾玉红看来,“老范在西藏察隅,条件是艰苦一些,但他是搞工程出身的,是个闲不住的人,能在边疆地区为国家多作一点贡献,代表深圳为察隅的群众谋点福祉,干好几个工程,吃多点苦也是值得的。”

“越艰苦的地方,越需要我们办点实事”

察隅县地处藏东南,是距离林芝市最远的边境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和高原地区,山高壑深,经济落后。得益于长期援藏,2018年底,察隅县实现脱贫摘帽,但仍需巩固。

援藏工作组司机四朗次仁清楚记得,去年9月份,范艳坤等扶贫干部前往察瓦龙乡处尼村调研小康村建设,汽车翻越了3座海拔在4500米以上的高山,驶过坑坑洼洼的石子路,经历6个多小时到达乡政府,第二天沿着悬崖峭壁上开凿的简易公路又开了两个多小时,到达一处在建桥梁,桥面还没有铺板。听着怒江的怒吼,大家下车踩着钢梁缓慢过桥后,搭上乡干部的摩托车,沿着“Z”字形的崎岖山路进村,最后换上拖拉机去查勘现场选址。中午,扶贫干部借村民的厨房,拿出从乡里买来的菜,自己动手做饭。处尼村是至今不通电、手机无信号的边远山村之一。“越艰苦的地方,越需要我们办点实事。”几次调研下来,范艳坤深深感到肩上的责任很重。

“处尼村还不是最艰苦危险的。察瓦龙乡冈藏村地处怒江西坡的一小块平地上,下方就是万丈深渊,被称为‘爬’在峡谷悬崖上的村庄。”冈藏村党支部书记郑迪说,一下雨就担心山体滑坡,既担心上方泥石流,更担心村子滑向怒江谷底。

“经过实地调研,我们将资源匮乏、生态脆弱、地质灾害频发的冈藏村、察空村58户325名有意搬迁的群众,搬迁到植被茂盛、气候温和、适宜发展种养产业的上察隅镇边境一线的竹龙巴。”范艳坤告诉记者,这个项目总投资5018.06万元,其中4800万元为深圳援藏资金,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新建58栋民宅、文化室、幼儿园、4条巷道等,配套了饮水、排水、污水处理工程。目前工程总进度完成了40%,计划今年年底前完工。

竹瓦根镇目若村地处高原牧区,是著名越野路线丙察察线上的一个村落,村庄处道路崎岖不平,天晴的时候尘土飞扬,下雨的时候湿滑不堪,到处积水。“十三五”规划在目若村投资500万元新建农家旅游驿站项目,主要包括路面、路灯工程。村党支书记仁增说,当地海拔约3750米,饮用水管一到每年12月至来年的5月大雪封山时就结冰冻结甚至破裂,而且水量较小,需要对水管进行改造提升,另外也缺乏排污工程。范艳坤等援藏干部多次深入调研,发现了这些问题,申请追加了359万元,增加饮水和排污两项工程,预计今年10月份就能完工,村民们很高兴,都夸深圳干部办事扎实。

“援藏工程更要体现深圳质量深圳标准”

“老范这人啥都好,就是有点死心眼。但时间久了,我们还不服不行。”竹龙巴异地搬迁项目经理王俊明这番话,也是不少人跟范艳坤打交道多了的感受。老范其实并不老,今年才45岁,只不过头发花白得厉害。

作为深圳市市政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总站的高级工程师,范艳坤始终把质量、安全看成生命线。竹龙巴异地搬迁项目刚开工时,他去检查时发现正在搭建的工人生活板房就位于高压线下,当即要求停工、立即拆除,重新更换位置搭建,而且板房材质必须采用防火材料;同时考虑到项目周围是密林,要求在固定的地方设置吸烟区等。

“建筑质量安全把关就得死心眼,援藏工程更要体现深圳质量深圳标准。”范艳坤说,他针对所有援藏项目建了一个微信群,要求每个项目每周一汇报上周的完成情况、有哪些未完成的、本周的计划、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现场工程质量安全等情况。一有时间,他就跑到工地上,检查现场情况是否与上报情况一致,管得跟个包工头似的。此外,他引进“样板引路”制度,竹龙巴异地搬迁项目正在建设一栋样板房,对关键部位、薄弱环节的质量进行层层把关,大到外墙的装饰线条、屋面颜色等是否符合藏式风格,细到房内电源插座数量、安装高度及位置是否符合要求,窗户开启宽度是否可行等都有明确规定,按百年基业的要求打造精品工程。

“所有援藏项目在4月份全部完成了招投标工作进入建设施工阶段,其中竹龙巴易地搬迁项目提前到2019年11月20日开工建设,体现了深圳质量、深圳标准和深圳速度。这跟范艳坤的辛苦付出分不开。”深圳市第九批援藏工作组组长、察隅县委常务副书记、常务副县长刘珍春说,老范是一个爱“较真”的人,本身业务能力就突出,又不怕吃苦,经常长途跋涉,克服恶劣天气、道路险情和身体不适,深入边远乡村查看项目,掌握第一手情况,严把工程质量关、安全关,保证了项目的进展。

“工期这么紧,不拼怎么行”

今年深圳援藏项目共8个,其中“十三五”项目7个、计划外项目一个,总投资额12203.06万元,涉及县城道路、医疗设施、6个小康村建设、产业帮扶以及竹龙巴易地搬迁等建设内容,遍及4个乡镇8个自然村,工程项目类型多,分布范围广,建设任务艰巨,前期手续繁琐,今年又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实际上项目真正建设工期还不到一年。

“工期这么紧,不拼怎么行!”范艳坤说,针对自然条件带来不利的影响,如大雪封山、路面塌方、泥石流,我们指导施工单位做好预案,提前准备好设备、材料,一旦有条件就要进场赶工,跟时间赛跑,跟天气赛跑。

今年4月份,刘珍春、范艳坤等人前往古拉乡推进小康村建设,车辆在海拔4800多米的哲拉山顶陷在大雪之中,所有人下车推车,刨开厚厚的雪层,再往轮胎下垫石头,都无济于事,连藏族司机也出现了高原反应。幸运的是,两个多小时后有三部前往古拉乡的汽车经过,在他们的帮助下才脱困。“现在我们坐车外出,尤其是下乡,都要检查是否配齐了氧气、急救药箱、干粮、水、铁锹五样东西。尤其现在又进入建设高峰期,更是大意不得。”范艳坤表示。

当前,援藏工作组已经谋划了“十四五”援藏项目,精心编制了24个项目已上报广东省援藏工作队,相关项目一旦批复,马上启动前期手续,必须在一年半内完成。大伙都说范艳坤越来越忙了、头发更花白了,而他总会真诚地回应,“这不是我们一个团队在战斗,深圳这座爱心城市是我们强大的后盾”。

[见圳客户端、深圳新闻网编辑:刘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