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深圳新闻网首页>深圳新闻>深圳要闻>

最珍贵的礼物,他天天穿在身上——外籍志愿者迪米投身深圳抗疫的故事

条评论立即评论

最珍贵的礼物,他天天穿在身上——外籍志愿者迪米投身深圳抗疫的故事

分享
人工智能朗读:

“你好!请测量体温!”龙华区龙华街道玉翠社区联富华庭小区的入口处,一个长头发的大高个,用生硬的中文和过往的每一个居民打招呼,格外引人注目。

迪米在卡口为居民测量体温。深圳特区报记者 苗威 摄

原标题:最珍贵的礼物,他天天穿在身上——外籍志愿者迪米投身深圳抗疫的故事

见圳客户端·深圳新闻网2020年6月9日讯(深圳特区报记者 黄子芸)“你好!请测量体温!”龙华区龙华街道玉翠社区联富华庭小区的入口处,一个长头发的大高个,用生硬的中文和过往的每一个居民打招呼,格外引人注目。

他是迪米,来自俄罗斯,在深圳生活已经5个年头了。疫情发生后,迪米看到社区各个关口都增加了“红马甲”,便主动请缨加入,希望用实际行动为疫情防控出一分力。

如今,这件写有“龙华义工”字样的红马甲,迪米天天穿在身上,在他眼中,这是深圳送给他的一件最珍贵礼物。

每天志愿服务五小时,筑起一道“防疫墙”

“别人工作的时候他在工作,别人休息的时候他还在工作!”说起迪米,社工站的工作人员无一不竖起大拇指。

刚开始,大家都很担心,在疫情防控期间,量体温这样的事,简单、枯燥且有危险,一个外国人,受得了么。后来,踏踏实实在社区防控岗位上志愿服务的迪米,让所有人都很佩服——他从不迟到早退,几乎每天都连续工作5个小时以上。

这么连续干,不会累么?回答这个问题时,迪米笑了:“谁都有累的时候,但是每次打开电视看到在一线没日没夜工作的医护人员,我们这点累又算得什么呢?”

迪米告诉记者,在社区采取防控措施的初期,有些居民没有习惯扫二维码录入信息,难免有不耐烦的情绪,这时他就会用开玩笑的方式开导他们,大家很快也就理解了。

迪米把这份乐观积极的态度融入工作中,将机械枯燥的工作变得有趣不少,现在许多村民和迪米都成为了好朋友,走在路上,有的小朋友还会友好地跟迪米打招呼说“hello”。

玉翠社区妇联主席黎静介绍,玉翠社区主要以流动人口为主,居民的家园意识普遍较弱,但是在疫情期间,他们看到迪米一个外籍人士都愿意挺身而出,守卫自己的社区,这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居民的家园意识,起到了一种很好的引导示范带动作用。

迪米还将自己的日常防疫工作、抗疫做法分享给远在俄罗斯的家人,提前给家人打上了“预防针”。“我的女儿会自己在家做口罩,刚开始只想多准备一些给家人用,后来疫情在俄罗斯严重起来,当地物资紧缺,她就把做的口罩都送给附近医院的医护人员了。”

做力所能及的事,“红马甲”是最珍贵的礼物

有情怀,行动力更强,对于迪米来说,帮助他人,早就是一种习惯。

在俄罗斯,迪米就经常参与公益项目。去养老院照顾孤寡老人、到医院开展临终关怀,包括清理河道、打扫石阶卫生都是他经常做的事情。

在中国,看到全国各地的医护人员驰援武汉的情景时,他的澎湃激情瞬间被点燃,立志一定要为抗疫做些什么,“那时候很着急,我虽然不是医生护士,但是我有力气,可以盖房子,可以过去建设医院!”

“抗击疫情是所有人的事情,这一点没有国界。我来中国已经五年了,早已把这里当成了自己的家,这次成为一名真正的抗疫参与者,我非常乐意,也很高兴。”说到这,迪米又自豪地指了指天天穿在身上的“红马甲”。

如今,随着疫情防控形势不断好转,迪米又重新回到了正常岗位上班,但他做公益的心并没有停止,心里想着念着的都是多为社区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情,利用周末时间,他主动提出到社区开展公益手工课程,教社区里的小朋友做万花筒。“我喜欢和孩子们在一起,虽然我的中文不是很好,但是动手能力还是不错的。”迪米笑着说。

[见圳客户端、深圳新闻网编辑:施冰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