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深圳新闻网首页>原创新闻>

为放流鱼苗搭起自然步道 1987年至2019年深圳投放虾类近4亿尾

条评论立即评论

为放流鱼苗搭起自然步道 1987年至2019年深圳投放虾类近4亿尾

分享

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是改善渔业水域生态环境、恢复渔业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途径。6月6曰,2020年深圳市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活动暨全国放鱼日活动在大鹏新区中国水科院南海所深圳试验基地附近海域开展。

见圳客户端·深圳新闻网2020年6月6日讯(见圳客户端、深圳新闻网记者 潘润华)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是改善渔业水域生态环境、恢复渔业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途径。6月6曰,2020年深圳市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活动暨全国放鱼日活动在大鹏新区中国水科院南海所深圳试验基地附近海域开展。

据了解,该活动由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深圳市海洋渔业局)主办、深圳市渔业服务与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市水生动物防疫检疫站)承办。旨在贯彻实施《中国水生生物资源养护行动纲要》、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关于请组织做好6月6日“全国放鱼日”同步增殖放流活动的通知》,促进深圳渔业可持续发展,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关于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部署,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的要求,务求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工作取得实效,进一步推进深圳生态文明建设和水生生物资源养护事业。

活动现场,市渔技总站的工作人员将本地中标种苗场孵化的鱼苗提前放进试验基地的海水网箱进行过渡适应本海区的水环境后,再放流入大海,为放流鱼苗搭起步入海洋的自然步道,从而提高放流鱼苗的成活率。

据介绍,今年,市渔技总站组织的渔业资源增殖放流任务目标是全年完成放流斑节对虾苗350万尾、黑鲷鱼苗85万尾。全部于东部海域投放。

据统计,从1987年至2019年,深圳市级部门累计组织投放了虾类39387.11万尾;海水鱼苗2482万尾;贝类花蛤196吨、扇贝2500万、鲍鱼47.4万粒。

市渔业服务与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冯卫权介绍,增殖放流是在对野生鱼、虾、蟹、贝类等进行人工繁殖、养殖或捕捞天然苗种在人工条件下培育后,投放到渔业资源出现衰退的天然水域中,使其自然种群得以恢复,再进行合理捕捞的渔业方式。通过增殖放流,可以补充和恢复生物资源的群体,改善了生物的种群结构,同时也能够维护生物的多样性。增殖放流,同时可以改善水质和水域的生态环境,比如放流的一些滤食性的品种,如一些鱼类、贝类,它们可以滤食水中的藻类和浮游生物,通过这种作用可以净化和改善水质。

[见圳客户端、深圳新闻网编辑:郑晓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