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产业升级 广深打造“双区”发展新引擎
2020-05-28 15:19
来源: 金羊网
人工智能朗读:

科技创新+产业升级 广深打造“双区”发展新引擎

全国人大代表建言广深高质量发展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张璐瑶 沈婷婷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深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中心城市和区域发展核心城市,广州和深圳如何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双区”机遇,加快高质量发展?多名全国人大代表积极为“双区”建设建言献策,助推广深打造发展新引擎。

加快大湾区产业集群建设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全国人大代表、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曾庆洪表示,要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核心是创新。

近年来,广汽集团高度重视以创新驱动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我们紧紧把握智能网联、新能源、移动出行等未来汽车发展方向,积极布局‘电动化、国际化、网联化、共享化’,加快推进新能源三电系统、燃料电池技术、智能驾驶芯片技术和智能制造技术等技术创新,不断提高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曾庆洪说。

今年两会,曾庆洪带来关于“加快粤港澳大湾区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建设”的建议。“我们要充分发挥粤港澳大湾区的区位优势、人才优势、创新能力和消费潜力,形成产业集群效应,实现大湾区创新绿色低碳的发展模式和先进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他表示,目前,我国尚未形成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汽车零部件产业链发展不够成熟;建议做好科学规划布局,构建粤港澳大湾区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加大技术投入,突破新能源汽车相关技术瓶颈;加强我国汽车产业协同,提高新能源汽车整体行业竞争力;改善产业环境,加强新能源汽车配套建设。

构建数字经济为核心的现代产业体系

“现代产业体系是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重要内容。”全国人大代表、民建广东省委会副主委、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林勇认为,数字经济是现代产业体系的核心内容之一,但在当前的基础设施建设中,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建设的规模和质量与广东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不匹配。

为此,他建议,要提升建设数字经济的新一代基础设施的意识,建设安全可靠的互联网数据中心;提升粤港澳大湾区的互联网数据中心建设标准和门槛,不支持新建不达标、规模小的互联网数据中心,对已建的互联网数据中心要求技术改造提升质量,对小规模的或者指标不符合要求的坚决采取逐步清退的措施;在粤港澳大湾区周边集聚建设高质量互联网数据中心,出台相关支持政策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的中央厨房,通过集群效应带来的比较优势,做大规模、做强技术、做通渠道、做实基础,实现产业高质量集聚发展,构建以数字经济为核心的高质量现代产业体系。

先行示范区政策应落地“产业飞地”

“未来的深圳先行示范区不仅要有高楼林立的中央商业区、金融核心区,还要有集中连片的高端制造集群、设计加工区。”全国人大代表、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表示,目前,深圳在5G、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领域已经有较为完善的产业布局。

马化腾认为,在保证不突破生态红线的前提下,扩大土地等关键资源供给,是深圳产业结构实现平稳有序转型升级的重要一环。这一方面需要深圳下大力气优化现有土地资源分配方式,提升土地利用效率;另一方面需要跨区域统筹,打破目前的总量瓶颈。

他建议,在承接深圳制造业转移较多的其他兄弟城市,复制借鉴深汕特别合作区的“产业飞地”模式,推动先行示范区优惠政策的定点定向落地。

他还建议,探索科技研发的“境内关外”模式,如率先出台更大力度更广深度的准入开放和自由流动政策,探索创新驱动的先进发展模式。创新科研机构建设的体制机制,支持科学家领衔组建新型科研机构,鼓励各类市场主体创办科研机构,探索建立首席科学家制度,赋予创新领军人才开展科研活动更大自主权等。

广深科技创新既要合作又要突破

“广深本身擅长的科技领域是不一样的。深圳擅长通信产业的全产业链。广州的核心领域侧重装备制造业、汽车工业、生物医药。”全国人大代表、深圳光启高等理工研究院院长刘若鹏表示,科技创新和科技合作要扔回给市场,需要互补和合作,更需要突破。

“我理解的‘双区高质量发展’是利用发展中城市所形成的聚集的优势,包括人才的聚集、资本的聚集、企业的聚集和基础设施的聚集来提升效率。”刘若鹏说,随着时间的推移,基础设施服务到每个人的成本指数是下降的,覆盖的范围是成线性增加的。从科技角度来讲,最先进的技术和产业形态都是需要新基建的支撑,而新基建的成本是与覆盖的区域聚集度相关的,聚集度高的城市应该投资更多。

刘若鹏认为,在GPU制造、半导体工艺、微波射频芯片等新兴领域,中国存在着“强科研弱制造”的现象。要想在新兴领域“弯道超车”,需要在强化研发的同时,加强针对新兴领域的制造能力的构建。

[编辑:马静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