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深圳新闻网首页>深圳新闻>深圳要闻>

深圳发布青年发展规划,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

条评论立即评论

深圳发布青年发展规划,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

分享
人工智能朗读:

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深圳广大青年和志愿者冲锋在前,积极开展志愿服务,广受好评。4月29日,深圳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联同深圳发布举行深圳疫情防控系列新闻发布会(青年工作专场),深圳团市委书记方琳介绍了《深圳青年发展规划(2020-2025)》相关情况,团市委副书记赖锋介绍了疫情防控青年志愿服务有关情况,南山团区委书记金翠、宝安团区委书记朱锐、深圳市志愿服务基金会秘书长徐晓萌出席了新闻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深圳广大青年和志愿者冲锋在前,积极开展志愿服务,广受好评。4月29日,深圳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联同深圳发布举行深圳疫情防控系列新闻发布会(青年工作专场),深圳团市委书记方琳介绍了《深圳青年发展规划(2020-2025)》相关情况,团市委副书记赖锋介绍了疫情防控青年志愿服务有关情况,南山团区委书记金翠、宝安团区委书记朱锐、深圳市志愿服务基金会秘书长徐晓萌出席了新闻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记者从会上获悉,为表彰抗疫期间冲锋在前的青年,深圳将于5月1日启动“深圳好青年”评选,并增设“抗疫先锋好青年”专项推选。

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

实施《深圳青年发展规划(2020-2025)》

深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青年发展工作,出台了《深圳青年发展规划(2020-2025)》(以下简称《规划》)。《规划》以先行示范的标准,从城市发展的高度,以长远持续的角度推进特区青年发展事业,从青年思想道德、教育、文化、健康、婚恋、人才培养、就业与创新创业、交流与合作、社会融入与社会参与、权益与预防犯罪等十大领域提出发展措施,基本覆盖了青年成长发展涉及的主要方面,突出发展导向、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充分照顾青年的时代特点和利益关切。

针对深圳青年面临的婚恋交友难问题,《规划》提出推广举办集体婚礼等新式婚庆,建设“青爱团”等青年婚恋交友公益平台,开展健康、精准、务实的青年婚恋交友公益活动。

针对青少年权益受侵害事件时有发生的现象,《规划》提出包括健全青少年权益保护机制、深化“青少年维权岗”“零犯罪零受害(零涉毒)”社区创建、发挥12355青少年综合服务热线功能等具体措施,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提供全方位守护。

深圳团市委书记方琳介绍,为确保《规划》落实落细落具体,团市委正在联合《规划》中各责任单位和职能部门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方案针对各个青年发展领域提出更细化的工作举措,将明确截至2020年底、2022年底和2025年底的目标任务。

此外,团市委将积极推动开展“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的评价体系”研究,以深圳为样本,全面综合考量城市户口、住房、教育、就业、健康、文化、婚姻等影响青年发展的各类因素,引入云计算、大数据挖掘技术和分析方法,探索构建一套切实可行的“青年发展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推出“青年发展型城市指数”,并动态开展相关指标监测统计,更好掌握青年发展状况,促进青年与城市共同发展、共同成长。

强调青年力量促进人才交流  

深港澳青年组织合作机制常态化

《规划》创新将“青年人才”和“青年交流与合作”作为单独板块列出,突出强调“双区”一代的青年力量,引导深圳青年在区域合作和国际舞台肩负更多使命和担当。例如,完善青年人才数据平台,开展青年人才大数据采集、分布式管理、数据分析、人才评价等服务,加强青年人才信息共享和运用。升级建设“青年驿站”,打造来深青年人才综合服务平台,为来深应届大学毕业生等青年人才提供短期免费住宿、人才政策宣讲、就业指导和城市融入等“一站式”服务。方琳在现场向应届毕业生发出邀请,欢迎来深求职入住青年驿站,在深圳寻找发展机会,与深圳共成长。

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规划》提出将研究出台便利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尤其是港澳青年在深圳学习、就业、创业、生活的具体措施,建立常态化深港澳青年组织合作机制,探索建设大湾区青年社会组织总部基地,推动湾区青年交往交流、交心交融。

让青年按需点单

南山区建立服务项目库打造120个“青年之家”

2019年,团中央将深圳市南山区确定为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综合试点和健全青联组织社团基础试点“双试点”改革地区。南山团区委书记金翠介绍,南山团区委将通过举办“南山区青年发展服务项目大赛”,凝聚社会力量,建立《南山区青年发展服务项目库》,让青年按需点单,打造符合青年人“胃口”的活动项目;建立大湾区青年“创新创业创意”社团联盟。

通过分层分类打造不同类型的“青年之家”,推动青年之家成为新兴的组织形态,全区一共将打造120个“青年之家”,创建“五有”青年服务保障体系,提供7类“服务项目菜单”,开展青年精准服务。青年之家以团干部当“大掌柜”、运营团队当“店主管”、志愿者当“店小二”的模式,形成“共青团+社会组织+志愿组织”的一体化服务青年发展的力量。

另外,结合南山粤港澳湾区地缘优势和青年创业创新需求,还将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家园”,推动深港澳多元文化交流融合,促进港澳青年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建立区青年工作联席会议制度

宝安区推动青年优先发展举措

2019年10月,团中央将深圳宝安区确定为国家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试点区县之一。宝安团区委书记朱锐介绍了宝安推动青年优先发展的举措,包括健全青年工作的体制机制,出台落实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实施方案。

目前,宝安建立了区青年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由区委书记担任总召集人,联席会议每半年召开一次,协调解决青年发展中遇到的突出问题。今年2月,宝安区出台了落实国家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的实施方案,制定了25项措施共72项具体任务。朱锐表示,宝安区还将出台支持港澳青年到宝安创新创业的专门政策,扩大宝安与港澳青年之间的常态化交流。

据介绍,在青年文化建设上,宝安将率先在全国开展“阅读社区”标准化建设,力争2022年前建成100个篮球场、100个足球场,打造宝安青年“15分钟学习圈”和“10分钟文化服务圈”。宝安将依法整顿婚介服务市场,对青年普遍关心关注的子女上学、长辈养老、实习就业、身心健康等方面也都结合宝安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作出了相应的安排。

朱锐在发布会上表示,上述措施和任务已经分解到宝安区的相关职能部门,争取为全市、全省乃至全国落实青年发展规划积累有益的经验。

深圳战疫青年冲锋在前

82.5万余人次开展志愿服务

深圳是志愿者之城,在这次战疫中,青年志愿者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据了解,疫情期间,深圳全市共有1710支32500余人的青年突击队和747支9172人的社区志愿服务队投身抗击疫情工作,开展各类志愿服务共计82.5万余人次,累计在“志愿深圳”信息平台发布项目43768个。推出“一卡一书一歌一指引一保险”5项保障,明确“家户排查、设卡测温、物品转运、隔离关怀、心理疏解、社区宣传”共6大类服务,并为疫情防控志愿者提供防疫专项培训与防疫专属保险。

深圳市青基会、市志基会两个团属公募基金会累计募捐爱心资金近400万元。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和市少年宫面向援鄂医疗队和市定点医院一线医护人员子女免费提供校外素质教育培训学位600余个。市青基会、市志基会两个团属公募基金会累计募捐爱心资金近400万元,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和市少年宫面向援鄂医疗队和市定点医院一线医护人员子女免费提供校外素质教育培训学位600余个。

深圳市团市委副书记赖锋介绍,下一步,团市委将加强出入境口岸、隔离点、学校、重点交通关口等区域的力量布局,组织专业志愿者加强心理疏解服务,全面织密疫情防控网。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全面助力复工复产达产,持续开展“深圳复工复产惠企政策全攻略”系列直播,协同职能部门提供线上直播间和微信群的政策答疑服务,做好政策落地“助攻手”。

深圳团市委书记方琳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当前,深圳正推动“志愿者之城”建设进入3.0阶段,以制度化、专业化为引领,发挥志愿服务在参与社会治理、推动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深圳将继续扩大志愿服务在社会治理中的参与面,总结梳理参与疫情防控等公共卫生事件的工作经验,将在水污染治理工作中探索出的“推动社会参与、实施专业参与、实现全过程参与”这一模式,复制推广到食品药品安全、垃圾分类处理、城市公共安全等领域。

深圳市志愿服务基金会募捐269.77万元抗疫围绕《规划》“三步走”

记者了解到,疫情期间,深圳市志愿服务基金会(以下简称市志基会)利用公募优势,累计筹措资金及物资价值达269.77万元,为湖北、深圳等地捐赠了防疫物资。同时,市志基会为深圳抗疫志愿者协调了多种抗疫保险,累计保额价值达千亿元。另外,市志基会还组建了抗疫心理健康问题咨询和知识普及志愿团队,通过网络直播的方式开展了多场公益活动。

深圳市志基会秘书长徐晓萌介绍,下一步,志基会继续参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并围绕《规划》开展以下三项工作:

一是围绕青年健康。市志基会计划发起“校园心理健康志愿服务”项目,筹集一笔专项基金、搭建一个校园志愿服务U站阵地、培养一支心理健康志愿者队伍。

二是围绕青年交流与合作。市志基会计划发起“深港澳义起行”大湾区青年志愿服务交流项目,每年组织50-100名深港澳青年开展以志愿服务为主题的交流活动。

三是围绕青年社会融入与社会参与。市志基会计划发起“青年志愿服务”项目,通过策划多种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动员更多青年成为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活动、通过志愿服务参与社会治理与城市建设。目前已经策划开展了48场在生态环保、特殊儿童关爱等领域的志愿服务活动。

5月1日启动“深圳好青年”评选

增设“抗疫先锋好青年”专项推选

记者从会上获悉,2020年“深圳好青年”推选活动将于5月1日开始报名推荐,参评者可通过组织推荐、媒体推荐、社会推荐等方式报名。

与往年不同的是,在5个传统类别锐意创新、求知奋进、实干担当、爱心坚守、追求卓越的基础上,为了激励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优秀青年,今年推选特别增设了一个“抗疫先锋好青年”专项推选。预计7月上旬最终推选产生“十大深圳好青年”“深圳抗疫先锋好青年”“深圳好青年提名奖”。

“深圳好青年”推选活动作为团市委的品牌项目,自2014年开始共举办了4届,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在去年的好青年推选中,符合条件的参评人数近400人,最终推选出10位“十大深圳好青年”和若干“深圳好青年提名奖”。

今年抗击疫情期间,很多历届获评的“深圳好青年”代表也在一线、在后方挺身而出、逆行奋战。比如,2019年“十大好青年”,市三院检验科曲久鑫连续几十天坚守一线,牵头制定患者样本检测的科学流程,提高检测安全性和效率。2017年“十大好青年”,香港青年陈升在疫情初期,为缓解深港“口罩荒”,紧急建设口罩生产线,将生产和筹集的医疗物资捐赠给湖北和深圳。“好青年提名奖”获得者,华大基因副总裁杜玉涛带领抗疫青年团队建立“火眼”实验室,极大缓解了武汉等13个国内城市在疫情防控中的检测压力,并向十余个国家整体输出“火眼”实验室模式。

赖锋表示,微信公众号“深圳共青团”将发布推选信息。他也向全市优秀青年发出号召,希望大家积极参选,讲出青年故事,传递青年好声音,展现青年好形象。

资料来源:深圳发布、深圳新闻网

作者:吴梓欣张玲

[见圳客户端、深圳新闻网编辑:何碧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