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深圳新闻网首页>深圳新闻>政务新闻>信息公开>

建设项目可实行香港工程管理模式 前海“基本法”启动“大修”

条评论立即评论

建设项目可实行香港工程管理模式 前海“基本法”启动“大修”

分享
人工智能朗读:

被称为前海“基本法”的《深圳经济特区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条例》在实施8年多之后启动“大修”。在贸易便利化方面,自贸片区创新跨境税收监管便利化措施,推动实施启运港退税政策和境外旅客购物离境退税政策,探索适应境外股权投资和离岸贸易发展的税收。

被称为前海“基本法”的《深圳经济特区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条例》在实施8年多之后启动“大修”。昨天,《条例修订草案》在市人大常委会网上公开征示意见,提出创新前海开发建设的体制机制,支持香港企业及工程建设领域等专业人士参与前海开发,建设项目可以实行香港工程管理模式。

前海在国内率先提出1.5 级开发模式,通过土地短期租赁和限期运营方式,快速建成了多个矮层建筑群。《条例修订草案》突破国家有关规定,赋予这些短期利用建筑法律地位,明确在前海可以建设循环利用、结构相对简易、使用期限五年以上二十年以下的建筑。

前海的开发建设所需资金如何保障?《条例修订草案》规定,前海合作区土地出让收益应当用于前海合作区土地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等用途。前海有偿供应的土地上配建的、属于前海管理局资产的产业用房、办公、商业、住宅、停车位等物业,用于前海合作区的产业扶持、公共服务设施、人才住房等。同时,市政府应当根据前海合作区战略定位和管理体制,建立健全有利于前海合作区建设发展的财政保障机制,为前海合作区建设、管理和长远发展提供全方位的财力支持。

在产业发展方面,《条例修订草案》规定前海合作区鼓励发展金融、现代物流、信息服务、科技创新、文化创意等专业服务以及其他现代服务业。先行先试国家金融业对外开放措施,吸引国家金融监管机构批准设立的金融机构及重大金融项目等优先在前海合作区布局,打造前海国际金融城。深化深港澳金融合作,建立健全前海合作区跨境金融政策体系,构建跨境人民币业务创新试验区。

  前海蛇口自贸片区条例公开征求意见 外商投资拟实行“非违规不干预”模式

今后,前海蛇口自贸片区的外商投资在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负面清单”制度外,还将探索“非违规不干预”的全新管理模式,以推动该片区实现更高水平的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深圳经济特区前海蛇口自由贸易试验片区条例(草案)》昨天在市人大常委会网站上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

赋予自贸片区更大改革自主权

深圳前海蛇口自贸片区于2015年挂牌成立,是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的一部分。此次立法,旨在用好用足特区立法权,对国家有关规定予以变通,赋予自贸片区更大改革自主权,破除其发展的制度性障碍。

《条例(草案)》规定,自贸片区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管委会)为市政府的派出机构,与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管理局一体化运作,按法定机构管理,市政府向管委会下放自贸片区发展需要的市级管理权限。

《条例(草案)》还明确了金融监管机构、综合行政执法机构等片区各管理机构的职责,建立了权责一致、部门协作的自贸片区管理体制。授权管委会除行使经济方面职能外,还按规定承担教育、医疗、文化、生态等社会职责,更自主地探索城市基层治理新模式。

促进与港澳服务贸易全面自由化

促进深港合作是自贸片区的重要任务。《条例(草案)》规定自贸片区逐步取消或者放宽境外投资者在金融、现代物流、科技服务、医疗卫生等领域的准入限制措施,促进与港澳服务贸易全面自由化。支持港澳企业实行跨境办公,实行跨境办公企业备案制度,拓展港澳企业发展空间和载体,为港澳企业发展创造条件。

香港政府机构公开发布的公共工程承包商名册中的承包商可以参加自贸片区建筑工程的施工建设。香港保险公司可以在自贸片区设立保险服务中心,处理香港保单在内地的咨询、理赔、续保等服务。香港、澳门已经依法批准上市但未获境内注册批准且是自贸片区医疗机构临床急需的药品(不含疫苗)、医疗器械,可以在指定的自贸片区医疗机构使用。

开展自贸账户本外币一体化试点

《条例(草案)》支持自贸片区在扩大开放、金融创新、人才政策等方面有更多突破。在通关模式方面,简化进出境监管手续,实现各监管部门一次登临、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

在贸易便利化方面,自贸片区创新跨境税收监管便利化措施,推动实施启运港退税政策和境外旅客购物离境退税政策,探索适应境外股权投资和离岸贸易发展的税收。

自贸片区开展自由贸易账户本外币一体化试点。自贸片区企业从境外募集的资金,可以自主用于自贸片区内以及境外的经营投资活动。

在人才政策方面,《条例》规定,具有境外职业资格的金融、会计、建筑、规划、设计、专利代理等服务领域专业人才,经备案后可以在自贸片区内提供服务,其境外从业经历可以视同境内从业经历。

支持自贸片区开展技术移民试点,建立和完善人才市场测试、积分评估等技术移民制度,优化外籍人才在自贸片区工作、出入境、停居留等手续。建立紧缺人才清单制度,定期发布紧缺人才需求,拓宽国际人才招揽渠道。

[见圳客户端、深圳新闻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