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深圳新闻网首页>深圳新闻>深圳要闻>

深圳最年轻的危重症病例,36岁,救回来了

条评论立即评论

深圳最年轻的危重症病例,36岁,救回来了

分享
人工智能朗读:

1月26日,大年初二,彭绵接到通知,驰援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报到时才发现,深圳各大医院的重症科主任们,几乎全部“集结”到了市第三人民医院。

原标题:深圳最年轻的危重症病例,36岁,救回来了

南方网2020年3月13日讯 1月26日,大年初二,彭绵接到通知,驰援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

报到时才发现,深圳各大医院的重症科主任们,几乎全部“集结”到了市第三人民医院。

彭绵,深圳市罗湖人民医院重症科负责人。1月26日到2月25日,被抽调到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参加危重病例医疗救治。

第三人民医院是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中深圳市的定点收治医院。  

3月9日,参与此次深圳新冠肺炎危重症救治的专家组联合撰写的共识—《深圳重症(重型/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指引(共识版)》,简称“深圳共识”,发表在《中华危重急救医学》第32卷第2期上。

彭绵是执笔者之一。  

“深圳共识”梳理了专家们在治疗深圳19例危重病例中获得的诸多心得,其中重要的一点是:提前筛查出可能从轻症转为重症、危重症的病例,尽早介入,干预治疗,非常有效。  

全深圳重症科“最硬的鳞”悉数到场  

与彭绵约定的采访时间还有一小时,电话响了。她说,有个病人突发紧急状况,需要参加急救,跟约定的时间冲突了。救人要紧。放下电话,对ICU主任的认知,更直观了。  

严谨,守时,说话声音像个温柔的小女生,娇小的外型也像,但她领导着一个三甲医院的重症医学科几十号医护,常年跟死神掰手腕。  

她也是深圳此次参与新冠肺炎重症患者救治的15名专家成员之一。  

从大年初二开始,15家大医院的ICU主任,十几个主治医生,整整一个月,蹲守在三医院的重症区。

最好的医生,还有最充足的设备。  

深圳是世卫专家组在华考察的五个城市之一。在深圳期间,专家组考察了市三医院。世卫组织总干事高级顾问艾尔沃德在结束考察行程后举行的记者发布会上曾感叹:中国一家医院拥有5台ECMO,欧洲(很多医院)都没这么多。他说的这家医院,就是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  

ECMO又叫体外生命支持系统,这次专门用于重症患者的抢救。ECMO每周使用成本不仅高达14万元,而且全国能够熟练操作的医生目前也只有2000多人。  

市三医院作为集中治疗定点医院,1月11号已经收治了病人,就是后来深圳和广东确诊的首例病例。一对老夫妻,到武汉探亲被感染,其中,66岁的先生被确定为深圳的1号病例。  

彭绵他们到达市三医院时,情况特别紧急。那段时间,几乎每天都有需要插管上呼吸机的病人,每天都有新收进来的危重症病人。最高峰是2月上旬,市三院收治的同期危重病人达15、16个。  

开始那十几天,医生们每天早上7:35坐上酒店的班车,7:45到达病房,一般是晚上7、8点才能出病房回酒店,每天工作12小时以上。没有休息日。每天都有大会诊、大讨论。  

一个危重病人,会有一个治疗小组对接。小组的构成是:重症医生与护士、呼吸治疗师、临床药师、感染、营养、影像及中医等专业专家。  

重症团队压力很大。第一,要尽量减少死亡;第二,要尽量避免医护感染。  

长年在ICU工作,但这一次与平常不同。

新冠病毒的高传染性,需要医护进行三级防护。这是什么意思呢?医生不能随便脱下防护服休息。

“平常的ICU,你可以在旁边休息一下,如果病人发生紧急情况,你第一时间就可以赶去处理;可这次,如果你需要十几分钟穿好防护服再进去,可能就来不及了。”  

这就意味着,最紧张的时段,每一个危重病人身边,24小时都有一个深圳的重症科专家在值守。

各大医院大部分ICU的主任全调去支援三院,这是十分巨大的倾斜和支持。  

深圳共识:

8项指标帮助在早期筛查出可能转化为重症的病患  

彭绵的手机上,存有许多病人肺部的CT照片。她参与救治的危重病人,不同时期的肺部CT,看一眼照片就能清楚地知道是哪一位病人在哪个阶段的照片。  

“一个人过了60岁,有高血压、糖尿病,是很常见的事,怎么遇到这个病毒就会变得很严重呢?”彭绵说,这是一种全新的病毒,一开始,医生们对它都是陌生的。病毒表现出来的高传染性、反复发作、病人从轻症突然转为重症、危重症甚至死亡,都是在与它打交道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到的。对病人的治疗,注定得边摸索,边总结规律。  

根据国家轻重症标准,深圳自2020年1月11日开始收治首例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以来,已累计收治重症(重型/危重型)41例,占比10.5%,其中危重型19例,占比4.56%。  


一位武汉来深“00”后患者出院南方日报记者朱洪波摄

随着经验的积累,重症科的专家们,与病毒角力也越来越有信心。

“深圳共识”是专家组经验的结晶。这是参照国家卫健委《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和省卫健委《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专家共识(第三版),结合了深圳19例危重症救治的经验形成的深圳共识。  

国家标准将新冠肺炎感染确诊病例分为轻型(轻型、普通型)和重型及危重型。

深圳进一步将重型细分为重型I型和重型II型,危重型细分为危重I型和危重II型。

每种类型都有精确的指标和症状判断标准,对应不同的治疗方案。  

深圳专家组认为,早期准确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对指导治疗和预后是极其重要的。

入院时早期预判重型或危重型患者的危险因素有8个,比如年龄大于60岁、肥胖、多种基础病等等,还有许多检测数据,比如淋巴细胞数、肌钙蛋白升高等。

在轻症患者中早一点筛查出可能转为重症和危重症的病例,密切观察病程,尽早介入治疗,专家们普遍认为,这是非常有效防止恶化的做法。  

提早供氧,甚至提前插管,利用现有条件尽可能让患者肺部的氧供与氧耗平衡,减轻呼吸肌疲劳,十分有效。  

奇妙的缘分:

明明生死之交再见面可能互不认识  

毫不夸张地说,每一位进入重症室的患者,都是在鬼门关走了一趟。  

上了呼吸机,要让病人翻转身体,进行俯卧位通气。这完全是个重体力活儿。彭绵记得,翻转身体后,许多病人的背摸上去都是厚厚的肉。危重症患者,胖子比较多。  

深圳最年轻的危重症病例,只有36岁,也是比较肥胖。这位患者戴了17天的呼吸机,时间最长。好在最后转危为安了,已经治愈出院。  

患者病情好转,准备脱呼吸机,或者刚刚脱了呼吸机,医生会把镇静剂停掉,这时,患者往往会有一种很恐惧的心理。有两个病人,一个上了15天呼吸机,一个上了17天,对呼吸机已经有依赖,取下呼吸机,一下没有了依靠。这时候一定要盯着他,不断跟他说话。

彭绵说,“一个人上了呼吸机,在那里躺了十几天,手脚都不动,拔了管之后,你说他还有力气吗?”这时候,就是医生帮他做康复训练。平常,这些工作是康复师做的,在重症室,这一次是专家们全程陪伴,还有心理抚慰,这些做法,对患者至关重要。  

患者在重症室抢救时,一般都戴着呼吸机,用着药,意识模糊。这些在生死关头日夜陪伴守护他们的重症科医护,穿着隔离服,戴着口罩与护目镜,患者也不知道他们的模样。这是一种奇妙的缘分。  

一位危重症的阿伯度过危险期,取下呼吸机,还是很虚弱。第二天,阿伯转到普通病房了。

一位在重症室照顾过他的护士发现,阿伯在普通病房跟人讲话,中气十足,与头一天判若两人。护士偷偷给彭绵发信息,说,他很感激我们,我真是很高兴。

“深圳市的重症医学科,这一次,真的是拼了。我们是第一批上去的,最多病人、压力最大的时期,大家顶下来了。我们也是第一批撤下来的。还有比我们到得更早的专家,现在还在那里,大家太不容易了。”彭绵说。

【记者】吕冰冰

【图片】朱洪波

[见圳客户端、深圳新闻网编辑:刘婷]